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046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3
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供车身下护板半成品放置,上模具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上模具的底壁局部下凸形成凸台,凸台的周沿上开设有多个分别外扩到自身侧旁的底壁上的第一容置穴,这些第一容置穴沿凸台环周均布,每个第一容置穴内都容置有第一推块以及第一气压杆,第一气压杆驱使第一推块朝下伸出以使车身下护板脱离上模具。第一气压杆驱使第一推块朝下伸出以使车身下护板脱离上模具,那么车身下护板就留在下模具上了。由于第一推块已经对车身下护板进行了脱模,无需一手托住车身下护板一手对其进行脱模,避免工人一旦没托住车身下护板导致车身下护板掉落砸伤工人。住车身下护板导致车身下护板掉落砸伤工人。住车身下护板导致车身下护板掉落砸伤工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装在汽车车身底部的车身下护板,尤其是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压机把汽车下护板压制成型后,工人需要戴上隔热手套手动对车身下护板进行脱模。一般汽车下护板是位于下模具上的,上模具上升离开下模具,工人就可以对下模具上的汽车下护板进行脱模了。然而,有时车身下护板会卡在上模具上随着上模具上移从而离开下模具,工人就要一手托住车身下护板一手对其进行脱模,操作难度大,一旦没托住车身下护板则会导致车身下护板掉落,可能会砸伤工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给出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防止车身下护板随着上模具上移从而离开下模具,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0004]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供车身下护板半成品放置,上模具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上模具的底壁局部下凸形成凸台,凸台的周沿上开设有多个分别外扩到自身侧旁的底壁上的第一容置穴,这些第一容置穴沿凸台环周均布,每个第一容置穴内都容置有第一推块以及第一气压杆,第一气压杆驱使第一推块朝下伸出以使车身下护板脱离上模具。
[0005]进一步地,第一推块凸出于所述凸台。
[0006]进一步地,下模具的顶壁开设有凹台以及第一置块穴来分别对准上模具的凸台以及第一推块,在上模具如上述地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的状态下,下模具的凹台以及第一置块穴分别容置上模具的凸台以及第一推块。<br/>[0007]进一步地,上模具的底壁的多处局部分别下凸形成多个凸包,凸包面积小于凸台,每个凸包上都开设有第二容置穴,每个第二容置穴内容置有第二推块以及第二气压杆,第二气压杆驱使第二推块朝下伸出以使车身下护板脱离上模具。
[0008]进一步地,第二推块凸出于凸包。
[0009]进一步地,下模具的顶壁上开设有凹坑来对准上模具的凸包,凹坑坑底开设有第二置块穴来对准凸包上的第二推块,在上模具如上述地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的状态下,下模具的凹坑容置上模具的凸包,凹坑坑底的第二置块穴容置凸包上的第二推块。
[0010]进一步地,上模具的底壁的多处局部分别下凸形成多个凸条,下模具的顶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凹槽分别对准上模具的多个凸条,在上模具如上述地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的状态下,下模具的多个条形凹槽分别容置上模具的多个凸条。
[0011]有益效果在于:上模具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后,第一气压杆驱使第一推块朝下伸出以使车身下护板脱离上模具,那么车身下护板就留在下模具上了。
由于第一推块已经对车身下护板进行了脱模,工人用双手把车身下护板从下模具上捧走即可,无需一手托住车身下护板一手对其进行脱模,避免工人一旦没托住车身下护板导致车身下护板掉落砸伤工人。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上模具和下模具处于分开状态的正视角立体图;
[0013]图2是上模具的仰视图;
[0014]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凸台;4、第一推块;5、凸包;6、第二推块;7、凹台;8、第一置块穴;9、凹坑;10、第二置块穴;11、凸条;12、条形凹槽;13、第一容置穴;14、周沿;15、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车身下护板由图1中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压制成型。
[0017]如图2所示,上模具1的底壁15局部下凸形成面积较大的凸台3,凸台3的周沿14上开设有多个分别外扩到自身侧旁的底壁15上的第一容置穴13,这些第一容置穴13沿凸台3环周均布。每个第一容置穴13内都容置有第一推块4以及驱使第一推块4朝下伸出的第一气压杆(图中未画出),第一推块4始终凸出于所述凸台3。见图1,下模具2的顶壁开设有凹台7以及第一置块穴8来分别对准上模具1的凸台3以及第一推块4。
[0018]如图2所示,上模具1的底壁15的多处局部分别下凸形成多个面积较小的凸包5和多个凸条11,每个凸包5上都开设有第二容置穴(图中未画出),每个第二容置穴内容置有第二推块6以及驱使第二推块6朝下伸出的第二气压杆(图中未画出),第二推块6始终凸出于凸包5。见图1,下模具2的顶壁上开设有多个凹坑9来分别对准上模具1的多个凸包5,每个凹坑9坑底开设有第二置块穴10来对准相应凸包5上的第二推块6。下模具2的顶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凹槽12分别对准上模具1的多个凸条11。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工人把车身下护板的半成品放到下模具2上,然后启动上模具1,上模具1下移到下模具2上压制车身下护板的半成品,此状态下,下模具2的凹台7以及第一置块穴8分别容置上模具1的凸台3以及第一推块4,下模具2的凹坑9容置上模具1的凸包5,凹坑9坑底的第二置块穴10容置凸包5上的第二推块6,下模具2的多个条形凹槽12分别容置上模具1的多个凸条11。上模具1把车身下护板的半成品压制成型后开始上移复位,上模具1的第一气压杆驱使第一推块4朝下伸出、第二气压杆驱使第二推块6朝下伸出从而对车身下护板进行脱模,脱模后的车身下护板留在下模具2上,工人戴上隔热手套,用双手捧走下模具2上的车身下护板放到成品仓库。
[0020]如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供车身下护板半成品放置,上模具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其特征在于:上模具的底壁局部下凸形成凸台,凸台的周沿上开设有多个分别外扩到自身侧旁的底壁上的第一容置穴,这些第一容置穴沿凸台环周均布,每个第一容置穴内都容置有第一推块以及第一气压杆,第一气压杆驱使第一推块朝下伸出以使车身下护板脱离上模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推块凸出于所述凸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具的顶壁开设有凹台以及第一置块穴来分别对准上模具的凸台以及第一推块,在上模具把下模具上的车身下护板半成品压制成型的状态下,下模具的凹台以及第一置块穴分别容置上模具的凸台以及第一推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生产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具的底壁的多处局部分别下凸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吉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