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武战专利>正文

一种语音控制车用移动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261 阅读:1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它包括:通过有线输入输出单元或蓝牙无线通信单元与移动电话的连接;在存储器单元内存储有编译设置过的电话簿,并设有语音识别、合成及压缩编解码程序,通过语音压缩编解码程序录制的语音通话内容;语音处理单元外接有接收语音命令的麦克风;功率放大单元与扬声器连接;有线输入输出单元外接有键控制设备;中央控制单元与存储器单元、蓝牙无线通信单元、有线输入输出单元、语音处理单元、功率放大单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独立的语音处理模块,具有语音处理运算能力强、存储资源大、不受移动电话语音识别能力限制的优点。司机在车中使用移动电话时无需将视线离开前方即可有选择的拨打和接听电话;并且对于通话中的重要信息可以记录和回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用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指一种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语音控制车用移动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汽车、移动电话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常有司机在驾驶汽车的同时接听或拨打移动电话,这种行为容易导致交通意外的产生。为了保障驾驶安全,一些厂商在市场上推出了多种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移动电话连接,可实现接听移动电话功能的车用免提通话装置。如有的产品能实现单向接听;有的产品除接听外,还可以通过数字键盘拨号打出电话;还有一些产品在上述功能的基础上能简单依靠手机的语音识别功能实现有限的人名呼叫拨号。上述产品虽然解决了基本的通话问题,但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例如能够单向接听的产品,不能实现免提拨号,司机要拨打电话时还要拿起移动电话;能够数字键拨号的,也存在有司机号码记忆有限的问题;并且这两种装置在向外拨打电话时司机的视线都必须离开路面,容易影响驾驶安全。为解决司机视线的问题,一些厂家推出了第三种产品,也就是能够视线简单语音识别拨号的免提装置。该装置依靠手机的语音识别功能可以让司机通过语音命令实现对外拨号,而且拨号过程中视线不必离开前方路面,它提高了司机驾车通话的安全性。与传统免提装置相比,该装置有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手机语音识别能力不够强大,所以在使用中依然存在准确率低和识别号码少的不足。现有移动电话的语音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需要预先训练的特定人识别模式;一种是不需要预先训练的非特定人模式。需要预先训练的特定人识别模式,其工作流程为使用者预先使用移动电话储存使用者的声音指令如命令(如拨打、接听)或人名发音(如张三),在使用时移动电话接收使用者声音指令后,将记录下的声音指令与预先存储的声音指令进行特征对比,将差别最小的预存指令调用并执行。该方法目前在移动电话上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易受使用者嗓音变化的影响,导致识别率不稳定,此外预存的声音指令会大量占用移动电话的存储空间,提高移动电话成本。因此应用该识别技术的移动电话允许使用的语音指令数量有限,实际利用率不高。不需要预先训练的非特定人识别模式,其工作流程为移动电话内预存包括语音特征库的语音识别软件,对于移动电话内的文本文字可以直接进行声音控制,无需事先训练并且可以接收不同使用者的命令。该方法使用简单,但对移动电话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要求高,导致移动电话成本升高和体积变大,所以目前只能在少数高档产品中得到应用。由上述可知,由于现有免提装置受自身功能和移动电话声控功能的限制,司机在使用以上所述各种免提装置时还是不能完全实现视线不离开前方而自主拨打电话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可靠的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一种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它主要由中央控制单元、存储器单元、语音处理单元、功率放大单元、蓝牙无线通信单元、有线输入输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通过有线输入输出单元或蓝牙无线通信单元与移动电话的连接;在存储器单元内存储有编译设置过的电话簿,并设有语音识别、合成及压缩编解码程序,通过语音压缩编解码程序录制的语音通话内容;语音处理单元外接有接收语音命令的麦克风;功率放大单元与扬声器连接;有线输入输出单元外接有键控制设备;中央控制单元与存储器单元、蓝牙无线通信单元、有线输入输出单元、语音处理单元、功率放大单元相连接,以控制各单元的工作。其中,所述的语音处理单元具有语音识别、合成及语音压缩编解码功能。所述的电话簿内容可通过本装置或外部设备对电话簿进行编译设置。所述的有线输入输出单元可外接车辆的音响、空调等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有独立的语音处理模块,具有语音处理运算能力强、存储资源大、不受移动电话语音识别能力限制的优点;司机在车中使用移动电话时无需将视线离开前方即可有选择的拨打和接听电话;并且对于通话中的重要信息可以记录和回放。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司机驾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如图2所示,它主要由中央控制单元1、存储器单元2、蓝牙无线通信单元3、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语音处理单元5、功率放大单元6等组成。其中,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通过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或蓝牙无线通信单元3与移动电话连接,存储器单元2内存储有编译设置过的电话簿,语音识别、合成程序;通过语音压缩编解码程序录制的语音通话内容,语音处理单元5外接有接收语音命令的麦克风7,功率放大单元外接有扬声器8,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外接有键控制设备9,中央控制单元1与存储器单元2、蓝牙无线通信单元3、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语音处理单元5、功率放大单元6相连接,控制各单元的工作。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两种与移动电话相连接的方式,即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利用蓝牙无线通信单元3实现无线方式,利用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实现有线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使用人的移动电话是否是带有蓝牙通信功能。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语音识别、合成、通话录音均由语音处理单元5进行,语音命令的接收由麦克风7接收,语音播放、通话录音的回放由功率放大单元6外接的扬声器8(或耳机)实现,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确认方式由键控制设备9实现。本装置内的电话簿内容输入可通过本装置或外部设备对电话簿进行编译设置。本装置的使用过程1、电话簿的编译及输入本装置可独立对电话簿进行编译处理,从而简化应用操作过程,也可通过外部设备10另行编译电话簿。本装置也可以对一些指定的移动电话号码簿兼容,使用者可以将移动电话号码簿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方式直接同步到本装置。编译的内容包括人名及不同号码类别下的电话号码。例如人名号码类别号码张三手机137XXXXXXXX办公0106278XXXX家庭0106279XXXX其中号码类别可不限定以上三种,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增减;也可以根据需要改换名称,如将“手机”改为移动电话,“办公”改为“办公室”等。由于本装置不依赖移动电话的声控功能,所以本装置内储存的电话簿不必与移动电话中的一致,既可以多于也可以少于移动电话的号码簿,并且相同的号码可以用与移动电话号码簿中不同的名字表示。此外在使用中文语音识别程序时,还可以对中文中的多音字或方言发音进行标注,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使用者也可以利用外部设备10,例如PC或PDA编译本装置的电话簿,通过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将编译完成的内容传输给本装置,本装置依据编译过的电话簿进行工作。以后如需增减电话簿中的资料,使用人也可在外部设备10上再次进行编译,并将编译结果传输给本装置。2、当使用人携带移动电话进入车里并启动车辆,本装置通电开机后,将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单元3自动检测车内是否有与之匹配的内建蓝牙功能的移动电话,如果发现则按照蓝牙协议的要求与之进行匹配并实行无线连接,如果司机使用没有内建蓝牙功能的移动电话,则可以通过数据线以有线传输方式将移动电话与本装置内的有线输入输出单元4连接。当与移动电话建立连接后,本装置进入待机状态。3、在接收外部来电时,如图1所示,移动电话以有线方式或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单元3以无线方式将来电号码传输到本装置内的中央控制单元1,中央控制单元1将来电号码与存储器单元2电话簿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主要由中央控制单元、存储器单元、语音处理单元、功率放大单元、蓝牙无线通信单元、有线输入输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语音控制车用通信装置通过有线输入输出单元或蓝牙无线通信单元与移动电话的连接;在存储器单元内存储有编译设置过的电话簿,并设有语音识别、合成及压缩编解码程序,通过语音压缩编解码程序录制的语音通话内容;语音处理单元外接有接收语音命令的麦克风;功率放大单元与扬声器连接;有线输入输出单元外接有键控制设备;中央控制单元与存储器单元、蓝牙无线通信单元、有线输入输出单元、语音处理单元、功率放大单元相连接,以控制各单元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战
申请(专利权)人:刘武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