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5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给出了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在上模具上设置一上压管变形槽,在上压管变形槽的前方还设置有上冲排槽,上压管变形槽与上冲排槽相贯通,在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压管变形槽、下冲排槽,当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扣合在一起时,上压管变形槽与下压管变形槽上下对称分布,上冲排槽和下冲排槽上下对称分布,在下冲排槽和下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下包口,在上冲排槽和上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上包口,在上冲排槽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废管的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在下冲排槽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废管的下废管变形释放槽。利用该冲弧模具可提高前管冲弧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前管冲弧加工,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动车车架均是由若干成形管件通过焊接方式加工而成,在进行成形管件之间的焊接时,以便在成形管件的对应连接端进行冲弧口作业,以便使得两个成形管件对接更加稳定。现有的一些型号的电动车车架的前管4(如图4所示)的前端一般是通过模具结构夹持变形然后再进行冲弧加工,在现有技术中,夹持前管4前端使其变形的模组组合,一般包括原上模具和原下模具5(如图5所示),原下模具5上设置有对应的原下压管变形槽51和原下冲排槽,原上模具和原下模具5结构上下对称,利用压管变形槽实现前管4的压置变形,利用冲排槽实现冲刀的导向及废管的排出。

2、工作人员在使用现有的前管冲弧模具进行前管冲弧加工时,发现在冲剪管材过程中,原上模具和原下模具存在开合问题,同时,在冲剪过后,发现前管的弧形口边缘存在一定的凹陷,导致前管冲弧质量低,不利于实现前管的精确焊接。工作人员针对上述问题经过仔研究后发现,模具的开合问题是在冲剪管件的过程中,冲刀3(如图4所示)挤压废管侧壁,导致废管侧壁顶压模具导致的,冲刀3存在挤压废管侧壁的原因是,冲刀3的前端呈三角尖状结构,在冲剪时,其尖头要先插入到管件内,然后,随着冲刀3的不断深入则最终实现管件的剪断,在冲刀3不断插入过程中,随着冲刀3横截面的不断变大,继而存在冲刀3的向下和向下挤压废管侧壁的问题;弧口边缘的凹陷是在冲剪过程中,管件冲剪出所受压应力导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上的废管变形释放槽在冲剪过程中消除废管挤压模具问题,从而可有效解决模具开合问题;上包口和下包口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稳定扣合的基础上,且对前管的冲剪处具有顶压缩口的作用,从而使得冲剪处的管侧壁收到的更强的压应力,继而在冲剪过程中,可有效解决冲剪口边缘存在的凹陷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在所述上模具上设置一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上压管变形槽,在所述上压管变形槽的前方还设置有上冲排槽,所述上冲排槽沿着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倾斜分布,所述上压管变形槽与所述上冲排槽相贯通,在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压管变形槽、下冲排槽,当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扣合在一起时,所述上压管变形槽与下压管变形槽上下对称分布,所述上冲排槽和下冲排槽上下对称分布,在所述下冲排槽和下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下包口,在所述上冲排槽和上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上包口,当前管被夹持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时,所述上包口和下包口实现对应处的前管侧壁的顶压缩口,在所述上冲排槽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废管的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在所述下冲排槽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废管的下废管变形释放槽。

3、优选地,所述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和下废管变形释放槽的横截面均呈方形结构。

4、优选地,所述上模具为一体式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为一体式结构。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便利;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别设置一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和下废管变形释放槽,在利用冲刀对管件进行冲剪过程中,废管的上下侧壁在冲刀的挤压作用下,则进入到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和下废管变形释放槽内,从而可有效避免废管继续挤压模具侧壁,继而有效解决了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冲剪过程中存在的开合问题;当上模具和下模具存在的开合问题解决后,则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冲剪过程中,则始终保持稳定的扣合状态,上模具和下模具稳定扣合,则使得上包口和下包口可对冲剪处的管件侧壁施加顶压缩口作用,从而使其获得稳定且更强的压应力,前管冲剪处被强制进行顶压缩口,从而可有效解决冲剪弧口存在的凹陷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在所述上模具上设置一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上压管变形槽,在所述上压管变形槽的前方还设置有上冲排槽,所述上冲排槽沿着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倾斜分布,所述上压管变形槽与所述上冲排槽相贯通,在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压管变形槽、下冲排槽,当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扣合在一起时,所述上压管变形槽与下压管变形槽上下对称分布,所述上冲排槽和下冲排槽上下对称分布,其特征是,在所述下冲排槽和下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下包口,在所述上冲排槽和上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上包口,当前管被夹持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时,所述上包口和下包口实现对应处的前管侧壁的顶压缩口,在所述上冲排槽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废管的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在所述下冲排槽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废管的下废管变形释放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废管变形释放槽和下废管变形释放槽的横截面均呈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具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具为一体式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车架前管冲弧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在所述上模具上设置一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上压管变形槽,在所述上压管变形槽的前方还设置有上冲排槽,所述上冲排槽沿着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倾斜分布,所述上压管变形槽与所述上冲排槽相贯通,在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压管变形槽、下冲排槽,当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扣合在一起时,所述上压管变形槽与下压管变形槽上下对称分布,所述上冲排槽和下冲排槽上下对称分布,其特征是,在所述下冲排槽和下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下包口,在所述上冲排槽和上压管变形槽的贯通交汇处的边沿处设置一上包口,当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义马晓波张强李凤朗唐勇超韩中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绿源电动车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