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转铁蛋白受体结合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832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与人转铁蛋白受体(hTfR)结合而可穿过血脑屏障(BBB)的肽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肽等,其具有:序列号1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A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人转铁蛋白受体结合肽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可与人转铁蛋白受体(hTfR)结合的肽。此专利技术关于可穿过血脑屏障(BBB)的肽、对于肌肉组织具有指向性的肽、具有细胞穿透性的肽。再者,本专利技术关于通过此等肽而将任意物质送达脑内的方法及将任意物质送达肌肉组织的方法等。

技术介绍

[0002]除了包含脑室周围器官(松果体、脑下垂体、极后区等)的几个区域以外,对于脑的大部分组织供给血液的毛细血管与存在于肌肉等其他组织的毛细血管不同,形成其内皮的内皮细胞彼此通过稳固的细胞间接合而相互附着。因此,会阻碍从血液往脑被动运输物质,虽也有例外,但除了脂溶性高的物质或分子量小(200

500道尔顿以下)且在生理pH附近呈电中性的物质以外,难以从毛细血管移行至脑。此种经由脑内的毛细血管内皮而限制血液与脑的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机制,被称为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并且,血脑屏障不仅限制脑,也限制包含脑及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液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通过血脑屏障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大部分细胞不会受到血中的激素、淋巴激素等物质的浓度变动的影响,能保持其生化学的恒常性。
[0003]作为穿过血脑屏障使高分子物质到达脑内的方法,已报导各种将该高分子物质进行修饰以使其与存在于脑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上的膜蛋白质亦即转铁蛋白受体具有亲和性的方法(专利文献1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一种血脑屏障穿梭体,其与转铁蛋白受体具有亲和性,且可与所述受体结合。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

52845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H06

22819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WO2016/208695
[0009]专利文献4:WO2019/151539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0011]此说明书所记载的一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人转铁蛋白受体(hTfR)结合的新颖的肽。
[0012]另一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供一种可穿过血脑屏障(BBB)的肽、对于肌肉组织具有指向性且可有效率地移行至肌肉组织的肽及具有细胞穿透性的肽。
[0013]另一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新颖的肽的各种用途。
[0014]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0015]此说明书所记载的一专利技术关于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肽。
[0016]此肽具有:序列号1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Ala

Val

Phe

Val

Trp

Asn

Tyr

Tyr

Ile

Ile

Ser

Cys);或在序列号1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1以上且10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的置换、缺失、加成和/或插入的氨基酸序列。
[0017]专利技术功效
[0018]根据此说明书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如同由实施例所证实,可提供与人转铁蛋白受体(hTfR)结合的肽、可穿过血脑屏障(BBB)的肽、对于肌肉组织具有指向性的肽、具有细胞穿透性的肽等。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各组织中的荧光强度测量结果的照片。
[0020]图1

2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各组织中的荧光强度测量结果的照片。
[0021]图1

3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各组织中的荧光强度测量结果的照片。
[0022]图2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在已放大的脑中的荧光强度测量结果的照片。
[0023]图3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小鼠脑内局部存在确认试验(单剂量)结果的照片。
[0024]图4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小鼠脑内局部存在确认试验(多剂量)结果的照片。
[0025]图5是置换附图并表示往人乳癌细胞移行的荧光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说明的方式,也包含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范围内从以下方式进行适当修正者。
[0027]此说明书所记载的一专利技术是关于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且能穿过血脑屏障的肽。
[0028]转铁蛋白受体
[0029]所谓转铁蛋白受体,表示一种受体,其被包含在血浆中,且与和铁离子结合的蛋白质亦即转铁蛋白结合,并具有被摄入细胞内的功能。转铁蛋白受体会在网织红细胞、胎盘的滋养层细胞、淋巴球等各种细胞上表现,尤其被暗示会在肿瘤细胞表现。并且,转铁蛋白受体因具有通过血浆中的铁离子的结合刺激而触发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性质,故正进行将结合至转铁蛋白受体的抗体等使用作为DDS而使物质通过BBB的研究。在本案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标记,则将人型的转铁蛋白受体标记为人TfR、hTfR或仅TfR。
[0030]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肽
[0031]所谓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也称具有结合活性、具有亲和性),意指对于转铁蛋白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0032]亲和性虽通过针对转铁蛋白受体与结合肽的解离的平衡常数(KD)表示,但其是表示转铁蛋白受体与结合肽上的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的尺度,随着KD的值变小,转铁蛋白受体与结合肽之间的结合强度变强(作为置换,亲和性也能以1/KD亦即亲和性常数(KA)表示)。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理解(例如,基于本说明书中的进一步开示),亲和性能因应目标的特定抗原而确定其本身众所周知的样式。结合活性是转铁蛋白受体与结合肽之间的结合强度的尺度。结合活性是关于转铁蛋白受体与其在结合肽上的结合部位之间的亲和性,以及存在于结合分子上的相关结合部位的数量这两者。
[0033]转铁蛋白受体与结合肽的特异性结合例如能以包含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分析、斯卡查德分析以和/或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及三明治
竞争分析等竞争结合分析,以及在所属
中其本身众所周知的其不同的变异体的其本身众所周知的任意适当样式而定。优选为,本专利技术的肽与转铁蛋白受体的亲和性为小于100nM,优选为小于50nM的KD。
[0034]能穿过血脑屏障(BBB)
[0035]所谓能通过BBB,意指例如可使物质穿过BBB至脑内,在脑内的任意部位中在投予后的某时间能检测该物质或其代谢物,或者能获得可类推该物质在脑内造成影响的见解。
[0036]脑相关疾病
[0037]所谓脑相关疾病,表示由脑中发生的某种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例如中枢神经(CNS)疾病。作为脑相关疾病的例子,未被限定,但可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朊病毒病、亨廷顿病、溶酶体贮积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含脑肿瘤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脑缺血、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肽,其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其特征在于,具有:序列号1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Ala

Val

Phe

Val

Trp

Asn

Tyr

Tyr

Ile

Ile

Ser

Cys);或在序列号1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1以上且10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的置换、缺失、加成和/或插入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选自以下群组的1个以上的置换的氨基酸序列:(I)序列号1的第1个丙氨酸残基被脂肪族氨基酸或甲基化脂肪族氨基酸置换;(II)序列号1的第2个缬氨酸残基被碱性氨基酸残基或甲基化碱性氨基酸残基置换;(III)序列号1的第3个苯丙氨酸残基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已加成芳香环的氨基酸残基或已加成稠环的氨基酸残基置换;(IV)序列号1的第4个缬氨酸残基被甲基化缬氨酸残基置换;(V)序列号1的第5个色氨酸残基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甲基色氨酸残基、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已加成芳香环的氨基酸残基或已加成稠环的氨基酸残基置换;(VI)序列号1的第6个天冬酰胺残基被中性氨基酸或甲基化中性氨基酸置换;(VII)序列号1的第7个及第8个酪氨酸残基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已加成芳香环的氨基酸残基或已加成稠环的氨基酸残基置换;(VIII)序列号1的第9个异亮氨酸残基被脂肪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脂肪族氨基酸残基或具有支链结构的氨基酸残基置换;(IX)序列号1的第10个异亮氨酸残基被任意氨基酸置换;及(X)序列号1的第11个丝氨酸残基被中性氨基酸残基置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具有序列号2(Ala

Val

Phe

Val

Trp

Asn

Tyr

Tyr

Ile

Ile

Arg

Arg

Tyr

MeTyr

Cys)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或包含在序列号2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选自以下群组的1个以上的置换的氨基酸序列:(I)序列号2的第1个丙氨酸残基被脂肪族氨基酸或甲基化脂肪族氨基酸置换;(II)序列号2的第2个缬氨酸残基被碱性氨基酸残基或甲基化碱性氨基酸残基置换;(III)序列号2的第3个苯丙氨酸残基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已加成芳香环的氨基酸残基或已加成稠环的氨基酸残基置换;(IV)序列号2的第4个缬氨酸残基被甲基化缬氨酸残基置换;(V)序列号2的第5个色氨酸残基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已加成芳香环的氨基酸残基或已加成稠环的氨基酸残基置换;(VI)序列号2的第6个天冬酰胺残基被中性氨基酸或甲基化中性氨基酸置换;(VII)序列号2的第7个及第8个酪氨酸残基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已加成芳香环的氨基酸残基或已加成稠环的氨基酸残基置换;(VIII)序列号2的第9个异亮氨酸残基被脂肪族氨基酸残基、甲基化脂肪族氨基酸残基或具有支链结构的氨基酸残基置换;(IX)序列号2的第10个异亮氨酸残基被任意氨基酸置换;(XI)序列号2的第11个及第12个精氨酸残基被碱性氨基酸残基置换;(XII)序列号2的第13个酪氨酸残基被亲水性氨基酸残基置换;
(XIII)序列号2的第14个甲基酪氨酸残基被酪氨酸残基、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或甲基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置换;及(XIV)序列号2的第15个半胱氨酸残基被甲基化半胱氨酸残基置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若将肽A设为包含序列号18(Ala

Val

Phe

Val

Trp

Asn

Tyr

Tyr

Ile

Ile

Ser

Cys)的第1个

第10个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肽长度为10以上且17以下,则所述肽为以下任一种肽:肽A;在肽A中,具有含1以上且6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的置换、缺失和/或插入的氨基酸序列的肽;在肽A中,具有序列号18的第2、3、5、8及10个中的任一个氨基酸残基被置换的氨基酸序列的肽;及在肽A中,序列号18的第2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缬氨酸(Val)或可被修饰的谷氨酸(Glu),序列号18的第3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苯丙氨酸(Phe),序列号18的第5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色氨酸(Trp),序列号18的第8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酪氨酸(Tyr),序列号18的第10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异亮氨酸(Ile)或可被修饰的缬氨酸(Val)的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是肽长度为11以上且13以下的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若将肽B设为包含序列号15(Ala

Val

Phe

Val

Trp

Asn

Tyr

Tyr

Ile

Val

Pro

Arg

Asp

Cys)的第1个

第10个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肽长度为10以上且19以下,则所述肽为以下任一种肽:肽B;在肽B中,具有含1以上且5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的置换、缺失和/或插入的氨基酸序列的肽;在肽B中,具有序列号15的第2、3、5、8及10个中的任一个氨基酸残基被置换的氨基酸序列的肽;及在肽B中,序列号15的第2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缬氨酸(Val)或可被修饰的谷氨酸(Glu),序列号15的第3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苯丙氨酸(Phe)或色氨酸(Trp),序列号15的第5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色氨酸(Trp),序列号15的第8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酪氨酸(Tyr),序列号15的第10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异亮氨酸(Ile)或可被修饰的缬氨酸(Val)的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是肽长度为13以上且15以下的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若将肽C设为包含序列号214(MeA

Val

MeF3C

Val

MeW

Asn

Tyr

F4OMe

Ile

Ile

Arg

Arg

Phe

MeY

Cys)的第1个

第10个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肽长度为11以上且19以下,则所述肽为以下任一种肽:肽C;在肽C中,具有含1以上且5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的置换、缺失和/或插入的氨基酸序列的肽;在肽C中,具有序列号214的第1、3、5及8个中的任一个氨基酸残基被置换的氨基酸序列的肽;及在肽C中,序列号214的第1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丙氨酸(Ala)或可被修饰的谷氨酸(Glu),序列号214的第3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苯丙氨酸(Phe),序列号214的第5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色氨酸(Trp),序列号214的第8个氨基酸残基为可被修饰的苯丙氨酸(Phe)的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特征在于,若将肽D设为包含序列号219(Ala

Gl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健一余田英士桥本秀彦藤山纱希大内政辉中村菜穂子纳希鲁
申请(专利权)人:肽梦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