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和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26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德里金属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德里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和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和产品。

技术介绍

[0002]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NDM)属于碳青霉烯酶中的B类金属酶,可以水解除氨曲南以外的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含此酶的细菌几乎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克拉维酸等也不能有效抑制该类金属酶。NDM被报道以来,产NDM的耐药菌已在全世界广泛流行,NDM正在快速地演化,目前已经报道了在不同位置上的一个或多个残基上彼此不同的24种NDM

1突变亚型。NDM突变亚型中各种氨基酸的替换影响了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在细菌的耐药性进化中赋予其选择性优势。除了NDM

2基因和NDM

13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以外,其他突变亚型编码基因都主要由质粒介导。NDM

2、3、4、6、9、11、14、22、23和24与NDM

1的差异在于单个氨基酸的替换,而其余的突变亚型具有多个替换,且最常见的替换方式是第154位的甲硫氨酸被亮氨酸替换。
[0003]bla NDM是一种质粒携带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可在各种病原体中广泛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自2009年首次发现产NDM

1酶的菌株以来,产NDM型酶的菌株迅速向其他地区播散,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并报道。我国及世界上流行的分离菌中检出率较高的NDM型酶基因主要为NDM

1和NDM

5。携带blaNDM

1基因的菌株往往同时携带有编码其他抗菌药物相关的耐药基因,如β内酰胺酶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导致只有少数抗菌药物如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等对此类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该类病原菌也因此被称为“超级细菌”。NDM

5与NDM

1只有2个氨基酸的差别,262位氨基酸由G变为T和460位A变为C。相较于NDM

1,NDM

5对碳青霉烯类和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更高的耐药水平。
[0004]我国卫生部2010年发布《产NDM

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要求对超级细菌NDM

1的实验室诊断应包括表型筛查、表型确证和基因确证3个步骤。同时,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推荐使用表型筛查和表型确证的鉴定方法对NDM

1耐药菌进行鉴定。此外,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发布的M100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2020版)和欧盟EUCAST发布的耐药机制检测(2017版)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超级细菌NDM

1的检测和鉴定也以表型筛查为主。表型筛查具有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但检测过程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养,耗时颇长,极大的降低了检测效率。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可视化快检和宏基因组测序也被广泛应用于NDM耐药菌的应急检测和现场监测,这些方法不需要对病原体进行培养,结果准确性高,但操作复杂,需要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PCR检测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仪器,工作人员需要获得检测资质,单个检测成本较高。产NDM酶细菌的准确检测对临床实验室检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005]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基于细胞融合技术,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
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培养成细胞群后,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目的首先是协助临床诊断,在某些疾病中亦是观察疗效及预后的一个指标,耐药性以及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也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抗体免疫学检测具有以下优点:特异性高,使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单一细胞因子的检测;操作简便、快速,无需依赖细胞株,故不需维持培养,可操作性增加,容易推广和便于普查;影响因素相对较少且容易控制,重复性好,方法容易标准化。
[0006]NDM能水解几乎所有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包括目前最有效力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给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而现有的NDM检测方法特异性差、耗时长,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CN114316056A公开了一种鼠抗NDM酶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应用;CN113150137A公开了一种NDM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但是上述单克隆抗体为鼠源单克隆抗体,并且都是采用动物免疫直接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尽管鼠源单克隆抗体属于使用最广泛的抗体,但仍然存在亲和力弱、特异性差的问题。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的结合蛋白,该结合蛋白具有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特点,以解决鼠源单克隆抗体在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为建立NDM酶的检测、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结合蛋白在制备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检测产品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结合蛋白在制备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纯化产品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纯化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的试剂盒。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上述结合蛋白的核酸。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目的在于提供生物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结合蛋白的制备方法。
[001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包括可变区A或可变区B;
[0017]所述可变区A包括: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

VH、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

VH、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

VH、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

VL、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

VL和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的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蛋白包括可变区A或可变区B;所述可变区A包括: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

VH、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

VH、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

VH、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

VL、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

VL和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

VL;所述可变区B包括:具有如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

VH、具有如SEQ 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

VH、具有如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

VH、具有如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

VL、具有如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

VL和具有如SEQ ID NO.1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

V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区A包括具有如SEQ ID NO.1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VH和具有如SEQ ID NO.1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龙付成华粟艳周泽奇
申请(专利权)人:丹娜湖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