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51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6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加热回路;电池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二泵、电池及混合管路,第一泵的出口与电机电控的进口连通,第二泵的进口与电池的出口连通;混合管路的进口与第二泵的出口及电机电控的出口连通,混合管路的出口与电池的进口及第一泵的进口连通;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加热回路中循环流动以加热所述电池。本申请中电池加热回路中电机电控与电池的连通,通过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利用电机电控的余热对电池加热,对电机电控的余热进行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避免能量的浪费。且通过一个回路同时实现了对电机电控的冷却与电池的加热,简化了热管理系统结构,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为顺应国家政策和环保号召,现在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加热系统和电机电控冷却系统,电机电控冷却系统需要对电机电控散热,一般是将电机电控处产生的热通过冷却介质的循环,在车辆前端的散热器处进行散热。电池加热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适时加热,使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保证整车热管理功能模式的安全高效。现有技术中,电池加热系统中一般通过安装电加热器,对电池进行加热。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加热和电机电控冷却相互分离、不连通,系统结构复杂,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成本高,同时电机电控的热量不能进行回收利用,热管理系统效率低,整车续航力将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能源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0004]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加热回路;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二泵、电池及混合管路,所述第一泵的出口与所述电机电控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泵的进口与所述电池的出口连通;
[0005]所述混合管路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及所述电机电控的出口连通,所述混合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电池的进口及所述第一泵的进口连通;
[0006]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加热回路中循环流动以加热所述电池。
[0007]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第一泵、电机电控中流动的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与第二泵、电池流动的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在混合管路中混合形成中间温度的混合冷却介质,混合冷却介质从混合管路中流出后,分为两路,一路流入第一泵与电机电控中,用于冷却电机电控,另一路流入第二泵、电池中,用于加热电池,从而电池加热回路中电机电控与电池的连通,通过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利用电机电控的余热对电池加热,对电机电控的余热进行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避免能量的浪费。且通过一个回路同时实现了对电机电控的冷却与电池的加热,简化了热管理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制冷介质回路,所述制冷介质回路包括压缩机、空调箱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空调箱内设有冷凝器和鼓风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前设有第一节流件;所述电机电控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
二通道的两端。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泵的出口与所述电池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两端,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节流件;所述空调箱内还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且所述蒸发器进口前设有第三节流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及所述第二开关阀,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口及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第二开关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及所述第一开关阀,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器,以用于冷却介质与车舱外气体介质的换热,所述电机电控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两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集成为一体,且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内部管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内部管路并联并相互独立。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并排且分体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五通阀,所述五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所述电机电控的出口,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所述第三接口连通于所述混合管路,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所述第五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进口。
[0016]本技术公开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10、压缩机;111、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112、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113、第四节流件;120、空调箱;121、鼓风机;122、蒸发器;123、冷凝器;1231、第一温度传感器;130、第一支路;140、第二支路;150、第三节流件;160、第二换热器;161、第二温度传感器;170、第二节流件;180、第一节流件;190、气液分离器;210、第一泵;220、电机电控;230、第二泵;240、电池;250、混合管路;260、PTC加热器;270、第三换热器;280、风机;290、水壶;300、第一换热器;400、第一开关阀;500、第二开关阀;600、五通阀;700、第一三通管;800、第二三通管;900、四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加热回路;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二泵、电池及混合管路,所述第一泵的出口与所述电机电控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泵的进口与所述电池的出口连通;所述混合管路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及所述电机电控的出口连通,所述混合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电池的进口及所述第一泵的进口连通;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加热回路中循环流动以加热所述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制冷介质回路,所述制冷介质回路包括压缩机、空调箱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空调箱内设有冷凝器和鼓风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前设有第一节流件;所述电机电控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与所述电池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余热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两端,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节流件;所述空调箱内还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且所述蒸发器进口前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娟杨云陈杰赵雷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