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19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其电动摩托车包括一前轮、一前车架、一动力单元、一后摇臂以及一后轮,其中,该动力单元包括动力马达及动力传动箱,该动力单元固定于该前车架,该前车架朝车体的后方以枢轴枢接该后摇臂,该后轮设置于该后摇臂的尾部;该动力传动箱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齿轮组,该动力马达固定于该容置空间并与该齿轮组相结合,于该电动摩托车侧视下,该动力传动箱设置于该枢轴的前方,并至少以一第一锁固点、一第二锁固点与一第三锁固点固定于该前车架。车架。车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摩托车动力单元与车架的配置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跨骑式摩托车的动力单元:即是以引擎为动力,再经过动力传动箱将扭力经由链条或皮带传到后轮;另外跨骑式摩托车也有以动力马达为动力者,即是跨骑式电动摩托车,其动力传递与振动的表现与引擎为动力的跨骑式摩托车全然不同,再加上重量不轻的电池组,两者在其重心的转移方式已全然不同,因此有必要为此特别设计其动力单元与车架的配置方式以适合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车架结合机构,应用动力单元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共同质心作为力矩中心,并将动力单元与前车架的至少三个锁固点分布于以该力矩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外围的三个象限上。
[000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式电动摩托车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该电动摩托车包括一前轮、一前车架、一动力单元、一后摇臂以及一后轮,其中,该动力单元包括一动力马达及一动力传动箱,该动力单元固定于该前车架,该前车架朝车体的后方以枢轴枢接该后摇臂,该后轮设置于该后摇臂的尾部;该动力传动箱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齿轮组,该动力马达固定于该容置空间并与该齿轮组相结合,于该电动摩托车侧视下,该动力传动箱设置于该枢轴的前方,并至少以一第一锁固点、一第二锁固点与一第三锁固点的固定于该前车架。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于该电动摩托车侧视下,以该动力马达与该动力传动箱的共同质心作为一直角坐标原点,沿着该电动摩托车前后方向为水平坐标轴,沿着该电动摩托车垂直方向为垂直坐标轴,该第一锁固点位于该直角坐标的第二象限,该第二锁固点位于该直角坐标的第一象限,且该第三锁固点位于该直角坐标的第四象限。
[0008]在前述进一步的改进的实施方式中,该动力马达包含一马达轴,且该马达轴位于该直角坐标的第二或第三象限。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齿轮组位于该动力马达的后方,该动力马达包含一马达轴,该齿轮组包含一输出轴,该动力马达借由该马达轴将动力传递至该齿轮组,该齿轮组的该输出轴将动力经由一链轮传递至一链条,于该电动摩托车侧视下,该第一锁固点位于该马达轴的前上方,该第二锁固点位于该马达轴的后上方,该第三锁固点位于该输出轴的后下方。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动力单元与该前车架更包含一第四锁固点,其系位于该马
达轴的后上方,且介于该第一锁固点与该第二锁固点之间。
[0011][技术的效果][0012]本技术的优点至少有:将动力马达固接于具有齿轮组的动力传动箱上,使动力马达在相同的轮出转速下,可机械性的转换多个不同扭力输出,即俗称不同档位输出,同时将动力马达固定于动力传动箱,以形成一动力单元的组合构件,并将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的共同的质心作为力矩中心,且动力单元与前车架锁固点分布在该力矩中心外围至少三个象限(以该力矩中心为坐标原点)的锁固点的配置,强化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的固定性,并降低动力马达转动扭力对动力传动箱的不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的侧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前车架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的另一方向立体分解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的立体组合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动力马达的马达轴与动力传动箱的齿轮组结合剖面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的侧视图;
[0020]图8a为本技术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锁固于前车架的侧视图;
[0021]图8b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动力马达与动力传动箱锁固于前车架的侧视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
[0023]1:电动摩托车
[0024]11:前轮
[0025]12:前车架
[0026]121:头管
[0027]122:前叉
[0028]123:枢轴
[0029]13:动力单元
[0030]14:动力马达
[0031]141:马达轴
[0032]15:动力传动箱
[0033]150:壳体
[0034]1501a,1501b,1501c,1501d:吊耳
[0035]151:容置空间
[0036]152:齿轮组
[0037]153:输出轴
[0038]1531:链轮
[0039]1532:链条
[0040]16:后摇臂
[0041]17:后轮
[0042]21:第一锁固点
[0043]22:第二锁固点
[0044]23:第三锁固点
[0045]24:第四锁固点
[0046]31,32,33,34:锁固螺栓
[0047]C:共同质心
[0048]Q1:第一象限
[0049]Q2:第二象限
[0050]Q3:第三象限
[0051]Q4:第四象限
[0052]x,x

:水平坐标轴
[0053]y,y

:垂直坐标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兹配合附图将本技术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附图主要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在该等附图中仅标示与本技术有关的元件,且所显示的元件并非以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尺寸比例等加以绘制,其实际实施时的规格尺寸实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且其元件布局形态有可能更为复杂。
[0055]另外,在附图中未必按比例绘制,举例来说,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能增大或减小,以帮助改进对各种实施方式的理解。同样地,为了讨论某些实施方式,一些组件及/或操作可能被分为不同的区块或组合为单一区块。此外,尽管已于附图中例示性地绘示特定实施例,并且在下文中详细描述,除本文中描述的那些外,根据前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修改对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会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修改会落入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0056]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跨骑式电动摩托车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中,其所述的跨骑式电动摩托车1主要包含有一前轮11、一前车架12、一包含动力马达14与动力传动箱15的动力单元13、一后摇臂 16以及一后轮17等构件,所述的前轮11系设置于该前车架12的前方,一般是在前车架12前侧的头管121以前叉122穿入,再于前叉122上设置该前轮 11,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所述电动摩托车包括一前轮、一前车架、一动力单元、一后摇臂以及一后轮,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一动力马达及一动力传动箱,所述动力单元固定于所述前车架,所述前车架朝车体的后方以枢轴枢接所述后摇臂,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摇臂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箱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齿轮组,所述动力马达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齿轮组相结合,于所述电动摩托车侧视下,所述动力传动箱设置于所述枢轴的前方,并至少以一第一锁固点、一第二锁固点与一第三锁固点固定于所述前车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骑式电动摩托车的动力单元与车架结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电动摩托车侧视下,以所述动力马达与所述动力传动箱的共同质心作为一直角坐标原点,沿着所述电动摩托车前后方向为水平坐标轴,沿着所述电动摩托车垂直方向为垂直坐标轴,所述第一锁固点位于所述直角坐标的第二象限,所述第二锁固点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丰智赖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