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74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肽KT12对血浆复钙时间有明显的延长作用,通过动物模型也证实其具有很强的抗凝活性,因此多肽KT12在制备抗凝血和/或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手段。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手段。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管疾病是与血管病变有关的心脑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脏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和脑卒中等,尽管药物和器械技术近些年来有所改进,但是心血管疾病仍旧是全球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远高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研究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0003]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脑血管中产生血栓引发的血管狭窄与闭塞,导致的心脏和脑部发生缺血和梗塞而引发机能障碍的疾病,在正常的机体内,凝血途径包括凝血和抗凝两方面,促凝因子和抗凝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了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动,在正常的生理环境下,抗凝机制占据微弱的优势。当血管损伤后,出血部位迅速诱导形成一个止血板(大量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最终阻止出血部位的持续流血,而血栓的形成与止血板相似,因为炎症等因素导致机体内生理环境的改变,血浆中促凝因子表达水平上升,进而出现高凝倾向,形成一个倾向于血栓形成的状态,最终通过凝血级联反应导致大量凝血酶的产生,凝血酶将体内循环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可溶纤维蛋白,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血浆内的高凝倾向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找新型药物减弱因炎症等因素导致的高凝倾向是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抗凝抗血栓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的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等)、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华法林)、肝素类的抗凝药物(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然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药物的抗凝血效果不佳,起效时间较长,不能满足急性期药物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为抗凝血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多肽:
[0006](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
[0007](2)项(1)中所述多肽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后形成的多肽;
[0008](3)项(1)和/或项(2)中所述多肽的盐形式。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或所述核酸分子在制备抗凝血和/ 或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优选的,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联合以下至少一种成分制备药物:抗血小板的药物、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肝素类的抗凝药物或其他种类抗凝多肽。
[0012]优选的,所述抗血小板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氯吡格雷。
[0013]优选的,所述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
[0014]优选的,所述肝素类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和/或抗血栓的药物,活性成分包括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
[0016]优选的,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的给药剂量不低于1mg/kg体重小鼠。
[0017]优选的,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的的工作浓度不低于1μM。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专利技术分别以血浆复钙时间和动物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多肽KT12的抗凝血性能,实验表明,KT12可以延长复钙时间,同时KT12能显著的延长尾部出血时间,因此多肽KT12具有抑制凝血反应的特性。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或所述核酸分子在制备抗凝血和/ 或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以FeCl3诱导的颈部血栓小鼠模型为实验对象,采用多肽KT12能够改善FeCl3造成小鼠颈部血流减少;同时以角叉菜胶诱导的尾部血栓模型为实验对象,给药多肽KT12能够明显减短小鼠尾部血栓形成长度。可见,所述多肽KT12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为抗血栓药物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KT12的抗凝血实验测定结果,其中图1A为不同浓度的KT12与血浆复钙时间相关曲线,图1B为不同浓度的KT12与血浆复钙时间统计结果;图1C为小鼠尾部出血实验结果;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FeCl3诱导的颈部血栓小鼠模型给药KT12后血流结果,其中,图2A为小鼠模型的激光多普勒检测结果;图2B为KT12 在不同给药浓度下的血流统计结果;
[0022]图3为KT12抑制小鼠尾部血栓形成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多肽:
[0024](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RIGKHSRTRYER)所示的多肽;
[0025](2)项(1)中所述多肽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后形成的多肽;
[0026](3)项(1)和/或项(2)中所述多肽的盐形式。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的分子量为1558.75道尔顿。所述多肽KT12与凝血酶的exocite I结合。所述多肽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多肽的制备方法即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多肽KT12。所述化学合成方法优选为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合成全序列,通过HPLC反向柱层析脱盐纯化,并确定其纯度大于95%。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化学修饰的位点优选为对氨基酸残基侧链基团、α

碳原子、末端氨基或末端羧酸基。所述化学修饰的种类优选包括共价连接一个或几个修饰物。所述修饰物为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同源的IgG或聚乙二醇等。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化学修饰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化学修饰的方法即可。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肽的盐形式优选包括盐酸盐、磷酸盐或乙酸盐。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多肽的盐形式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多肽的盐形式制备方法即可。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 (CGCATTGGCAAACATAGCCGCACCCGCTATGAACGC)所示。
[0031]基于多肽KT12具有高效的抗凝血性和抗血栓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或所述核酸分子在制备抗凝血和/或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优选为注射剂。所述注射剂优选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注射液。所述药物中,多肽KT12的工作浓度优选不低于1μM,更优选为2~10μM。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的给药剂量不低于 1mg/kg体重小鼠,更优选为2~5mg/kg体重小鼠。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血多肽KT12,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多肽:(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2)项(1)中所述多肽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后形成的多肽;(3)项(1)和/或项(2)中所述多肽的盐形式。2.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权利要求1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或权利要求2所述核酸分子在制备抗凝血和/或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多肽KT12联合以下至少一种成分制备药物:抗血小板的药物、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仞康巧珍宋世豪唐小芃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