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9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而可提升其承受牵引负荷的能力。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地板;后横梁,配置于所述后地板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挂勾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且往所述后横梁的后方延伸;挂勾,通过所述挂勾加强部而固定于所述后地板;以及地板加强部,配置于所述后地板且连接于所述后横梁,并往所述后横梁的前方延伸,其中所述挂勾加强部的前端延伸至所述后横梁的前侧,所述地板加强部延伸至所述后横梁的后侧。侧。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局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后部通常设有挂勾,用于牵引另一车辆或其他种类的载具。但是,挂勾的位置远离车辆的后横梁等加强结构,故挂勾所承受的牵引负荷无法有效地传递至所述加强结构,从而牵引负荷过大时易导致车辆的后部结构变形。因此,有必要对车辆后部结构进行改良以克服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而可提升其承受牵引负荷的能力。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地板;后横梁,配置于所述后地板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挂勾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且往所述后横梁的后方延伸;挂勾,通过所述挂勾加强部而固定于所述后地板;以及地板加强部,配置于所述后地板且连接于所述后横梁,并往所述后横梁的前方延伸,其中所述挂勾加强部的前端延伸至所述后横梁的前侧,所述地板加强部延伸至所述后横梁的后侧。
[000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地板加强部是加强筋,所述后横梁点焊于所述加强筋的顶部及所述加强筋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面。
[0006]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中,位于后横梁的后方的挂勾加强部及位于后横梁的前方的地板加强部皆延伸至后横梁处并与后横梁交叠,据以提升车辆后部结构的整体结构刚性。并且,挂勾所承受的牵引负荷可通过挂勾加强部而有效地传递至后横梁及地板加强部。从而,本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而可提升其承受牵引负荷的能力。
[0007]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的下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0]图3是图1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
[0012]100:车辆后部结构;
[0013]110:后地板;
[0014]120:后横梁;
[0015]120a:前侧;
[0016]120b:后侧;
[0017]130:挂勾加强部;
[0018]1301:周缘部;
[0019]132:端部;
[0020]140:挂勾;
[0021]150:地板加强部;
[0022]1501:顶部;
[0023]1502:侧面;
[0024]P:焊点;
[0025]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的下视图,其绘示出轴向X、Y、Z。图2是图1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100包括后地板110、后横梁120、挂勾加强部130、挂勾140及地板加强部150。后横梁120配置于后地板110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平行于轴向Y的方向)延伸。挂勾加强部130配置于后地板110,挂勾加强部130连接于后横梁120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即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上往后横梁120的后方延伸。挂勾140设置于挂勾加强部130上而通过挂勾加强部130固定于后地板110。地板加强部150配置于后地板110且连接于后横梁120,并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即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往后横梁120的前方延伸。
[0027]如图1所示,挂勾加强部130的前端延伸至后横梁120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即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上的前侧120a,且地板加强部150延伸至后横梁120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即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上的后侧120b。据此,位于后横梁120的后方的挂勾加强部130及位于后横梁120的前方的地板加强部150皆延伸至后横梁120处并与后横梁120交叠,据以提升车辆后部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刚性。并且,挂勾140所承受的牵引负荷可通过挂勾加强部130而有效地传递至后横梁120及地板加强部150。从而,本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100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而可提升其承受牵引负荷的能力。所述牵引负荷例如是所述车辆利用挂勾140牵引另一车辆或其他种类载具时所产生的负荷。
[0028]在本实施例中,挂勾加强部130借由其周缘部1301以点焊的方式固定于后地板110及后横梁120,焊点P表示其进行点焊的位置。需说明的是,图1绘示为挂勾加强部130的端部132突出至后横梁120的前侧,然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亦可仅挂勾加强部130的端部132的前方的周缘部1301突出至后横梁120的前侧,使其可顺利进行点焊即可。
[0029]图3是图1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体图。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地板加强部150是加强筋且一体地连接于后地板110,后横梁120点焊于所述加强筋的顶部1501及所述加强筋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平行于轴向Y的方向)上的侧面1502,焊点P表示其进行点焊的位置。据此,后地板110通过地板加强部150而稳固地连接于后横梁120,从而当所述牵引负荷作用于挂勾140时,等同于所述牵引负荷作用于整个后地板110,而可有效提升车辆后部结构100承受牵引负荷的能力。
[0030]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中,位于后横梁的后方的挂勾加强部及
位于后横梁的前方的地板加强部延皆延伸至后横梁处而与后横梁相交,据以提升车辆后部结构的整体结构刚性。并且,挂勾所承受的牵引负荷可通过挂勾加强部而有效地传递至后横梁及地板加强部。从而,本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而可提升其承受牵引负荷的能力。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后横梁,配置于所述后地板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挂勾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且往所述后横梁的后方延伸;挂勾,通过所述挂勾加强部而固定于所述后地板;以及地板加强部,配置于所述后地板且连接于所述后横梁,并往所述后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大贵吉田晋二郎中本直希福田卓史吉田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