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08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上模板、上模仁、下模板、下模仁和第一抽芯组件,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设置有半包围结构的型腔;第一抽芯组件包括抽芯驱动装置、第一滑块、第一行位和多个镶件,多个镶件均设置在第一行位上,第一行位的第一端及多个镶件均插装在型腔的中部,抽芯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行位连接,抽芯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一部分镶件能沿第一行位移动方向移动,另一部分镶件能沿与第一行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模具中设置特殊的抽芯组件,既能生产出结构较为复杂的、呈半包围结构的壳体,又具有节省模具空间,减小模具体积的优点。模具体积的优点。模具体积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半包围结构产品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投影仪的壳体一般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注塑成型后再组装起来,形成所需的壳体。现有的壳体虽然方便生产,但是由上壳和下壳组装而成的壳体的密封性和美观性都会有所降低。
[0003]为了提高其密封性和美观性,可设计一款呈半包围结构的壳体,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包括左壁、右壁、上壁、下壁和前壁,左壁、右壁、上壁、下壁和前壁围合成中空的半包围结构。上壁外侧设置有上凸起,左壁和右壁的内侧均设置有侧边凸起,上壁的内侧设置有两个L形挡板和两个T形凸起,下壁内侧设置有底部穿孔、两个T形凸起和多个条形筋条,前壁内侧设置有两个空心圆柱和两个实心圆柱。
[0004]为了确保模具能够生产出上述结构较为复杂的壳体,需要设计合理模具来完成产品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出结构较为复杂的、半包围结构的壳体的注塑模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上模板、上模仁、下模板、下模仁和第一抽芯组件,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设置有半包围结构的型腔;第一抽芯组件包括抽芯驱动装置、第一滑块、第一行位和多个镶件,多个镶件均设置在第一行位上,第一行位的第一端及多个镶件均插装在型腔的中部,抽芯驱动装置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行位连接,抽芯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一部分镶件能沿第一行位移动方向移动,另一部分镶件能沿与第一行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
[000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半包围结构的型腔,用于成型半包围结构的壳体,通过设置第一行位和多个镶件均插装在型腔的中部,用于成型壳体内侧的结构,由于多个镶件均设置在第一行位上,在开模时,只需控制第一行位的移动,就能带动多个镶件分别沿不同的方向移动,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还能节省空间,以减小模具的体积。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镶件包括第一镶件和两个第二镶件,第一镶件设置在两个第二镶件之间,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均沿开模方向倾斜延伸,第一镶件的一端设置有的第一凸起部,第二镶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向同一方向凸起并嵌入型腔内,第一凹槽部与型腔连通;第一行位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镶件槽和两个第二镶件槽,第一镶件设置在第一镶件槽内,第二镶件设置在第二镶件槽内,当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时,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能沿开模方向移动。
[0009]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当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
动时,能同时带动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沿开模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向下移动并与产品分离,实现脱模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滑块朝向型腔的一侧设置有上固定件、下固定件、第一弹性件和镶件固定块,第一行位的第二端设置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第一行位的第二端倾斜地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分别与第一镶件槽和第二镶件槽连通,镶件固定块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并与上固定件抵接,镶件固定块分别与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固连,第一弹性件弹性抵接在第一滑块与镶件固定块之间,当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时,镶件固定块能沿第一滑槽的倾斜方向相对移动。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和上固定件,用于相对固定镶件固定块,使得镶件固定块在垂直开模方向上基本不动,只在开模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移动。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镶件包括两个第三镶件,两个第三镶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行位的两侧侧壁上,第三镶件设置有凸条部,凸条部凸起于第一行位的侧壁;第一行位第一端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三镶件槽,第三镶件设置在第三镶件槽内,在开模时,凸条部能缩入第一行位的侧壁。
[0013]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凸条部用于成型壳体的侧边凸起,在开模时,凸条部缩入第一行位内,方便脱模。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滑块朝向型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斜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均活动地设置在第一行位内,第一斜杆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及第一移动块连接,第一移动块还与第二移动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移动块的第二端开设有斜滑槽,斜滑槽沿第二移动块的移动方向倾斜向第一行位中部延伸,第三镶件与斜滑槽滑动连接;在开模时,第一连接块能沿开模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斜杆带动第一移动块及第二移动块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相对第一行位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镶件移动。
[001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一斜杆和第一移动块,在开模时,上模板带动第一斜杆沿开模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使得第三镶件在斜滑槽的作用下,缩回第一行位内,有利于轻松实现脱模。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镶件包括两个第四镶件和两个第五镶件,两个第四镶件分部设置在第一行位的两侧,两个第五镶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行位的两侧,第四镶件和第五镶件均沿第一行位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一行位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第四镶件槽和两个第五镶件槽,第四镶件设置在第四镶件槽内,第五镶件设置在第五镶件槽内,当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时,第四镶件和第五镶件均能跟随第一行位移动。
[0017]由上述方案可见,第四镶件和第五镶件均沿第一行位的一端方向延伸,当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时,第四镶件和第五镶件均同步同向移动,有利于轻松实现脱模。
[00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四镶件设为中空的圆柱,第四镶件内部设置有镶针,镶针沿第一行位的移动方向延伸,镶针的第一端插装在第四镶件内,镶针的第二端与第一行位固连,镶针的第一端与第四镶件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型腔连通。
[0019]由上述方案可见,镶针与第四镶件配合作用,用于成型壳体的空心圆柱。
[0020]进一步的方案是,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抽芯机构,第二抽芯机构包括上活动板、第
二弹性件、固定块和斜方,上活动板活动地设置在上模板内并与上固定板邻接,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接在上固定板与上活动板之间,固定块与上活动板固连,斜方沿开模方向倾斜延伸,斜方的第一端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斜方的第二端穿过上模板和上模仁向型腔延伸,斜方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沿垂直开模方向延伸并嵌入型腔内;在开模时,第二弹性件能推动上活动板向远离上固定板方向移动,上活动板能带动固定块向上模仁移动,进而带动斜方及第三凸起部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
[0021]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开模时,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打开的同时,上活动板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模仁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斜方一边向上模仁方向下移,一边向外移动,实现第三凸起部与产品的脱模。
[002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斜方设置有两个,两个斜方呈八字形布置,两个斜方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上模仁内设置有第六镶件,第六镶件设置在两个斜方之间,第六镶件的一端嵌入型腔内,第六镶件能沿开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上模板、上模仁、下模板、下模仁和第一抽芯组件,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之间设置有半包围结构的型腔;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包括抽芯驱动装置、第一滑块、第一行位和多个镶件,多个所述镶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行位上,所述第一行位的第一端及多个所述镶件均插装在所述型腔的中部,所述抽芯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行位连接,所述抽芯驱动装置能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一部分所述镶件能沿所述第一行位移动方向移动,另一部分所述镶件能沿与所述第一行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包括第一镶件和两个第二镶件,所述第一镶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镶件之间,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均沿开模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镶件的一端设置有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镶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向同一方向凸起并嵌入所述型腔内,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第一行位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镶件槽和两个第二镶件槽,所述第一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镶件槽内,所述第二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镶件槽内,当所述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能沿开模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型腔的一侧设置有上固定件、下固定件、第一弹性件和镶件固定块,所述第一行位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上固定件和所述下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行位的第二端倾斜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镶件槽和所述第二镶件槽连通,所述镶件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上固定件抵接,所述镶件固定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固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镶件固定块之间,当所述第一行位沿垂直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镶件固定块能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倾斜方向相对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包括两个第三镶件,两个所述第三镶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行位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第三镶件设置有凸条部,所述凸条部凸起于所述第一行位的侧壁;所述第一行位第一端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三镶件槽,所述第三镶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镶件槽内,在开模时,所述凸条部能缩入所述第一行位的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型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斜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和所述第二移动块均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行位内,所述第一斜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及所述第一移动块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还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第二端开设有斜滑槽,所述斜滑槽沿所述第二移动块的移动方向倾斜向所述第一行位中部延伸,所述第三镶件与所述斜滑槽滑动连接;在开模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绍贵付远华张勇翁福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英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