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30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涉及副车架结构的设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接触连接的副车架本体、副车架底板和副车架防护横梁。副车架结构固定安装于车架底部,与电池包相邻,副车架防护横梁低于电池包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副车架本体包括副车架本体侧部、副车架本体前部和副车架本体后部,副车架本体固定连接在副车架底板正面。副车架防护横梁固定设置于副车架底板背面下方,两端分别与副车架底板背面的两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避免电动车辆电池包底部受到刮擦。电动车辆电池包底部受到刮擦。电动车辆电池包底部受到刮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在市场的占有率逐年增加,但市场上关于电动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并且已经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凹坑、凸起物或者石块等路面工况,对车辆底部会产生一定的磕碰,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底部的磕碰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于电动车,电池包一般位于车辆的底部,一旦发生底部刮擦或碰撞事故,对电池包的性能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这种磕碰再继续使用时,将会存在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辆电池包底部受到刮擦带来的风险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通过对副车架结构进行设计来避免电动车辆电池包底部受到刮擦带来的风险,避免或降低电池包受到的损伤,从而降低电动车刮擦后继续使用的风险问题。
[000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包括连接的副车架本体、副车架底板和副车架防护横梁,所述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固定安装于车架底部,与电池包相邻,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在竖向方向的最低点低于所述电池包在竖向方向的最低点;
[0006]所述副车架本体固定接触连接在所述副车架底板上方;
[0007]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固定设置于所述副车架底板下方,且与所述副车架底板相连。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结构还包括副车架中部防护板,所述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中部防护板安装于所述副车架底板背面的中间,位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和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之间。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为“T”字型结构。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中间位置远离所述副车架本体的一面设有凸起结构。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远离所述副车架本体的一面设有翻边结构。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与所述副车架本体一起形成“日”字形结构。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本体包括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副车架本体第二侧部、副车架本体前部和副车架本体后部,所述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副车架本体第二侧部、所述副车架本体前部和所述副车架本体后部均为外部封闭内部空心结构。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为“U”字型结构、圆形的管梁结构或方形的型材结构。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底板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所述副车架底板和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相互之间采用焊接,或所述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所述副车架底板和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相互之间也可采用螺栓连接。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副车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副车架本体上设计有防止电池包被碰撞的副车架防护横梁结构,同时在副车架底部设计有可以保护高压线束的中部防护板。车辆行驶过程中,副车架中部防护板可以降低或减少飞溅的石子对高压线束的冲击及积水溅入的腐蚀。车辆底部受到撞击时,首先是副车架防护横梁与障碍物进行接触撞击,因此避免了在发生底部碰撞时对电池包及高压线束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2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结构背面的副车架底板为一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结构背面的副车架底板为分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5显示为图4中副车架结构本体前部的A

A剖视示意图。
[0023]图6显示为图4中副车架结构正面后部的B

B剖视示意图。
[0024]图7显示为图4中副车架结构正面侧部的C

C剖视示意图。
[0025]图8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中部防护板立体示意图。
[0026]图9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防护横梁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10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防护横梁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8]图11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结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的仰视图。
[0029]图12显示为本技术副车架结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0030]元件标号说明
[0031]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1;副车架本体前部2;副车架本体第二侧部3;副车架本体后部4;副车架后部底板5;副车架中部防护板6;副车架防护横梁7;电池包8;车架9;门槛10;副车架本体111;
[0032]第一焊接处101;第二焊接处102;第三焊接处103;第四焊接处104;第五焊接处105;第六焊接处106;第七焊接处107;第八焊接处108;第九焊接处109;第十焊接处110;
[0033]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上壁11;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下壁12;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左壁13;副车架本体第一侧部右壁14;
[0034]副车架本体前部上壁21;副车架本体前部下壁22;副车架本体前部左壁23;副车架本体前部右壁24;
[0035]副车架本体后部上壁41;副车架本体后部下壁42;副车架本体后部左壁43;副车架
本体后部右壁44;
[0036]一体式副车架底板51;分体式底板第一底板52;分体式底板第二底板53;分体式底板第三底板54;
[0037]副车架中部防护板6头部中间位置的凸起结构61;副车架中部防护板6尾部中间位置的凸起结构62;副车架中部防护板6周围的翻边结构63;
[0038]副车架防护横梁第一侧边/第一侧边71;副车架防护横梁第二侧边/第二侧边72;副车架防护横梁底边73。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40]请参阅图1至图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本体、副车架底板和副车架防护横梁,所述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固定安装于车架底部,与电池包相邻,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在竖向方向的最低点低于所述电池包在竖向方向的最低点;所述副车架本体连接在所述副车架底板上方;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设置于所述副车架底板下方,且与所述副车架底板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还包括副车架中部防护板,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安装于所述副车架底板背面的中间,位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和所述副车架防护横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为“T”字型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中间位置远离所述副车架本体的一面设有凸起结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电动车辆底部碰撞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中部防护板远离所述副车架本体的一面设有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曹国洋常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