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14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包括:阻尼液容器,用于装填阻尼液;上模组件,其固定安装在压力机的活动端;下模组件,其安装在所述阻尼液容器中,并位于所述阻尼液液面以下,所述下模组件包含有底座、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导轨以及多个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压装滑块,所述上模组件合模时带动多个所述压装滑块同步移动,移动后的多个所述压装滑块组合形成与液压衬套适配的型腔;其中,所述压装滑块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压装滑块沿移动方向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压装滑块组合时,相邻的两个导流槽合围形成引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通过在滑块上设置导流槽,用于减少因滑块在阻尼液中移动气泡的产生。动气泡的产生。动气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衬套加工工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普通橡胶衬套滞后角较小,在10
°
以内。在激振频率较高时,会产生动态硬化,因此橡胶衬套无法满足低频控制振动和高频隔离噪声的需求。尽管研究人员不断地尝试改变橡胶材料的配方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滞后角有所增加,但某些特性却变差,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于是对隔振元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隔振元件在1~50Hz的低频时应该具有大刚度和大阻尼的特性,这样可以快速地衰减因路面不平度产生的随机激励而引起车身的振动,在50 Hz 以上的高频时应具有小刚度和小阻尼,以满足隔振和降噪性能的要求。在对衬套元件进行不断改进过程中,发现通过对橡胶衬套内部封装液体,形成的液压型橡胶衬套可以很好地满足上述需求。
[0003]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流的液压衬套1包括橡胶主簧、外套11和流道环14,并且三者合围形成用于填充阻尼液的流道结构15。其中橡胶主簧包含内芯16、金属骨架13和橡胶件12,橡胶件12成型与内芯16的外周并包裹住金属骨架13,阻尼液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
[0004]传统的阻尼液装配方式主要包括干式装配和湿式装配,干式装配即通过专门设计的充液通道将液体以定量或微饱和的方式灌入流道结构15中以达到充液目的,其充液速率慢影响生产效率。湿式装配又称为液下装配,将待充液零件浸泡在阻尼液中并利用压装滑块43挤压外套11使之变形完成密封。但是在压装滑块43移动的过程当中,容易在阻尼液中产生气泡,气泡进入到流道结构15中将会影响液压衬套1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通过在滑块上设置导流槽,用于减少因滑块在阻尼液中移动气泡的产生。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包括:阻尼液容器,用于装填阻尼液;上模组件,其固定安装在压力机的活动端;下模组件,其安装在所述阻尼液容器中,并位于所述阻尼液液面以下,所述下模组件包含有底座、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导轨以及多个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压装滑块,所述上模组件合模时带动多个所述压装滑块同步移动,移动后的多个所述压装滑块组合形成与液压衬套适配的型腔;其中,所述压装滑块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压装滑块沿移动方向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压装滑块组合时,相邻的两个导流槽合围形成引流结构。
[0007]采用以上结构后,利用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的合模力,带动多个压装滑块同步向内移动,合模后压装滑块与液压衬套的外套压力抵接,并使外套缩径变形完成密封。其中,在压装滑块上开设引流槽,用于减少压装滑块在移动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避免因气泡残留影响下一次液压衬套的装配。相较于传统的压装滑块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导流槽能够将压装滑块内侧的阻尼液引导至外侧,在产生气泡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压装滑块移动速率更快,生产效率高。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装滑块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穿所述压装滑块沿移动方向的前后两端;压装滑块前端的阻尼液通过导流孔流向压装滑块后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流孔沿所述压装滑块前端至压装滑块后端,截面积逐步增大;沿压装滑块前端至后端方向阻尼液在导流孔中流速逐渐降低,避免导流孔内产生并残存气泡。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模组件包含上模板和压块,所述上模板用于安装在压力机上,所述压块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上,且所述压块具有用于与所述压装滑块抵接引导压装滑块移动的导向面;压装滑块上设有与导向面对应设置的斜面,斜面与导向面组合形成斜楔结构,令上模组件的下移动作为压装滑块的横向动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油通道,所述第一排油通道将所述压块的内外部连通;压块在下移的过程中,第一排油通道将压块下部的阻尼液向外排出,减少液压衬套附近的阻尼液波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压块定位配合的导杆;对应地,在压块上设有导套或导孔结构。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模组件还包含型芯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型芯与所述压块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型芯抵接,且具有令所述型芯具有朝远离所述压块方向移动的弹性趋势;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型芯上保持与液压衬套端面相抵,避免在压装过程中橡胶件产生偏移。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模组件还包含中心块和中心定位杆,所述中心块位于所述底座表面并凸起设置,所述中心定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用于与液压衬套上的内芯定位配合;液压衬套套设在中心定位杆上,防止液压衬套在压装过程中产生旋转。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装滑块与所述中心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令所述压装滑块朝远离所述中心块方向移动的弹性趋势;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压装滑块上的斜面保持与导向面相抵,从而达到多个压装滑块同步动作的目的。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装滑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安装槽,所述压装滑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油通道,且所述第二排油通道将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与所述压装滑块的外表面连通。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压衬套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压衬套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液工装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液工装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

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液工装的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液工装爆炸后的半剖视图;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模组件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组件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装滑块合拢后的下模组件的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装滑块的立体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装滑块的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1、液压衬套;2、阻尼液容器;3、上模组件;4、下模组件;11、外套;12、橡胶件;13、金属骨架;14、流道环;15、流道结构;16、内芯;31、上模板;32、压块;33、型芯;34、第一弹性件;35、第一排油通道;32a、导向面;41、底座;42、导轨;43、压装滑块;44、中心块;45、中心定位杆;46、导杆;47、第二弹性件;43a、导流孔;43b、导流槽;43c、安装槽;43d、第二排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液容器(2),用于装填阻尼液;上模组件(3),其固定安装在压力机的活动端;下模组件(4),其安装在所述阻尼液容器(2)中,并位于所述阻尼液液面以下,所述下模组件(4)包含有底座(41)、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导轨(42)以及多个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42)上的压装滑块(43),所述上模组件(3)合模时带动多个所述压装滑块(43)同步移动,移动后的多个所述压装滑块(43)组合形成与液压衬套(1)适配的型腔;其中,所述压装滑块(43)上设有导流槽(43b),所述导流槽(43b)位于所述压装滑块(43)沿移动方向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压装滑块(43)组合时,相邻的两个导流槽(43b)合围形成引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滑块(43)上设有导流孔(43a),所述导流孔(43a)贯穿所述压装滑块(43)沿移动方向的前后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43a)沿所述压装滑块(43)前端至压装滑块(43)后端,截面积逐步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3)包含上模板(31)和压块(32),所述上模板(31)用于安装在压力机上,所述压块(32)安装在所述上模板(31)上,且所述压块(32)具有用于与所述压装滑块(43)抵接引导压装滑块(43)移动的导向面(32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衬套充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旭沈豪杰汤焰钦陈雪飞丁斌煊庞松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