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导疏装置及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19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导疏装置及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及方法,自动导疏装置用于板簧模具,包括环形体、多个导疏齿组和动力机构,所述环形体的外周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首尾连接的多个段部,每个段部与板簧模具的模腔在所述环形体侧的投影相匹配,所述模腔在首尾方向上的各个截面是变化的;每个所述段部内从首到尾间隔配置有若干个所述导疏齿组,所述导疏齿组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根导疏齿;各个导疏齿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随所述导向槽的槽宽而变化;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环形体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导疏装置可以导疏纱线,以使得板簧模具可以生产变截面的板簧。面的板簧。面的板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导疏装置及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导疏装置及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制造领域,轻量化是一个日益紧迫的技术要求。尤其近年来,轻卡车型的超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有关汽车厂家的正常运营。板簧是汽车地盘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在减轻车辆行驶时的震动、提高汽车使用寿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汽车行业中,板簧一直采用钢板制造,重量很大,使用寿命较低。
[0003]由于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的特点,为有效降低车身的重量,国内外对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汽车板簧进行了很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板簧在达到相同使用性能的同时,通常可较钢板弹簧减重50%

70%,同时还具有疲劳寿命高、安全性好、弹性行程大、舒适性好、噪声小、耐腐蚀、安装便利等特点,而其轻量化效果更是减少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燃油损耗以及CO2排放,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目前市面上采用复合材料制作板簧的设备是利用拉挤工艺来完成。现有的拉挤工艺决定了板簧的横截面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板簧的受力情况,不变截面结构不合理,不仅增加了板簧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导疏装置,它可以导疏纱线,以使得板簧模具可以生产变截面的板簧。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导疏装置,用于板簧模具,包括:
[0007]环形体,所述环形体的外周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首尾连接的多个段部,每个段部与板簧模具的模腔在所述环形体侧的投影相匹配,所述模腔在首尾方向上的各个截面是变化的;
[0008]多个导疏齿组,每个所述段部内从首到尾间隔配置有若干个所述导疏齿组,所述导疏齿组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根导疏齿;各个导疏齿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随所述导向槽的槽宽而变化;
[0009]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环形体转动。
[0010]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0011]两个带轮,所述环形体张紧在两个所述带轮之间;
[0012]电机,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带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带轮旋转。
[0013]进一步,在所述环形体和每个导疏齿组之间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导疏齿组具有相应的伸缩自由度。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包括:
[0015]至少五个板簧模具,所述板簧模具的模腔在首尾方向上的各个截面是变化的;
[0016]自动旋转台,所述至少五个板簧模具沿所述自动旋转台的周向均布在所述自动旋转台上,所述自动旋转台沿周向依次设有纤维入模工位、合模注胶工位、至少一个加热固化工位、开模顶出工位和吹气清洗工位;
[0017]自动导疏装置,所述环形体和所述自动旋转台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所述环形体和所述自动旋转台转动的过程中,一所述板簧模具和一所述段部同时经过所述纤维入模工位;
[0018]送纱装置,所述送纱装置包括纱架和纱线处理装置,所述纱架放卷的多根纱线经所述纱线处理装置处理后依次进入所述导向槽及即将到达限位入模工位的板簧模具的模腔内。
[0019]进一步,所述模腔在首尾方向上,从端部至中间,在高度上的尺寸逐渐变小,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0020]进一步,所述纱线处理装置包括沿纱线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导纱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和干燥装置。
[0021]进一步,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还包括纱线间距调节器,所述纱线间距调节器位于所述纱线处理装置和自动导疏装置之间,用于调整纱线间距,以方便所述导疏齿穿过纱线。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方法,方法包括:
[0023]S1,纱架放卷的多根纱线经纱线处理装置处理后,依次穿过导向槽、纤维入模工位及合模注胶工位的板簧模具;
[0024]S2,自动旋转台带动所有板簧模具旋转以使所有板簧模具分别经过各个工位;其中,
[0025]带有纱线的板簧模具在转动的过程中牵引纱线,环形体的近纱线侧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随纱线同步运动,纱线在进入板簧模具前,被至少一个所述段部内的导疏齿组成型为与模腔相匹配的形状,在一所述板簧模具和一所述段部同时经过纤维入模工位的过程中,该段部内的纱线转移至该板簧模具内;
[0026]S3,对合模注胶工位的板簧模具依次进行合模、真空注胶操作;
[0027]对加热固化工位的板簧模具进行加热固化操作;
[0028]剪切加热固化工位的板簧模具和开模顶出工位的板簧模具之间多余的纱线;
[0029]对开模顶出工位的板簧模具依次进行开模、顶料操作,顶出的料即为板簧毛坯;
[0030]对吹气清洗工位的板簧模具进行吹气清洗操作;
[0031]S4,返回步骤S2,直至完成生产。
[0032]进一步,方法中还包括:切割板簧毛坯,得到可变截面板簧。
[0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1、纱线位于导向槽内,纱线在被牵引的过程中,环形体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使得导向槽的内置纱线的部分和纱线同步移动,纱线在进入板簧模具前,被导向槽的至少一个段部成型为与板簧模具的模腔相匹配的形状,在某个段部与板簧模具同步并行的过程中,成型的纱线进入板簧模具的模腔内,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槽截面与产品截面匹配,适合截面变化的产品纱线导疏,可以使得纱线顺畅地进入板簧模具的可变截面的模腔内,进而使得板
簧模具利用全复合材料生产可变截面的板簧,保障了板簧0度方向的强度,根据载荷情况设置合理结构的板簧,优化力学性能且减重降低成本;
[0035]2、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旋转台带动板簧模具移动,多工位设计,可采用全复合材料连续生产可变截面板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批量生产还可降低边际成本。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导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39]图4为图2的俯视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板簧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变截面板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3]实施例一
[0044]如图1、2、3、4所示,一种自动导疏装置,用于板簧模具2,包括:
[0045]环形体1,所述环形体1的外周壁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具有首尾连接的多个段部,每个段部与板簧模具2的模腔在所述环形体1侧的投影相匹配,所述模腔在首尾方向上的各个截面是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导疏装置,用于板簧模具(2),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体(1),所述环形体(1)的外周壁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具有首尾连接的多个段部,每个段部与板簧模具(2)的模腔在所述环形体(1)侧的投影相匹配,所述模腔在首尾方向上的各个截面是变化的;多个导疏齿组(4),每个所述段部内从首到尾间隔配置有若干个所述导疏齿组(4),所述导疏齿组(4)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根导疏齿;各个导疏齿组(4)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随所述导向槽(11)的槽宽而变化;动力机构(5),所述动力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环形体(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两个带轮,所述环形体(1)张紧在两个所述带轮之间;电机,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带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带轮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体(1)和每个导疏齿组(4)之间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导疏齿组(4)具有相应的伸缩自由度。4.一种连续制造可变截面板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五个板簧模具(2),所述板簧模具(2)的模腔在首尾方向上的各个截面是变化的;自动旋转台(6),所述至少五个板簧模具(2)沿所述自动旋转台(6)的周向均布在所述自动旋转台(6)上,所述自动旋转台(6)沿周向依次设有纤维入模工位、合模注胶工位、至少一个加热固化工位、开模顶出工位和吹气清洗工位;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疏装置,所述环形体(1)和所述自动旋转台(6)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所述环形体(1)和所述自动旋转台(6)转动的过程中,一所述板簧模具(2)和一所述段部同时经过所述纤维入模工位;送纱装置,所述送纱装置包括纱架(7)和纱线处理装置,所述纱架(7)放卷的多根纱线经所述纱线处理装置处理后依次进入所述导向槽(11)及即将到达限位入模工位的板簧模具(2)的模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制造可变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桂龙周孝来穆举杰姚骏贾炜琰魏良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