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42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摩托车,包含:一车架单元;一仪表单元,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形成有一积水空间,并设有一与该积水空间连通及用于将蓄积于该积水空间的水液排放至该积水空间下方的泄水缝隙;一电装集合,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位于该仪表单元的该泄水缝隙下方;及一导水槽,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位于该仪表单元的该泄水缝隙与该电装集合之间,并用于承接流经该泄水缝隙的水液,并且设有一出水单元。元。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指一种设有一导水槽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包括一具有一仪表与一仪表盖的仪表单元等元件。有些摩托车制造厂会由于机能性及美观性等因素,将该仪表与该仪表盖的外形设计为共同形成一向上凹陷的低漥空间。然而,当雨天或洗车时,该低漥空间容易积水,因而导致该仪表产生雾气,所以必须进一步设法排掉蓄积于该低漥空间中的积水,例如,有些摩托车制造厂可能会在该仪表单元设置一上下贯穿的泄水孔。但是,若仅是任凭水液经由该泄水孔向下漫流而无导引机制,则未被拘束的水液将会溅湿该泄水孔下方的部件(例如电瓶、继电器、大灯控制器、喇叭、保险丝盒等

),使得部件受潮而失效。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之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0004]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
[000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6]于是,本技术摩托车,包含:一车架单元;一仪表单元,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形成有一积水空间,并设有一与该积水空间连通及用于将蓄积于该积水空间的水液排放至该积水空间下方的泄水缝隙;一电装集合,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位于该仪表单元的该泄水缝隙下方;及一导水槽,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位于该仪表单元的该泄水缝隙与该电装集合之间,并用于承接流经该泄水缝隙的水液,并且设有一出水单元。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仪表单元包括一仪表,及一覆盖该仪表的仪表盖,该仪表及该仪表盖共同形成该泄水缝隙。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装集合包括数个部件,及一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支撑该等部件的支架件。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车架单元包括一前车架,该导水槽是设置于该前车架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水槽包括一沿着一车宽方向W倾斜地延伸的底壁、一自该底壁后侧向上延伸且设置于该前车架上的后侧壁,及一自该底壁前侧向上延伸并与该后侧壁相间隔的前侧壁,该底壁、该后侧壁及该前侧壁共同界定出该出水单元,该出水单元具有一右出水口,及一左出水口。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由该左出水口朝该右出水口倾斜。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从前视方向观看时,该电装集合的宽度小于该底壁的宽度,且该电装集合位于该导水槽的该底壁的下方区域。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水槽包括一底壁、一自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且设置于该前车架上并与该底壁共同界定一承接空间的围绕壁,及该出水单元,其中,该出
水单元是一设置于该底壁上且与该承接空间相连通并向下延伸至该电装集合下方的泄水管。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泄水管是以橡胶制成。
[0015][技术的效果][0016]本技术的功效在于:(1)本技术摩托车在该仪表单元下方设置该导水槽来承接水液,并利用该导水槽的该出水单元将水液导引远离该电装集合,故该水液不会溅湿该电装集合,也就不会有该电装集合受潮而失效的情况;(2)该导水槽的由该底壁、该后侧壁及该前侧壁共同形成的外形,或是该导水槽的由该底壁及该围绕壁共同形成的外形,皆非常有利于有效集水;(3)在该出水单元具有该右出水口及该左出水口的情况下,当该摩托车利用该侧柱驻车左倾时,该导水槽中的该水液会由该左出水口排泄出去,故不会流至该电装集合上,或者,还由于该底壁是沿着该车宽方向倾斜地延伸,故当该摩托车以中柱立起且遇到下雨或洗车时,或是当该摩托车在雨中向前行驶时,蓄积于该导水槽中的该水液会由该右出水口或该左出水口,而不会流至该电装集合上;(4)在该出水单元为泄水管的情况下,由于该泄水管能够任意穿梭于该电装集合的该等部件的狭缝之间,故能够将积水确实排出至车底。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8]图1是一左侧视图,说明本技术摩托车的第一实施例;
[0019]图2是一局部放大左侧视图,说明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包含一车架单元、一仪表单元、一电装集合,及一导水槽等元件;
[0020]图3是一局部放大左侧视图,说明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仪表单元设有一泄水缝隙;
[0021]图4是一前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
[0022]图5是一局部放大前视图,说明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导水槽设有一右出水口,及一左出水口;
[0023]图6是一局部放大立体图,说明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在驻车左倾时,可透过该导水槽的该左出水口,将蓄积于该导水槽中的积水排除;
[0024]图7是一局部前视图,说明本技术摩托车的导水槽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导水槽是透过一泄水管将积水排除;及
[0025]图8是一局部放大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中的该导水槽。
[0026]附图标记列表
[0027]1····
车架单元
[0028]10
···
前车架
[0029]2····
仪表单元
[0030]21
···
积水空间
[0031]22
···
泄水缝隙
[0032]23
···
仪表
[0033]24
···
仪表盖
[0034]3····
电装集合
[0035]30
···
支架件
[0036]4····
导水槽
[0037]40
···
承接空间
[0038]41
···
底壁
[0039]42
···
后侧壁
[0040]43
···
前侧壁
[0041]44
···
出水单元
[0042]441
···
右出水口
[0043]442
···
左出水口
[0044]45
···
出水单元
[0045]49
···
围绕壁
[0046]81
···
中柱
[0047]82
···
侧柱
[0048]91
···
前轮
[0049]92
···
后轮
[0050]L
····

[0051]R
····

[0052]W
····
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3]参阅图1至6,本技术摩托车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至少包括一前车架10的车架单元1,以及设置于该车架单元1上的一前轮91、一后轮92、一中柱81、一侧柱82、一仪表单元2、一电装集合3,及一导水槽4等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车架单元;一仪表单元,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上,且形成有一积水空间,并设有一与所述积水空间连通及用于将蓄积于所述积水空间的水液排放至所述积水空间下方的泄水缝隙;一电装集合,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上,且位于所述仪表单元的所述泄水缝隙下方;及一导水槽,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上,且位于所述仪表单元的所述泄水缝隙与所述电装集合之间,并用于承接流经所述泄水缝隙的水液,并且设有一出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单元包括一仪表,及一覆盖所述仪表的仪表盖,所述仪表及所述仪表盖共同形成所述泄水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装集合包括数个部件,及一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上且支撑所述等部件的支架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单元包括一前车架,所述导水槽是设置于所述前车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豪李新祥黄琮钧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