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0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步骤S1,原料裁切;步骤S2,配制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将环氧树脂溶液、纳米无机复合填料和石墨烯纤维混合均匀,制得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步骤S3,浸渍:将玻璃纤维布浸渍在步骤S2制得的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充分浸渍,对玻璃纤维进行一次对折;步骤S4,烘干:取出浸渍后的玻璃纤维布并进行烘干,制得半固化片;步骤S5,制备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利用具有超高导热性的石墨烯纤维改性半固化片,大大提高了半固化片的导热效果和散热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具有本半固化片的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的散热效果。线路板的散热效果。线路板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高于单壁碳纳米管(3500W/mK)和多壁碳纳米管(3000W/mK)。当它作为载体时,导热系数也可达600W/mK。此外,石墨烯的弹道热导率可以使单位圆周和长度的碳纳米管的弹道热导率的下限下移
[0003]单面多层线路板是指由3层以上单线路板组成的、其间以绝缘粘合层相隔,经层压、粘合而成的线路板,其层间的导电图形按要求相连。目前,多层线路板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成为电子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层线路板的封装密度很高,密集的安装了众多的电子元器件,分布着众多的线路单元。这就对多层线路板的散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内层板的热量必须要先传导到外层板,然后才能迅速地传递出去。否则的话,整个多层板的温度就会升高,从而影响到线路板的稳定性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由于内层板的连接线路很多,电流密度很大,产生很多的热量,单位时间内需要散发出去的热量大,原来常用的树脂类基板远远满足不了散热要求,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金属基散热基板。刚性多层线路板的制造中使用的普通粘合剂或半固化片,只是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和绝缘性能,导热性能比较差。这就阻碍了内层板的热量向外层板的传导,从而使整个线路板的温度升高。
[0004]为了提高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的散热效果,现有专利(公开号CN102448251B)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半固化片和带有该固化片的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其通过环氧树脂与纳米无机复合填料来提高绝缘粘合层的导热效果,以纳米无机复合填料代替普通的填料,填充到环氧树脂粘合剂中,在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和绝缘性能外,大大提升绝缘粘合层的导热效果。在应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方明在散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同时,还发现可以使用石墨烯纤维来进一步提高半固化片的导热性和散热性,从而得到一种散热效果更佳的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添加石墨烯纤维,并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新的粘合剂溶液,在玻璃纤维布浸渍后进行对折、压合,烘干后得到新的半固化片,利用具有超高导热性的石墨烯纤维改性半固化片,大大提高了半固化片的导热效果和散热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具有本半固化片的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的散热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
[0008]步骤S1,原料裁切:根据欲制的铝基线路板的尺寸规格裁切出多个铜箔和多个铝板;
[0009]步骤S2,配制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将环氧树脂溶液、纳米无机复合填料和石墨烯纤维按下述质量组份混合均匀,制得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
[0010]环氧树脂溶液80~160份;
[0011]纳米无机复合填料20~40份;
[0012]石墨烯纤维16~32份;
[0013]步骤S3,浸渍:将玻璃纤维布浸渍在步骤S2制得的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充分浸渍,然后,对玻璃纤维进行一次对折;
[0014]步骤S4,烘干:取出浸渍后的玻璃纤维布并进行烘干,制得半固化片,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10~18分钟;
[0015]步骤S5,制备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将步骤S1制得的铜箔、铝板和步骤S4制得的半固化片按现在通用方法分别制备内层板、外层板,然后进行叠合压制,制得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
[0016]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玻璃纤维布的对折时间为从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取出之前,在对折过程中,玻璃纤维布保持完全浸渍在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
[0017]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完成一次对折后的玻璃纤维布的长度、宽度分别与欲制的铝基线路板的长度、宽度相对应。
[0018]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完成一次对折后的玻璃纤维布,在取出后烘干前要进行压合,烘干收制得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0.10~0.126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将环氧树脂溶液、纳米无机复合填料和石墨烯纤维混合均匀,制得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在玻璃纤维布浸渍后进行对折、压合,烘干后得到新的半固化片,利用具有超高导热性的石墨烯纤维改性半固化片,大大提高了半固化片的导热效果和散热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具有本半固化片的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的散热效果;
[0021]2.通过对浸渍后的玻璃纤维布进行对折,且在对折过程中,玻璃纤维布保持完全浸渍在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然后,对对折后的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合,可以保证石墨烯纤维与玻璃纤维布之间的粘合效果,使部分石墨烯纤维能嵌入到玻璃纤维布中,使石墨烯纤维和玻璃纤维交织在一起,从而可以充分保证石墨烯纤维改性半固化片的效果,同时,便于后期的烘干作业,便于控制烘干后半固化片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
[0026]步骤S1,原料裁切:根据欲制的铝基线路板的尺寸规格裁切出多个铜箔和多个铝板;
[0027]步骤S2,配制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将环氧树脂溶液、纳米无机复合填料和石墨烯纤维按下述质量组份混合均匀,制得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
[0028]环氧树脂溶液80份;
[0029]纳米无机复合填料20份;
[0030]石墨烯纤维16份;
[0031]步骤S3,浸渍:将玻璃纤维布浸渍在步骤S2制得的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充分浸渍,然后,对玻璃纤维进行一次对折;玻璃纤维布的对折时间为从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取出之前,在对折过程中,玻璃纤维布保持完全浸渍在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完成一次对折后的玻璃纤维布,在取出后烘干前要进行压合,使部分石墨烯纤维能嵌入到玻璃纤维布中,使石墨烯纤维和玻璃纤维交织在一起,从而可以充分保证石墨烯纤维改性半固化片的效果;完成一次对折后的玻璃纤维布的长度、宽度分别与欲制的铝基线路板的长度、宽度相对应;
[0032]步骤S4,烘干:取出浸渍后的玻璃纤维布并进行烘干,制得半固化片,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18分钟;通过烘干所制得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0.10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步骤S1,原料裁切:根据欲制的铝基线路板的尺寸规格裁切出多个铜箔和多个铝板;步骤S2,配制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将环氧树脂溶液、纳米无机复合填料和石墨烯纤维按下述质量组份混合均匀,制得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环氧树脂溶液80~160份;纳米无机复合填料20~40份;石墨烯纤维16~32份;步骤S3,浸渍:将玻璃纤维布浸渍在步骤S2制得的高导热绝缘粘合剂溶液中,充分浸渍,然后,对玻璃纤维进行一次对折;步骤S4,烘干:取出浸渍后的玻璃纤维布并进行烘干,制得半固化片,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10~18分钟;步骤S5,制备多层单面铝基线路板:将步骤S1制得的铜箔、铝板和步骤S4制得的半固化片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月彬吴明勇刘东红黄闯黄琼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容大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