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36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框和下模框,所述上模框靠近所述下模框的一侧的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框靠近所述上模框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芯相对的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有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上型腔,所述下模芯设置有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下型腔,所述上模芯于所述上型腔内设置有成型杆,所述成型杆向下模芯方向设置,所述下模芯于所述下型腔内开设有供所述成型杆插入的插孔。本申请具有减小了通孔内形成毛边的风险,进而减小了二次加工的概率。进而减小了二次加工的概率。进而减小了二次加工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而压铸是一种在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压铸时,金属液先充型进压铸模锻机上的压铸模具的型腔(压室空腔)内,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使金属毛坯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得到压铸件产品。
[0003]有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8,端盖本体8上开设有若干通孔81。
[0004]现有的模具一般在下模芯上设置成型杆,成型杆抵接上模芯靠近下模芯的一端,金属液流入型腔内部后经过成型杆,从而形成通孔81。
[000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由于上模芯和下模形之间的配合精度不够,导致成型杆不能完全抵接上模芯表面,导致金属液可能会流入成型杆和上模芯之间的间隙内,导致出现飞边,对通孔81进行封堵,从而需要二次加工将飞边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小了二次加工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框和下模框,所述上模框靠近所述下模框的一侧的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框靠近所述上模框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芯相对的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有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上型腔,所述下模芯设置有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下型腔,所述上模芯于所述上型腔内设置有成型杆,所述成型杆向下模芯方向设置,所述下模芯于所述下型腔内开设有供所述成型杆插入的插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型腔设置成型杆,且在下型腔内开设有供成型杆插入的插孔,金属液流入型腔内时,会绕过成型杆,形成通孔,减小了通孔内形成飞边的风险,进而减小了二次加工的概率。
[0010]可选的,所述上模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成型杆过盈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大量使用时,成型杆可能会产生磨损的风险,导致通孔的尺寸精度不合格。该方案通过在上模芯开设安装孔,成型杆过盈插接于安装孔内,当成型杆磨损严重时,可将成型杆拆下,换上新的成型杆使用,不需要重新更换整个上模芯,既减少了成本又保证了通孔的尺寸精度。
[0012]可选的,所述成型杆远离所述下模芯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上模芯远离所述下模芯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插入的定位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模芯远离下模芯的一侧开设有供定位块插入的定位槽,当定位块抵接定位槽槽底时,成型杆的安装到位,方便了成型杆的安装。
[0014]可选的,所述下模芯靠近所述上模芯的一侧开设有供金属液流入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
述下型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下型腔相互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可从型腔的不同位置进料,使流道进入型腔内部更加均匀,从而提升电机端盖的成型质量。
[0016]可选的,所述下模芯靠近所述上模芯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溢流槽,若干所述溢流槽沿所述下型腔周向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溢流槽,可将多余的金属液排出,并且改善金属液流动方向,保持模具温度,从而提升电机端盖的铸件质量。
[0018]可选的,所述下模芯靠近所述上模芯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气槽,所述出气槽与所述溢流槽相互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时金属液从流道压入型腔内,此时型腔内有空气加上材料温度高,会出现气体膨胀,如不及时排气,电机端盖会因气体占有型腔空间出现除料等缺陷。该方案通过设置出气槽,金属液压入型腔后,将气体从出气槽处排出外界,从而减小电机端盖缺料的风险。
[0020]可选的,所述下模芯于所述溢流槽槽壁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滑移设置有第一顶杆。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模时,顶针将电机端盖顶出,而溢流槽内的渣包可能直接砸到电机端盖上,导致电机端盖表面出现划痕。该方案通过在溢流槽的槽底设置顶针,顶杆将电机端盖顶出的同时,将渣包也顶出,减小了渣包掉落至电机端盖上的风险,从而减小电机端盖表面出现划痕的风险。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导向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一方面可对金属液进行导流,另一方面减小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和型腔连接处的厚度,从而减小电机端盖和流道废料之间的厚度,方便了后续流道废料和电机端盖的之间的掰断。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成型杆,且在下模芯上开设供成型杆穿过的插孔,金属液流入型腔内时,会绕过成型杆,形成通孔,减小了通孔内形成飞边的风险,进而减小了二次加工的概率;
[0026]2.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安装孔,成型杆过盈插接于安装孔内,使得成型杆可拆卸进行更换,既减少了成本又保证了通孔的尺寸精度;
[0027]3.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使流道进入型腔内部更加均匀,从而提升电机端盖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压铸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上模框和上模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上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上模框;11、第一嵌槽;2、下模框;21、第二嵌槽;3、上模芯;31、上型腔;311、安装孔;312、定位槽;4、下模芯;41、下型腔;411、第一流道;412、第二流道;413、插孔;414、溢流槽;415、出气槽;416、连接孔;417、滑移孔;5、成型杆;51、定位块;6、第一顶杆;7、第二顶杆;8、端盖本体;8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0038]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1、下模框2、上模芯3和下模芯4。上模框1和下模框2相对设置,上模框1靠近下模框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嵌槽11,上模芯3嵌入第一嵌槽11内。下模框2靠近上模框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嵌槽21,下模芯4嵌入第二嵌槽21内。上模芯3靠近下模芯4的一侧开设有上型腔31,下模芯4靠近上模芯3的一侧开设有与上型腔31相适配的下型腔41。金属液流入上型腔31和下型腔41内,冷却后形成电机端盖。
[0039]参照图4,下模芯4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框(1)和下模框(2),所述上模框(1)靠近所述下模框(2)的一侧的设置有上模芯(3),所述下模框(2)靠近所述上模框(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芯(3)相对的下模芯(4),所述上模芯(3)设置有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上型腔(31),所述下模芯(4)设置有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下型腔(41),所述上模芯(3)于所述上型腔(31)内设置有成型杆(5),所述成型杆(5)向下模芯(4)方向设置,所述下模芯(4)于所述下型腔(41)内开设有供所述成型杆(5)插入的插孔(4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3)开设有安装孔(311),所述成型杆(5)过盈插接于所述安装孔(3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杆(5)远离所述下模芯(4)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51),所述上模芯(3)远离所述下模芯(4)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51)插入的定位槽(3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联友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