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49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台架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6)及温度调节模块(4);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调节模块(4)电连接,用于采集中冷后的温度值,并将中冷后的温度值发送至温度调节模块(4);所述温度调节模块(4)与增压发动机(1)连接,用于比较中冷后的温度值和预设的温度值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冷冻水流量,进而调节增压发动机(1)中冷后温度温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不仅能够用于集成中冷器的发动机,还能使用在非集成中冷器的发动机上,适用场景更广泛,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台架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与用户对动力性经济性的要求,增压直喷发动机已广泛运用在各车型上。在这其中集成式进气中冷增压发动机应运而生,集成式进气中冷冷却效果更好,动力性和瞬态响应更加优秀。在进行诸如标定、性能测试、可靠性试验等台架试验时需要对发动机的测试边界条件进行控制,中冷后温度是其中一个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但某些汽车厂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依然使用非集成式进气中冷器。测试发动机时,由于存在集成式和非集成式进气中冷器,所以往往需要更换不同的台架,费时费力,还会增加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用来解决台架测试中,发动机类型不同,需要更换台架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增压发动机中冷后温度,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0006]温度传感器及温度调节模块;
[0007]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节模块电连接,用于采集中冷后的温度值,并将中冷后的温度值发送至温度调节模块;
[0008]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与增压发动机连接,用于比较中冷后的温度值和预设的温度值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冷冻水流量,进而调节增压发动机中冷后温度温度值。
[0009]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PID控制器、管路比例阀门和冷冻水源;
[0010]所述PID控制器与管路比例阀门连接;
[0011]所述管路比例阀门和冷冻水源之间设置有冷冻管路;
[0012]所述管路比例阀门通过冷冻管路与冷冻水源连接形成冷冻水循环。
[0013]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设置有预留气管;
[0014]所述增压发动机为非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
[0015]所述预留气管与非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还包括进气冷却模块,所述进气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管路、水泵以及与水泵电连接的水泵电源;
[0017]所述冷却管路中具有冷却介质;
[0018]所述电子水泵两端与冷却管路串联,形成冷却介质循环;
[0019]所述增压发动机为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
[0020]所述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与进气冷却模块连接;
[0021]所述冷却管路和冷冻管路之间设置有板式换热器;
[0022]所述进气冷却模块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冷冻管路中的冷冻水进行热交换。
[0023]进一步,所述冷却介质为车用防冻液。
[0024]进一步,所述进气冷却模块还包括补液壶,所述补液壶与冷却管路串联。
[0025]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还包括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与PID控制器电连接。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7]本技术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高温增压进气中冷后的温度值,将其与预设的温度值比较大小,再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冷冻水的流量,进而调节高温增压进气中冷后的温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不仅能够用于集成中冷器的发动机,还能使用在非集成中冷器的发动机上,适用场景更广泛,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8]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增压发动机、11

集成中冷器、2

进气冷却模块、21

冷却管路、 22

补液壶、23

水泵、3

板式换热器、41

冷冻管路、4

温度调节模块、421
‑ꢀ
管路比例阀门、422

PID控制器、423

预留气管、5

蓄电池、6

温度传感器、 7

冷冻水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增压发动机1 中冷后温度,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6及温度调节模块4;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调节模块4电连接,用于采集中冷后的温度值,并将中冷后的温度值发送至温度调节模块4;该温度传感器一般设置在增压发动机1出气管上。温度调节模块4与增压发动机1连接,用于比较中冷后的温度值和预设的温度值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冷冻水流量,进而调节中冷后的温度值。
[0033]本技术根据温度传感器6采集到的高温增压进气中冷后的温度值,将其与预设的温度值比较大小,再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冷冻水的流量,进而调节高温增压进气中冷后的温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不仅能够用于集成中冷器 11的增压发动机1,还能使用在非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1上,适用场景更广泛,使用更加方便。
[0034]温度调节模块4包括PID控制器422、管路比例阀门421和冷冻水源7;
[0035]PID控制器422与管路比例阀门421连接;并根据中冷后的温度值和预设的温度值比较结果,控制管路比例阀门421的开度,进而控制冷冻水的流量大小,
[0036]管路比例阀门421和冷冻水源7之间设置有冷冻管路41;
[0037]管路比例阀门421通过冷冻管路41与冷冻水源7连接形成冷冻水循环;管路比例阀
门421的进水口与冷冻水源7的出水口连接,管路比例阀门421的出水口与冷冻水源7的进水口连接,冷冻水在冷冻管路41内不断循环,带走高温增压后的进气的多余热量。
[0038]温度调节模块4还设置有预留气管4,预留气管423用于与非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1连接,高温增压进气穿过预留气管423,并通过冷冻水不断循环的管路,带走多余的热量,实现调节高温增压进气的温度值。
[0039]进气冷却模块2与集成中冷器11的增压发动机1连接,进气冷却模块2包括冷却管路21、水泵23以及与水泵23电连接的水泵23电源,冷却管路21中具有冷却介质,电子水泵23两端与冷却管路21串联,形成冷却介质循环。本实施例中,水泵23电源优选为蓄电池5。
[0040]由于水泵23与电源保持连接状态,所以会不断驱使冷却介质在内却管路中循环流动,同时加快与高温增压中冷后进气和冷冻水循环管路的热交换,从而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增压发动机(1)中冷后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6)及温度调节模块(4);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调节模块(4)电连接,用于采集中冷后的温度值,并将中冷后的温度值发送至温度调节模块(4);所述温度调节模块(4)与增压发动机(1)连接,用于比较中冷后的温度值和预设的温度值大小,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冷冻水流量,进而调节增压发动机(1)中冷后温度温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4)包括PID控制器(422)、管路比例阀门(421)和冷冻水源(7);所述PID控制器(422)与管路比例阀门(421)连接;所述管路比例阀门(421)和冷冻水源(7)之间设置有冷冻管路(41);所述管路比例阀门(421)通过冷冻管路(41)与冷冻水源(7)连接形成冷冻水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4)设置有预留气管(423);所述增压发动机(1)为非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1);所述预留气管(423)与非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1)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绍峰陈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