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加温的纺织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65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电产生热量的纺织物品,例如通过连接缝合纱线和绒圈纱线以形成织物前体,在织物前体的工艺表面上绒圈纱线重叠缝合纱线并在工艺背面上形成绒圈来形成该纺织物品。以导电纱线的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作为缝合纱线以对称的和/或非对称的彼此隔开的间隔并入织物前体中,该电阻加热元件在织物的相对边缘区之间延伸,例如位于沿边缘区上的导体元件将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电源。织物体的工艺表面和/或工艺背面可以具有以避免损坏电阻加热元件的导电率的方式整理而形成的绒头。优选的是,导电纱线具有绝缘材料芯、在该芯周围的电阻加热元件、和在电阻加热元件和芯周围的外壳材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电产生热量/温暖的纺织物品。本专利技术这方面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的附加步骤以不损坏电阻加热元件导电率的方式整理织物体的工艺表面以形成第一起绒的表面区,和/或以不损坏电阻加热元件导电率的方式加工织物体的工艺背面以形成第二起绒的表面区;在编织的过程中或在其后,把用于连接电阻加热元件和电源的导体元件直接应用到连续的编织品中,将导电纱线并入到织物体中,该导电纱线包括绝缘材料的芯、基本设置在该芯的周围的电阻加热元件,和/或基本包围在电阻加热元件和芯的周围的外壳材料;将导体元件连接到电源并产生热量,该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例如电池),其可以安装在织物上;将绒圈的形成限制在织物前体的中心区,该中心区设置在织物体的一对边缘区之间,并且在织物体的边缘区提供导体元件以将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电源,或者将回路的形成限制在织物前体的许多中心区中,这些中心区中的每个中心区都在连续织物的方向上延伸并设置在织物体的一对边缘区之间,并且在织物体的边缘区提供导体元件以将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电源;在连续织物的方向上将连续织物分离以便在垂直连续织物方向上形成许多宽度有限的离散的饰条,每个离散的嵌条具有一个中心区,在边缘区之间设有导体元件的回路;在基本垂直于连续织物的方向上切割嵌条以形成离散的加热垫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制造适合于用电产生热量的纺织物品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编织至少一根缝合纱线以形成织物前体,该缝合纱线包括弹性纱线或纤维,以彼此分离开的间隔将电阻加热元件并入织物前体中作为缝合纱线;将该织物前体变换为织物体,该电阻加热元件在织物体的相对的边缘区之间延伸;以及提供导体元件以便将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电源。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织物体的纱线亲水或憎水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适合于用电产生热量的纺织物品包括织物体、以导电纱线的形式并入在织物体中并基本在织物体的相对的边缘区之间延伸的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元件,以及基本沿着织物体的相对的边缘区延伸并适合于将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电源的导体元件。本专利技术这方面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的附加特征。导体元件适合于将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例如电池),该电源可以安装在织物体中。该织物体包括针织体(例如反编圆形针织体)或其它的圆形针织体(例如通过互连纱线连接的两分离层的双面针织体、单面平针针织体、双端起绒的针织体、三端起绒的针织体、毛圈织物针织体或双绒圈针织体)、经纱织体或纬纱织体、或机织体。该织物体包括亲水或憎水材料。该织物体由缝合纱线和绒圈纱线形成。该绒圈纱线在工艺表面上与缝合纱线重叠并在织物前体的工艺背面上形成绒圈。该织物前体具有仅形成在中心区的绒圈。该织物体具有形成在工艺表面和工艺背面的至少一个面(优选的是这两个面)上形成绒头。该导电纱线是一种缝合纱线。至少一部分的导体元件用作导电性胶。优选的是,该导体元件包括导电线或导电纱线或导电线。该导体元件至少部分地用作导电热熔粘合剂。例如通过缝合(例如刺绣缝合)、缝制、粘接、层压、机械固定或应力释放紧固,将该导体元件连接在织物体的表面上。将该导体元件并入在织物体中,例如织物体是机织的,例如可以起绒的粗纱的长毛绒机织或直丝机织,并且该导体元件包括设置在织物体的相对的边缘区上的纬纱或经纱。优选的是,导体元件包括在每个相对的边缘区上的至少两根经纱或纬纱。该织物体是纬纱针织或圆形针织,该导体元件包括沿织物体的相对的边缘区设置的纱线。优选的是,导体元件包括在每个相对的边缘区上的至少两根纱线。导电纱线优选包括一个绝缘材料芯、基本设置在该芯周围的电阻加热元件,和基本在电阻加热元件和芯周围的外壳材料和芯。该电阻加热元件的电阻率在大约0.1欧姆/厘米至500欧姆/厘米的范围内。在导电纱线的替代实施例中可以省略该芯或外壳材料。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织物体包括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并入在织物体中的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加温元件,并且该导体元件基本设置在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该织物体包括双面针织的织物体(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以面对面的关系通过互连纱线连接),许多并入在织物体中的分离的电阻加热/加温元件,通过互连纱线设置并间隔开的并以并联电路的形式通过导体连接的导体元件。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分别形成并以面对面的关系连接,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加温元件并入在织物体中,并在第一和第二织物层间设置导体元件。可以通过层叠或缝合连接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加温元件和导体元件(以对称或非对称的间隔设置的)安装在基片上,带有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加温元件和在其上安装的导体元件的基片设置在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基片包括自由格织物或防潮的、水汽可渗透的聚合隔层材料。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加温元件和导体元件通过例如缝合(例如刺绣缝合)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个相对的表面上。该纺织物品具有加热垫的形式。该针织体是一种具有包括弹性纱线或纤维的缝合纱线的纬纱针织体或圆形针织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加温纺织物品,例如电热毯、加热和加温垫、加热服等,通过针织或机织方法将许多彼此间隔开的电阻加热部件以导电纱线的形式并入在该纺织物品中。该加热/加温物品的织物体(包括所并入的电阻加热部件)随后可以进行织物整理工艺,例如对织物体的一个或两个表面进行拉毛、刷、砂磨等以形成绒头。在平面结构例如电热毯中,沿着平面织物体(即电热毯)的相对的边缘区在它们的端部上连接电阻加热元件,并通过交流电或直流电(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电热毯上的电池)供电。结合附图和下文的详细描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详细内容。从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将会清楚地看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特征、目的和优点。附图概述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电热毯形式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复合纺织物品的透视图;图2所示为从图1的线2-2剖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复合纺织物品的剖视图;以及图3所示为从图1的线3-3剖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复合纺织物品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圆形针织机的分解透视图,图5-11所示为例如在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复合纺织物品中所使用的在反编圆形针织过程中的圆柱形舌针的连续视图。图12所示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纺织物品的导电纱线的优选实施例的大致端截面视图,图13-1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纺织物品的导电纱线的替代实施例的类似视图。图17所示为在编织的过程中管状针织物段的大致剖视图,图18所示为图17的管状编织织物的大致透视图。图19所示为在两表面上带有绒头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纺织物品的与图2类似的端截面视图,图20所示为说明导体元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工艺表面的放大的平面视图。图21、22和23所示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加温纺织物品的其他实施例的大致图形,如适合于通过直流电供电的,例如适合于从汽车电池中供电的汽车加温或加热垫(图21);适合于从可更换的安装在该物品上的电池供电的体育场或野营毛毯(图22)和衣服(图23)。图24所示为在连续的织物中编织的管状针织织物段以形成通过没有绒圈的区域粘接的带有绒圈纱线的或者机器方向的嵌条或带区的大致剖视图,图25所示为图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适合于用电产生热量的纺织物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连续的织物上通过反编圆形针织方法连接缝合纱线和绒圈纱线以形成织物前体,该绒圈纱线在织物前体的工艺表面上与缝合纱线重叠并在工艺背面上形成绒圈;在编织的过程中以彼此分离 开的间隔将电阻加热元件作为缝合纱线并入到织物前体中;将织物前体变换成织物体,该电阻加热元件在织物体的相对的边缘区之间延伸;以不损坏电阻加热元件的电导率的方式整理织物体的工艺表面和工艺背面之中的至少一个面以形成起绒的表面区;以及提 供导体元件以将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到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摩舍罗克维克拉姆夏蒙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登米尔斯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