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152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和电驱回路;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和电驱回路之间设有板式换热器;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冷凝器,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蒸发器,且车内蒸发器和车内冷凝器设置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并沿进风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可与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外热交换器。增加了车内座舱的热交换器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座舱制冷制热效果,也能够达到座舱制热除湿效果。湿效果。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热管理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会直接影响驾车和乘车的舒适性。目前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电动汽车的座舱内只有一个换热部件工作,具体的热管理系统中是通过在座舱中设置暖风芯体、蒸发器或其他加热部件用于座舱的加热,在座舱中设置冷凝器或其他制冷部件用于座舱的散热。例如申请号为20211085516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乘员舱热管理包括乘员舱冷却模式、乘员舱热泵加热模式、乘员舱HVH补偿加热模式、乘员舱热泵冷却除雾模式。在乘员舱冷却模式下,仅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对乘员舱进行冷却;在乘员舱热泵加热模式下,仅通过内置冷凝器进行冷凝放热,对乘员舱进行加热;在乘员舱HVH补偿加热模式下,仅通过暖风芯体对乘员舱进行加热;在乘员舱热泵冷却除雾模式下,通过内置冷凝器进行冷凝放热,为乘员舱加热,再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对乘员舱进行除雾。该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电动汽车的座舱内只有一个换热部件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冷却或加热。
[0003]然而一个换热部件的换热面积有限,导致换热效果有限,不利于座舱在极端天气的制冷和制热,从而降低驾车和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电动汽车的座舱内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只能有一个换热部件工作,由于一个换热部件换热面积小的原因存在,不利于座舱极端天气的制冷和制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更有利于座舱极端天气的制冷和制热功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和电驱回路;其中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和电驱回路之间设有板式换热器,通过板式换热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与电驱回路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
[0006]其中,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冷凝器,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蒸发器,且车内蒸发器和车内冷凝器设置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并沿进风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先通过车内蒸发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再通过车内冷凝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再次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0007]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可与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外热交换器,通过车外热交换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与车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车
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冷凝器,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蒸发器,且车内蒸发器和车内冷凝器设置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并沿进风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先通过车内蒸发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再通过车内冷凝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再次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串联工作增加了车内座舱的热交换器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座舱制冷制热效果,另外也能够达到制热除湿效果。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上设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可与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且可与串联连接后的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并联连接、或可与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并联连接后再与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上设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可与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且可与串联连接后的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并联连接、或可与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并联连接后再与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通过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使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与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进行热交换,通过板式换热器使机舱的电驱回路中的冷却液与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通过车外热交换器使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与车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机舱散热座舱制冷、或机舱座舱制热、或机舱散热座舱除湿制热的目的。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串联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压缩机冷媒流路,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上设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媒流路上设有压缩机。
[0012]串联连接后的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压缩机冷媒流路的一端与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和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连接。
[0013]或,串联连接后的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压缩机冷媒流路的一端与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另一端与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连接。
[0014]或,串联连接后的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压缩机冷媒流路的一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和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和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以串联的方式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压缩机冷媒流路,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通过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能够降低极端天气制冷制热的能耗。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和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和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上均设有冷媒热交换器;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一端和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的一端均与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连接,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另一端与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另一端与压缩机冷媒流路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一端和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的一
端均与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连接,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另一端与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的另一端与压缩机冷媒流路连接,这样在制热时能够通过压缩机加压增加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中冷媒的流量,并且通过冷媒热交换器能够使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中的冷媒和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增加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中冷媒的过冷度,提高制热效果。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电驱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电池包冷却液流路、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以及第一流路切换部件。其中,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上设有板式换热器,电池包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池包,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池水泵,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和电驱回路;其中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和所述电驱回路之间设有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使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与所述电驱回路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其中,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内蒸发器,且所述车内蒸发器和所述车内冷凝器设置于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并沿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先通过所述车内蒸发器使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与所述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再通过所述车内冷凝器使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的冷媒再次与所述车内座舱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可与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上设有车外热交换器,通过所述车外热交换器使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中的冷媒与车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上设有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可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且可与串联连接后的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并联连接、或可与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并联连接后再与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串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串联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压缩机冷媒流路,所述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上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冷媒流路上设有压缩机;串联连接后的所述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所述压缩机冷媒流路的一端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和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连接;或,串联连接后的所述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所述压缩机冷媒流路的一端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连接;或,串联连接后的所述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和所述压缩机冷媒流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和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和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和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上均设有冷媒热交换器;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一端和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的一端均与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连接,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一流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接,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冷媒流路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电池包冷却液流路、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以及第一流路切换部件;其中
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上设有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电池包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池包,所述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池水泵,所述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上设有动力总成;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件为六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以及第六接口;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所述电池包冷却液流路、所述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六接口、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依次连接且连通,形成所述电驱回路。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电池包冷却液流路、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电机水泵冷却液流路、散热器冷却液流路、以及第一流路切换部件;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上设有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电池包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池包,所述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池水泵,所述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上设有动力总成,所述电机水泵冷却液流路上设有电机水泵,所述散热器冷却液流路设有散热器;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件为六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以及第六接口;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所述电池包冷却液流路、所述电池水泵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动力总成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电机水泵冷却液流路、所述散热器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六接口、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液流路依次连接且连通,形成所述电驱回路。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以及第五调节阀;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三调节阀、所述第四调节阀、以及所述第五调节阀,均用于调节冷媒的流量;并且所述第一调节阀设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上,并设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的一端一侧;所述第二调节阀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上,并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端一侧;所述第三调节阀设于所述车内冷凝器冷媒流路上,并设于所述车内冷凝器的一端一侧;所述第四调节阀设于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第二流路上,且设于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的一端一侧;所述第五调节阀设于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上,并设于所述车内蒸发器的一端一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制热回路还包括第二流路切换部件、第三流路切换部件、第四流路切换部件、第五流路切换部件以及第六流路切换部件;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件为电磁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三流路切换部件为四通管,所述第四流路切换部件、所述第五流路切换部件、以及第六流路切换部件均为三通管;其中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件,设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车外热交换器之间,可使所述压缩机冷媒流路与所述车外热交换器冷媒流路连通、所述车内蒸发器冷媒流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媒流路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器冷媒流路连通,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景超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