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59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以及车辆,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包括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其中所述两轮行驶模块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两轮行驶模块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模块为实体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两轮行驶模块通过所述连接模块相连接,以组成一滑板底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模块化拼接组成滑板底盘,使得滑板底盘的改制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可以通过不同数量的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的数量来拼接成不同规格的滑板底盘,大幅提高了滑板底盘组合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满足大载量或异形物体的的运输。同时,连接模块为可承载的实体结构,且内部可以布置电池以增加续航里程。可以布置电池以增加续航里程。可以布置电池以增加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滑板底盘。

技术介绍

[0002]滑板底盘(Skateboard chassis)由于其上下分体式开发的特点,以及高度集成化的线控技术,可使整车造车时间大幅缩短,并且已经在无人驾驶车辆的制造和研发中显示出其优势。滑板底盘实现了汽车动力系统、热交换系统、底盘驱动构件等核心部件的高度集成,为汽车上部的座舱预留了更多的空间。同时,滑板底盘高度集成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汽车上车体与底盘的解耦,使同样的滑板底盘可以与轿车、皮卡等更多车型的上车体直接匹配,提升了滑板底盘构造和功能的兼容性。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滑板底盘多是在一体化的底盘上安装车轮,在底盘制造完成后,其长度和承载力就已基本确定,很难实现进一步的改制,因此灵活性和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基于该滑板底盘,还提出具有该滑板底盘的车辆。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包括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其中所述两轮行驶模块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两轮行驶模块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模块为实体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两轮行驶模块通过所述连接模块相连接,以组成一滑板底盘。
[0007]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设于每两个所述两轮行驶模块之间,所述两轮行驶模块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第一对接部,所述连接模块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可拆卸地对接固定。
[0008]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均为快插式对接结构。
[0009]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上设有底盘电池系统,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对接以实现所述底盘电池系统与所述两轮行驶模块的电连接。
[0010]其中,优选地,所述两轮行驶模块包括基体以及设于基体两侧的两个车轮,还包括悬架系统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车轮转动和转向的轮毂电机和转向电机,每个所述两轮行驶模块通过其自身具有的轮毂电机和转向电机实现独立的转动和转向。
[0011]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呈水平板状结构。
[0012]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的宽度大致等于所述两轮行驶模块的两车轮的轮距。
[0013]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两轮行驶模块的高度。
[0014]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为一个整体结构,或者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可相互拼接的模块单体。
[0015]基于上述的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底盘和上装车身,所述底盘上述的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模块化拼接组成滑板底盘,使得滑板底盘的改制方式更加便捷高效,整车设计开发过程更加有序,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数量的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的数量来拼接成不同规格的滑板底盘,大幅提高了滑板底盘组合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中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实施例1中两轮行驶模块的示意图;
[0019]图3是实施例1中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的俯视图;
[0020]图4是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例的示意图;
[0021]图5是实施例1中两轮行驶模块的结构爆炸图;
[0022]图6是实施例1中骨架的示意图;
[0023]图7是实施例2中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参阅图1

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包括两轮行驶模块1和连接模块2,两轮行驶模块1为可独立行驶的单体模块,包括车体11以及以及设于车体11左右两侧的两个车轮12,该两轮行驶模块1配备有轮毂电机、转向电机和独立的悬架系统,轮毂电机和转向电机分别驱动车轮的转动和转向。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以滑板底盘的静态使用方向为描述方向,即图1中X1、X2方向分别为前、后方向,Y1、Y2方向分别为左、右方向,Z1、Z2方向分别为上、下方向。
[0028]两轮行驶模块1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两个两轮行驶模块1间隔布置,连接模块2为实体结构,连接模块2设于两个两轮行驶模块1之间,两轮行驶模块1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第一对接部13,连接模块2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第二对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一对接部13和第二对接部可拆卸地对接固定,使得两个两轮行驶模块1通过连接模块2相连接,以组成一滑板底盘。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模块2也可以是设于其他位置,例如设于两轮行驶模块1的上方或下方并和两轮行驶模块1连接,只要是连接模块2能够连接起两个两轮行驶模块1的连接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本实施例采用连接模块2设于两个两轮行驶模块1之间的方案,一方面使得连接模块2的占用空间小,一方面第一对接部13和第二对接部的对接又可以适配于两轮行驶模块1在其前后方向的移动来完成,有效地提高滑板底盘的模块化组装效率。
[0030]第一对接部13和第二对接部的对接固定是可拆卸的,以便于两轮行驶模块1和连接模块2的模块化转移以及拼装工作,提高灵活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3和第二对接
部均为快插式对接结构,那么凭借两轮行驶模块1向连接模块2的独立移动即可快速实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的快速插接,从而实现两轮行驶模块1和连接模块2的连接固定。
[0031]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模块2上还设有底盘电池系统,更具体是CTC集成电池系统,底盘电池系统的电池组排布在连接模块2内部,第一对接部13和第二对接部对接时同时实现底盘电池系统与两轮行驶模块1的电连接,从而电池系统可为两轮行驶模块1供电。电池组的数量可根据行驶里程需求选择,而电池作为连接模块2的一部分,还可承担一定的载荷,适用在滑板底盘需求更高承载力的场景。
[0032]本实施例中,连接模块2呈水平板状结构,既便于制造也能提高其承载面的面积。优选地,连接模块2的宽度大致等于两轮行驶模块1的两车轮的轮距(所谓的“大致等于”即指连接模块2的宽度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两轮行驶模块1的两车轮的轮距,不必是准确地相等),从而最大化连接模块2的宽度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及,本实施例优选地,连接模块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两轮行驶模块1的高度,这样做能够保障车辆整体的质心(重心)位置低,有利于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轮行驶模块和连接模块,其中所述两轮行驶模块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两轮行驶模块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模块为实体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两轮行驶模块通过所述连接模块相连接,以组成一滑板底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设于每两个所述两轮行驶模块之间,所述两轮行驶模块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第一对接部,所述连接模块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可拆卸地对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均为快插式对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拓展的模块化滑板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上设有底盘电池系统,所述底盘电池系统的电池组排布在所述连接模块内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对接以实现所述底盘电池系统与所述两轮行驶模块的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学森苏亮方媛龚刚林银聚刘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