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和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44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和焊接装置,属于铝母线焊接技术领域,该加热装置包括铝母线和加热线。其中,加热线绕设在铝母线外周,加热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乙炔燃烧烘烤的热传导方式,采用电磁线圈感应而自身发热的加热方式效率更高,时间更短。时间更短。时间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和焊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铝母线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和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铝电解车间的铝母线是采用高导电率的铝质材料制成,用于传输电能至电解槽中,以使电解槽内的原料电解出铝制品。而铝母线需要将其焊接后方可用于铝电解,目前铝母线多采用自蔓延焊接,而在焊接前需要首先对铝母线进行烘烤加热,这样可以使得铝母线与焊水快速的融合,提高焊缝质量。
[0003]目前铝母线焊接前的烘烤加热是采用氧乙炔点燃烘烤,这种加热方式需要3

4h,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和焊接装置,采用线圈感应对铝母线加热,速度快,效率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0007]铝母线;
[0008]加热线,所述加热线绕设在所述铝母线外周,所述加热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管,所述加热线绕设形成的线圈的外周固定在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线绕设形成的线圈设置在所述保护管的凹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本体,两个所述本体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可操作地开闭,所述加热线包括多个沿着所述保护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在中间的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可操作地与前一根第一导线的电流流入端以及后一根第一导线的电流流出端连接,设置在最外侧的两根第一导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0012]进一步地,设置在最外侧的两根所述第一导线分别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的两个本体外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0014]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通过扎带固定在两个所述本体的内壁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的内孔呈长方体形。
[001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通过卡接连接。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包括上述的一种加热装置。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和焊接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铝母线和加热线。其中,加热线绕设在铝母线外周,加热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这样通过线圈加热的方式为铝母线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可以在通电后会产生交变的高频磁场,而设置于线圈内的铝母线由金属铝制成,金属铝感受到高频磁感感应而自身发热,从而将电能转化为铝母线的热能;相较于传统的氧乙炔燃烧烘烤的热传导方式,采用电磁线圈感应而自身发热的加热方式效率更高,时间更短。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A

A截面图;
[0023]图4为图1中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铝母线,2

加热线,201

第一导线,3

保护罩,301

凹槽,302

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0026]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加热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

A截面图,图4为图1中的本体302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铝母线1和加热线2。
[0027]其中,加热线2绕设在铝母线1外周,加热线2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0028]这样通过线圈加热的方式为铝母线1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可以在通电后会产生交变的高频磁场,而设置于线圈内的铝母线1由金属铝制成,金属铝感受到高频磁感感应而自身发热,从而将电能转化为铝母线1的热能;相较于传统的氧乙炔燃烧烘烤的热传导方式,采用电磁线圈感应而自身发热的加热方式效率更高,时间更短。
[0029]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管3,加热线2绕设形成的线圈的外周固定在保护管3的内壁上,这样可以避免加热线2裸露。
[0030]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以及图4,保护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301,加热线2绕设形成的线圈设置在保护管3的凹槽301内;凹槽301可以对加热线2起到固定作用。
[003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护管3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本体302,两个本体302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两个本体302的另一侧可操作地开闭,加热线2包括多个沿着保护管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201,第一导线2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本体302的内壁上,设置在中间的第一导线201的两端分别可操作地与前一根第一导线201的电流流入端以及后一根第一导线201的电流流出端连接,设置在最外侧的两根第一导线201分别与电
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0032]当需要对铝母线1加热时,将两个本体302的另一侧打开,将内壁设置有加热线2的保护管3套设在铝母线1上,然后将本体302的另一侧闭合,此时设置在中间的第一导线201的两端分别与前一根第一导线201的电流流入端以及后一根第一导线201的电流流出端连接,设置在最外侧的两根第一导线201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这样就会形成闭合回路产生高频磁感,从而使铝母线1自身发热;当加热完成后,可以断电,并将本体302的另一侧打开,将加热装置取出,用于对其他待焊接的铝母线1进行焊接。保护管3可以采用塑料制品制得,可起到绝缘作用,也可以采用陶瓷制品,在此不作限定。加热线2绕设的疏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在此不作限定;加热线2形成的线圈的内侧可以尽量的靠近或者接触于铝母线的外侧。
[0033]设置在中间的第一导线201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与前一根第一导线201的电流流入端以及后一根第一导线201的电流流出端连接。
[003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最外侧的两根第一导线201可以分别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加热线2中的电流通断。
[0035]为了对铝母线1进行保温,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管3的两个本体302外侧可以均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包裹,例如保温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保温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0036]为了进一步地固定第一导线201,在本实施例中,每根第一导线201的两端分别通过扎带固定在两个本体302的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铝母线;加热线,所述加热线绕设在所述铝母线外周,所述加热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保护管,所述加热线绕设形成的线圈的外周固定在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线绕设形成的线圈设置在所述保护管的凹槽内;所述保护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本体,两个所述本体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可操作地开闭,所述加热线包括多个沿着所述保护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在中间的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可操作地与前一根第一导线的电流流入端以及后一根第一导线的电流流出端连接,设置在最外侧的两根第一导线分别与电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海如张国良朱绍勇李孝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铝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