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14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制造领域。该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包中塔内板、中塔外板以及前副车架本体,所述中塔外板与所述中塔内板连接形成中塔总成,前副车架本体,所述前副车架本体与所述中塔总成连接,且所述连接处呈L型。该前副车架中塔结构中的前副车架本体与中塔总成的连接处的形状呈L型,能够降低连接处的工艺难度,改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处的疲劳性,提高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前副车架是前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前悬架系统,提供控制臂、稳定杆、转向器、动力总成后悬置等零部件相应的安装点,同时可以提高悬架系统整体刚度,及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0003]现有技术中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的位置容易发生开裂,使得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及汽车,其能够改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处的疲劳性,提高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其包括:
[0007]中塔内板;
[0008]中塔外板,所述中塔外板与所述中塔内板连接形成中塔总成;以及
[0009]前副车架本体,所述前副车架本体与所述中塔总成连接,且所述连接处呈L型。
[0010]可选地,所述中塔外板包括第一外板折边和第二外板折边,所述第二外板折边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外板折边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均与所述中塔内板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中塔内板具有第一内板折边和第二内板折边,所述第一内板折边与所述第二内板折边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内板折边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焊接形成第一焊缝,所述第二内板折边与所述第二外板折边焊接形成第二焊缝。
[0012]可选地,所述中塔内板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内板折边远离所述第一内板折边的一侧边缘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底板开设有多个工艺孔,多个所述工艺孔间隔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前副车架中塔结构还包括焊接件,所述焊接件与所述中塔外板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板折边的底部开设有焊接孔,所述焊接件通过所述焊接孔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焊接。
[0016]可选地,所述中塔内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缺口,所述中塔外板的顶部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共同限定出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安装车身安装点套管。
[0017]可选地,所述中塔内板与所述中塔外板之间具有空腔。
[0018]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塔结构。
[0019]本技术实施例的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20]该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包中塔内板、中塔外板以及前副车架本体,所述中塔外板与
所述中塔内板连接形成中塔总成,前副车架本体,所述前副车架本体与所述中塔总成连接,且所述连接处呈L型。该前副车架中塔结构中的前副车架本体与中塔总成的连接处的形状呈L型,能够降低连接处的工艺难度,改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处的疲劳性,提高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
[0021]该汽车包括前副车架中塔结构。该前副车架中塔结构中的前副车架本体与中塔总成的连接处的形状呈L型,能够降低连接处的工艺难度,改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处的疲劳性,提高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标:10

中塔内板;11

第一内板折边;12

第二内板折边;13

底板;131

工艺孔;14

第一缺口;20

中塔外板;21

第一外板折边;211

焊接孔;22

第二外板折边;23

第二缺口;30

前副车架本体;40

焊接件;50

车身安装点套管;101

中塔总成;102

安装焊缝;100

前副车架中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35]前副车架是前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前悬架系统,提供控制臂、稳定杆、转向器、动力总成后悬置等零部件相应的安装点,同时可以提高悬架系统整体刚度,及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0036]相关技术中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的位置容易发生开裂,使得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低。
[0037]请参考图1

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能够改善前副车架与中塔焊接处的疲劳性,提高前副车架与中塔的疲劳强度。
[0038]请参考图1,该前副车架中塔结构100包括中塔内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塔内板(10);中塔外板(20),所述中塔外板(20)与所述中塔内板(10)连接形成中塔总成(101);以及前副车架本体(30),所述前副车架本体(30)与所述中塔总成(101)连接,且所述连接处呈L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外板(20)包括第一外板折边(21)和第二外板折边(22),所述第二外板折边(22)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21)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外板折边(22)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21)均与所述中塔内板(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内板(10)具有第一内板折边(11)和第二内板折边(12),所述第一内板折边(11)与所述第二内板折边(1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内板折边(11)与所述第一外板折边(21)焊接形成第一焊缝,所述第二内板折边(12)与所述第二外板折边(22)焊接形成第二焊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中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内板(10)还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与所述第二内板折边(12)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