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59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两端对称连接有侧梁,两个所述侧梁一端分别贯穿主梁的两端,所述侧梁和主梁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所述主梁内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两端均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器通过固定板安装于主梁内侧,所述主梁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主梁外侧设置为弧形,所述主梁厚度由中间逐渐向两端减小,所述主梁两端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和主梁之间为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固定器,用来将主梁和侧梁固定在汽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于两个侧梁,增加了防撞梁对整体车辆保护面积,同时方便调整两个侧梁之间的间距,以便适应不同的汽车安装宽度,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安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防撞梁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

技术介绍

[0002]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0003]防撞梁一般安装在汽车的前后端,车辆在遭受到碰撞时,由于汽车前后端两个车角的位置凸出,在遭受非正面撞击时,有时更易对车角位置产生碰撞和刮蹭,现有防撞梁在汽车受到碰撞时,保护面较小,无法对车辆车角做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车辆的宽度不一,在选择防撞梁时,只能针对相同车辆型号的防撞梁进行购买选择,较为不便。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具备增加防撞梁对整体车辆保护面,方便调节防撞梁宽度,以便适应不同车辆安装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防撞梁保护面小,宽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两端对称连接有侧梁,两个所述侧梁一端分别贯穿主梁的两端,所述侧梁和主梁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所述主梁内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两端均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器通过固定板安装于主梁内侧。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梁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主梁外侧设置为弧形,所述主梁厚度由中间逐渐向两端减小。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梁两端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和主梁之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梁一端的内侧贴合延长部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器包括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板焊接在伸缩筒两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表面开设有通孔,其中一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贯穿通孔和螺母连接紧固在汽车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另一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紧固在主梁内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设置主梁用来承受汽车正面撞击的冲击力;通过设置侧梁,用来承受汽车斜侧面撞击的冲击力;通过两个侧梁贯穿主梁且通过螺栓紧固,方便调整两个侧梁间距,以便调整防撞梁的宽度;通过设置固定器,用来将主梁和侧梁固定在汽车上;本技术借助于两个侧梁,增加了防撞梁对整体车辆车角的保护,防止刮蹭和碰撞,同时方便调整两个侧梁
之间的间距,以便适应不同的汽车安装宽度,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便于生产和实施。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梁;2、侧梁;3、伸缩筒;4、固定板;5、缓冲弹簧;6、延长部;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主梁1,所述主梁1两端对称连接有侧梁2,两个所述侧梁2一端分别贯穿主梁1的两端,所述侧梁2和主梁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所述主梁1内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两端均焊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器通过固定板4安装于主梁1内侧,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主梁用来承受汽车正面撞击的冲击力;通过设置侧梁,用来承受汽车斜侧面撞击的冲击力;通过两个侧梁贯穿主梁且通过螺栓紧固,方便调整两个侧梁间距,以便调整防撞梁的宽度;通过设置固定器,用来将主梁和侧梁固定在汽车上。
[0022]为了弧形设计使整体强度更高,使梁身应力改善,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梁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主梁1外侧设置为弧形,所述主梁1厚度由中间逐渐向两端减小。
[0023]为了增加侧梁2的抗冲击能力,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梁1两端设置有延长部6,所述延长部6和主梁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梁2一端的内侧贴合延长部6表面。
[0024]为了可降低汽车受损程度,减少撞击时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器包括伸缩筒3,所述伸缩筒3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5,所述固定板4焊接在伸缩筒3两端。
[0025]为了方便主体和汽车之间拆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4表面开设有通孔7,其中一所述固定板4通过螺栓贯穿通孔7和螺母连接紧固在汽车上,另一所述固定板4通过焊接方式紧固在主梁1内侧。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梁(1),所述主梁(1)两端对称连接有侧梁(2),两个所述侧梁(2)一端分别贯穿主梁(1)的两端,所述侧梁(2)和主梁(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所述主梁(1)内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两端均焊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器通过固定板(4)安装于主梁(1)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主梁(1)外侧设置为弧形,所述主梁(1)厚度由中间逐渐向两端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两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争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同锐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