一种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30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苯环上的硝基活泼,易被其他基团取代,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农药和医药产品的中间体,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文献报道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0004]一、专利号为NL6500326和US2005/124681的专利公开了4

三氟甲基苯甲酸与发烟硝酸反应制备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方法,反应路线如下:
[0005][0006]本方法使用发烟硝酸为硝化试剂在高温下反应,易发生爆炸;反应产生的三废多;硝化的产物为混合物,分离纯化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07]二、专利CN108558672公开了以4

三氟甲基苯氰为原料,与硝化试剂反应制备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方法,反应路线如下:
[0008][0009]本方法使用浓硫酸与发烟硝酸配制的混酸作为硝化试剂,其危险性高,产生的三废多;硝化的产物为混合物,分离纯化困难,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10]三、文献Organometallics,vol.36(21):4095

4098,2017报道了在氯化铱(III)环戊二烯配合物催化下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醛氧化制备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方法,反应路线如下:
[0011][0012]本方法使用氯化铱(III)环戊二烯配合物做催化剂,仅具理论研究价值,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0013]四、专利US2017/369412公开了以4


‑3‑
硝基三氟甲苯为原料,与硝基甲烷或氰乙酰胺在碱催化下反应制备相应的中间体(A)或(B),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制备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方法,反应路线如下:
[0014][0015]本方法使用的有机溶剂均为水溶性试剂,难以回收利用,导致三废多,原子经济性差,成本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1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制备过程使用危害性大的试剂原料,操作繁琐以及收率不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制备方法,以4


‑3‑
硝基三氟甲苯为原料,与吡啶鎓盐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反应过程安全、收率高、纯度高的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a)将如通式(IV)所示的吡啶或其衍生物与通式(V)所示的化合物溶解于第一溶剂中反应,制备如通式(III)所示的吡啶鎓盐;
[0019]b)将3

硝基
‑4‑
氯三氟甲苯与如通式(III)所示的吡啶鎓盐在缚酸剂存在下与第二溶剂中发生取代反应,制备如通式(II)所示的中间体;
[0020]c)将如通式(II)所示的中间体溶解于第三溶剂中,加入氧化剂制得目标产物(I);
[0021]反应式表示如下:
[0022][0023]优选地,所述R1表示1~5个独立选自氢、氰基、硝基、氟、氯、溴、碘、C
1~8
烷基、C
2~8
烯基、C
2~8
炔基、甲酰基烷基、氰基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羰基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环烯基烷基、杂环基、杂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R3‑
(CO)

NR4R5‑
、R3‑
S(O)n

(烷基)

、R3‑
O

(烷基)n

、R3‑
(CO)

(烷基)n

、R3‑
O

(烷基)n

(CO)

、R3‑
(CO)

O

(烷基)n

、R3‑
S

(CO)

(烷基)n

、R3‑
O

(CO)

(烷基)n

或R3‑
O

(CO)

O

(烷基)n

的基团;
[0024]其中:
[0025]所述“烷基”、“烯基”或“炔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或被卤素、烷氧基或烷氧
羰基中的至少一个基团所取代的,
[0026]所述“氨基烷基”或“氨基羰基烷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或被选自

R3、

OR3、

(CO)OR3、

烷基

(CO)OR3、

(SO2)R3、

(SO2)OR3、

烷基

(SO2)R3、

(CO)NR4R5或

(SO2)NR4R5中的一个或两个基团所取代的,
[0027]所述“环烷基”、“环烷基烷基”、“芳基”、“杂环基”、“芳基烷基"或“杂环基烷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或被选自氧代、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卤代环烷基、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OR3、

SR3、

(CO)OR3、

(SO2)R3、

NR4R5,或

O

烷基

(CO)OR3中的至少一个基团所取代的,或者环上相邻两个碳原子与未取代的或被卤素所取代的

OCH2CH2‑


OCH2O

形成稠环;
[0028]所述R2选自氢、氰基、硝基、氟、氯、溴、碘、C
2~8
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如通式(IV)所示的吡啶或其衍生物与通式(V)所示的化合物溶解于第一溶剂中反应,制备如通式(III)所示的吡啶鎓盐;b)将3

硝基
‑4‑
氯三氟甲苯与如通式(III)所示的吡啶鎓盐在缚酸剂存在下与第二溶剂中发生取代反应,制备如通式(II)所示的中间体;c)将如通式(II)所示的中间体溶解于第三溶剂中,加入氧化剂制得目标产物(I);反应式表示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硝基
‑4‑
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表示1~5个独立选自氢、氰基、硝基、氟、氯、溴、碘、C
1~8
烷基、C
2~8
烯基、C
2~8
炔基、甲酰基烷基、氰基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羰基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环烯基烷基、杂环基、杂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R3‑
(CO)

NR4R5‑
、R3‑
S(O)n

(烷基)

、R3‑
O

(烷基)n

、R3‑
(CO)

(烷基)n

、R3‑
O

(烷基)n

(CO)

、R3‑
(CO)

O

(烷基)n

、R3‑
S

(CO)

(烷基)n

、R3‑
O

(CO)

(烷基)n

或R3‑
O

(CO)

O

(烷基)n

的基团;其中:所述“烷基”、“烯基”或“炔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或被卤素、烷氧基或烷氧羰基中的至少一个基团所取代的,所述“氨基烷基”或“氨基羰基烷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或被选自

R3、

OR3、

(CO)OR3、

烷基

(CO)OR3、

(SO2)R3、

(SO2)OR3、

烷基

(SO2)R3、

(CO)NR4R5或

(SO2)NR4R5中的一个或两个基团所取代的,所述“环烷基”、“环烷基烷基”、“芳基”、“杂环基”、“芳基烷基"或“杂环基烷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或被选自氧代、卤素、氰基、硝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卤代环烷基、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OR3、

SR3、

(CO)OR3、

(SO2)R3、

NR4R5,或

O

烷基

(CO)OR3中的至少一个基团所取代的,或者环上相邻两个碳原子与未取代的或被卤素所取代的

OCH2CH2‑


OCH2O

形成稠环;所述R2选自氢、氰基、硝基、氟、氯、溴、碘、C
2~8
烯基、C
2~8
炔基、甲酰基烷基、氰基烷基、氨基羰基、氨基羰基烷基、氨基磺酰基、环烯基、杂环基、杂环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R3‑
(CO)

NR4R5‑
、R3‑
S(O)n

(烷基)

、R3‑
(CO)

(烷基)n

、R3‑
O

(烷基)n

(CO)

、R3‑
(CO)

O

(烷基)n

、R3‑
S

(CO)

(烷基)n

、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伟征玉荣李松王郑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