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62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包括鞍座发泡、鞍座底板、车架底板、鞍座前下壳、鞍座后下壳,鞍座发泡裹覆在鞍座底板上部,车架底板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一车架竖管上,鞍座底板采用卡接及螺纹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在车架底板上,鞍座前下壳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鞍座底板的下部前侧,鞍座后下壳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鞍座底板的下部后侧,鞍座前下壳的下部与鞍座后下壳的下部对接后形成的圆形孔套置在车架竖管外侧。该新型中的鞍座前下壳和鞍座后下壳均采用卡接方式与鞍座底板相连接,从而使得鞍座前下壳后鞍座后下壳的安装操作方便且安装效率高,继而利于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快速流水线作业。行车的快速流水线作业。行车的快速流水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由于其价格便宜、速度快、不堵车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居民通勤、接送孩子、休闲娱乐等出行,成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鞍座是用于承载骑乘人员与骑乘人员直接接触的一重要部件,而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与鞍座下方的装饰壳体大都采用以自攻螺丝固定在鞍座上的安装方式,此装配方式操作困难,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快速流水线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该新型中的鞍座前下壳和鞍座后下壳均采用卡接方式与鞍座底板相连接,从而使得鞍座前下壳后鞍座后下壳的安装操作方便且安装效率高,继而利于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快速流水线作业。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包括鞍座发泡、鞍座底板、车架底板、鞍座前下壳、鞍座后下壳,所述鞍座发泡裹覆在所述鞍座底板上部,所述车架底板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一车架竖管上,所述鞍座底板采用卡接及螺纹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上,所述鞍座前下壳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所述鞍座底板的下部前侧,所述鞍座后下壳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所述鞍座底板的下部后侧,且鞍座后下壳的前侧壁与鞍座前下壳的后侧壁卡接对接,所述鞍座前下壳的下部与鞍座后下壳的下部对接后形成的圆形孔套置在所述车架竖管外侧。
[0005]优选地,在所述鞍座底板的下部设置有四个L形卡位架和一个螺纹孔,在所述车架底板上设置有四个与四个所述L形卡位架一一对应的贯通孔,且L形卡位架的下部能够贯穿所述贯通孔,在所述车架底板上还设置一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当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上下对应同轴分布时,所述车架底板卡置在所述L形卡位架的下横板与所述鞍座底板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鞍座底板与所述L形卡位架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鞍座底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0008]优选地,在所述鞍座后下壳内部上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卡扣,在所述鞍座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卡扣适配的第一卡口。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鞍座前下壳内部上侧设置有三个第二固定卡扣,在所述鞍座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卡扣适配的第二卡口。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鞍座后下壳的前侧壁两侧分别设置一对接搭接板,在所述对接搭接板的上部及中部分别设置一第三卡口和第一导向孔,在所述鞍座前下壳的后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口和第一导向孔分别适配的第三固定卡扣和第一导向柱。
[0011]进一步地,所述鞍座后下壳与第一固定卡扣及对接搭接板一体成型;所述鞍座前
下壳与第二固定卡扣、第三固定卡扣及第一导向柱一体成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便利;鞍座底板利用L形卡位架卡置在车架底板上后,再利用一个螺栓便可实现鞍座底板与车架底板的稳定结合,上述鞍座底板的安装方式操作简单,效率高;鞍座前下壳和鞍座后下壳采用卡接方式直接固定在鞍座底板上,其无需额外采用螺栓进行固定,相比较之前的安装固定方式其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继而利于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快速流水线生产;鞍座前下壳和鞍座后下壳的对接面同样采用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其操作也便利。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各部件分散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鞍座底板的仰视侧视图;
[0017]图4为鞍座后下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鞍座前下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20]图7为图4中B处放大图;
[0021]图8为图5中C处放大图;
[0022]图中:1鞍座发泡、2鞍座底板、21L形卡位架、22螺纹孔、23第一卡口、24第二卡口、25透气孔、3车机底板、31贯通孔、32第一通孔、4车架竖管、5鞍座前下壳、51第二固定卡扣、52第三固定卡扣、53第一导向柱、6鞍座后下壳、61第一固定卡扣、621第三卡口、622第一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

8,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如图1所示),包括鞍座发泡1、鞍座底板2、车架底板3、鞍座前下壳5、鞍座后下壳6,鞍座发泡1用于承载用户,其采用软质发泡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缓冲、吸音功能,所述鞍座发泡1裹覆在所述鞍座底板2上部,具体地,鞍座发泡1的底座周边利用订书机包裹在鞍座底板2的下沿边上,所述车架底板3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一车架竖管4上,具体地,车架底板3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车机竖管4的顶部,所述鞍座底板2采用卡接及螺纹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3上,所述鞍座前下壳5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所述鞍座底板2的下部前侧,所述鞍座后下壳6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所述鞍座底板2的下部后侧,且鞍座后下壳6的前侧壁与鞍座前下壳5的后侧壁卡
接对接,所述鞍座前下壳5的下部与鞍座后下壳6的下部对接后形成的圆形孔套置在所述车架竖管4外侧,即,在鞍座前下壳5的下部设置一与所述车架竖管4对应的半圆形卡口,在鞍座后下壳6的下部设置一与所述车架竖管4对应的半圆形卡口,当鞍座前下壳5和鞍座后下壳6卡接在鞍座底板2上后,两个半圆形卡口恰好对称卡置在车架竖管4外侧,实现车架竖管4的顺利包裹。
[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鞍座前下壳5和鞍座后下壳6均采用卡接方式直接安装在鞍座底板2上,且无需额外借助螺栓进行固定,其安装操作方式简单且连接牢固,从而可提高电动自行车的鞍座安装效率。
[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鞍座底板2与车架底板3实现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所述鞍座底板2的下部设置有四个L形卡位架21和一个螺纹孔22,四个L形卡位架21两两左右对称分布在鞍座底板2的中部位置,螺纹孔22位于分布在前侧的两个L形卡位架21之间的中部位置,在所述车架底板3上设置有四个与四个所述L形卡位架21一一对应的贯通孔31,且L形卡位架21的下部能够贯穿所述贯通孔31,在所述车架底板3上还设置一与所述螺纹孔2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2,当所述螺纹孔22与所述第一通孔32上下对应同轴分布时,所述车架底板3卡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包括鞍座发泡、鞍座底板,所述鞍座发泡裹覆在所述鞍座底板上部,其特征是,该卡式鞍座还包括车架底板、鞍座前下壳、鞍座后下壳,所述车架底板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一车架竖管上,所述鞍座底板采用卡接及螺纹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车架底板上,所述鞍座前下壳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所述鞍座底板的下部前侧,所述鞍座后下壳采用卡接方式设置在所述鞍座底板的下部后侧,且鞍座后下壳的前侧壁与鞍座前下壳的后侧壁卡接对接,所述鞍座前下壳的下部与鞍座后下壳的下部对接后形成的圆形孔套置在所述车架竖管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卡式鞍座,其特征是,在所述鞍座底板的下部设置有四个L形卡位架和一个螺纹孔,在所述车架底板上设置有四个与四个所述L形卡位架一一对应的贯通孔,且L形卡位架的下部能够贯穿所述贯通孔,在所述车架底板上还设置一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当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上下对应同轴分布时,所述车架底板卡置在所述L形卡位架的下横板与所述鞍座底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王忠财王飞郑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绿源电动车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