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21年7月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
2021
‑
0089552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这样的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其降低车辆碰撞期间起火的可能性并提高冷却性能。
技术介绍
[0004]提供给BEV(电池电动车辆,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的前备箱杆设置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以在小重叠碰撞期间引导车辆的横向动作,从而形成车辆的横向载荷路径。
[0005]由于载荷路径的影响,在小重叠碰撞的情况下,车辆在碰撞开始时横向移动,可以防止碰撞后期障碍物直接撞到A柱的现象。
[0006]然而,当冷却模块的风扇旋转时,这个前备箱杆会对流动产生阻力。在与车辆的前部部件发生碰撞时,冷却风扇布线连接器会夹在冷却模块和前备箱杆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包括:前纵梁,其沿着车身长度方向设置在车身的两侧;冷却模块,其安装在所述前纵梁上;前备箱杆,其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的后方;以及延伸部,其将所述前备箱杆安装到所述前纵梁,其中前备箱杆的中央与冷却模块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间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延伸部包括:水平部分,其具有与所述前纵梁平行的形状;以及倾斜部分,其倾斜并连接到所述前纵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前备箱杆包括设置在车身前部方向上并具有圆弧形截面的前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前备箱杆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前部件的后部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的竖直加强件,所述竖直加强件形成闭合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前备箱杆进一步包括在车身后部方向上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的辅助加强件,所述辅助加强件形成辅助闭合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支撑杆,其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