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酶单克隆抗体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78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克隆抗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VIM酶单克隆抗体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VIM酶结合分子特异性好、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强、批间差小,不受细胞株退化影响,与VIM酶亲和力高,效价达到了1:1280000以上,能够用于VIM酶检测或者纯化产品的制备。或者纯化产品的制备。或者纯化产品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IM酶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克隆抗体
,尤其是涉及VIM酶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碳青霉烯酶活性位点结构与功能基团差异,可将其分为金属β

内酰胺酶(MBLs或B类酶)和基于丝氨酸的碳青霉烯酶(A和D类酶)两类,VIM型碳青霉烯酶是MBLs的重要成员之一。VIM

2和VIM

1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于欧洲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因2009年新报道的新德里β

内酰胺酶(NDM

1)与VIM

1、VIM

2序列相似度最高(氨基酸一致性为32%)而再次被广泛关注。随后在世界范围内的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中都有报道。迄今为止,已报道了73种VIM变异体,并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3组:VIM

1类,VIM

2类和VIM

7类。它能水解几乎所有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等单环β

内酰胺类抗生素除外),研究表明,blaVIM通常与一种或多种氨基糖苷抗性基因共存,并由多种Ⅰ类整合子携带,整合在转座子中,进而容纳在质粒或染色体上,并可随着整合子或质粒的转移实现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传播和流行,造成VIM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此外,还与其他β

内酰胺酶基因共存,导致广泛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十分有限。目前为止,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23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测到VIM。
[0003]多数VIM酶检测方法以酶的水解作用为原理,以肉眼观察结果,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会受到主观因素、待测菌的产酶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误读、漏读的可能,用时较长。显色培养基敏感性范围因不同显色介质有较大的波动。改良Hodge试验对A类和D类酶的检测能力较为突出,对B类酶特异性较差,可能出现假阴性。若菌株能产生ESBLs或AmpC酶,或膜孔蛋白缺失,那么可能导致上述两种方法出现假阳性的结果。Carba NP试验对大多数酶有很好的敏感性,CIM是实验室常用于检测VIM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会受到细菌产酶能力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中,PCR方法一般作为检验的金标准,在传统基础上,多种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等被开发出来,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与传统PCR相比,这些方法在VIM酶检测方面基本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在检测数量、检测时间方面更有优势,但操作难度较高,步骤繁琐,部分试验对操作人员有专业要求,多由专业平台或实验室进行,试验用具、设备等硬件要求高,部分试验要求操作人员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单个检测成本较高。
[0004]就VIM酶的检测方法而言,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良或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可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使其满足高效、准确、高通量的要求,并且价廉易行,检测门槛低,便于大范围推广,同时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研究人员来说亦是一大挑战。
[0005]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基于细胞融合技术,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培养成细胞群后,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目的首先是协助临床诊断,在某些疾
病中亦是观察疗效及预后的一个指标,耐药性以及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也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抗体免疫学检测具有以下优点:特异性高,使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单一细胞因子的检测;操作简便、快速,无需依赖细胞株,故不需维持培养,可操作性增加,容易推广和便于普查;影响因素相对较少且容易控制,重复性好,方法容易标准化。
[0006]现有的VIM检测方法特异性差、耗时长,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CN112980803A公开了抗VIM酶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应用,所述单克隆抗体具有纯度效价高、特异性强的特点,适合作为免疫诊断试剂用于体外诊断VIM酶。但是上述单克隆抗体为鼠源单克隆抗体,并且都是采用动物免疫直接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尽管鼠源单克隆抗体属于使用最广泛的抗体,但仍然存在亲和力弱、特异性差的问题。
[0007]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IM酶结合分子,该结合分子能够特异性结合多类VIM酶,将其用于VIM酶检测诊断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VIM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含有该单克隆抗体的检测试剂盒。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VIM酶结合分子,包括与VIM酶特异性结合的模块a或模块b;
[0012]所述模块a包括第一VH结构域,所述第一VH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1(DFWIC)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H1,具有SEQ ID No.2(CMVPDGSGFGFSASWAKG)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H2和具有SEQ ID No.3(YGDVGGPYSFKL)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H3;
[0013]所述模块b包括第二VH结构域,所述第二VH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4(SSSYYWG)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H1,具有SEQ ID No.5(STYYSGSTYYNPSLKS)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H2和具有SEQ ID No.6(HPMVVVTAKFDY)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H3。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VH结构域具有SEQ ID No.13(EVQLVESTGGLVKPGGSLKLSQAASGFTFNNDFWICWFRQAPEKGLEWVACMVPDGSGFGFSASWAKGRATISRDNAKGTLFLQMTSLRSEDTAMYYCARYGDVGGPYSFKLWGQGTTVTVSS)所示氨基酸序列;
[0015]所述第二VH结构域具有SEQ ID No.14(DVQLQESTPGLVKPSQTVSLTCSVTGISITSSSYYWGWIRVFPGNKLEGIGSTYYSGSTYYNPSLKSRTTITRDTSKYQFFLEMNSLTKEDTATYYCARHPMVVVTAKFDYWGQGTTVTVSS)所示氨基酸序列。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a还包括第一VL结构域,所述第一VL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7(RASQSVSSTNLA)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VIM酶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VIM酶特异性结合的模块a或模块b;所述模块a包括第一VH结构域,所述第一VH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H1,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H2和具有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H3;所述模块b包括第二VH结构域,所述第二VH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H1,具有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H2和具有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H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IM酶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H结构域具有SEQ ID No.13所示氨基酸序列;所述第二VH结构域具有SEQ ID No.14所示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IM酶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还包括第一VL结构域,所述第一VL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L1,具有SEQ 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L2和具有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一CDR

L3;所述模块b还包括第二VL结构域,所述第二VL结构域包括具有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L1,具有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二CD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刘春龙付成华粟艳周泽奇
申请(专利权)人:丹娜湖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