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28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O型圈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后盖的外周水平向开设有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后盖内部的底部向上突出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周水平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需套入第一O型圈,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均需套入第二O型圈;自动套O型圈装置包括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为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供料的第一O型圈上料机构、为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供料的第二O型圈上料机构;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上设置有放置后盖用的若干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自动套O型圈装置结构紧凑,实用性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O型圈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O型圈主要用在油缸、气缸等缸体设计中,O型圈一般安装在外圆或内圆上截面为矩形的沟槽内起密封作用;O型圈在耐油、酸碱、化学侵蚀等环境依然起到良好密封、减震作用,因此O型圈是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密封件;目前遇到需要在工件上安装O型圈的情况,通常通过人工装配的方式安装到工件上,该装配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工件自动化装配的需求。因此,研发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O型圈安装到工件上,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工件自动化装配的需求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所述后盖内部的底部向上突出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水平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后盖的外周水平向开设有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需套入第一O型圈,所述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均需套入第二O型圈;
[0005]所述自动套O型圈装置包括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为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供料的第一O型圈上料机构、为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供料的第二O型圈上料机构;所述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上设置有放置后盖用的若干治具;
[0006]优选的,所述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包括凸轮分割器、与凸轮分割器传动连接的转动台、设置在转动台上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四个后盖治具;所述转动台每动作一次为逆时针旋转90
°
;四个所述后盖治具分别对应四个工位,其中一个工位为一号放料工位,以一号放料工位为基础点朝其右上方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二号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三号第二O型圈装配工位、四号第二O型圈检测工位;
[0007]所述第一O型圈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在第一振动盘出料口处的直线供料模组、设置在直线供料模组末端的第一取料治具;
[0008]所述第二O型圈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输料模组、将第二振动盘出料口处的第二O型圈夹放至输料模组起始端的取放模组、设置在输料模组末端的第二取料治具;
[0009]所述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包括将旋转至二号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的后盖治具上的后盖固定住的定位组件、将第一取料治具上的第一O型圈装配至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上的后盖治具上的第一移栽机构;
[0010]所述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包括将旋转至三号第二O型圈装配工位的后盖治具上的后盖固定住或竖直向翻转180
°
的翻转定位组件、将第二取料治具上的第二O型圈装配至第
二O型圈装配工位上的后盖治具上的第二移载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后盖的外周位于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中间设有凸环,所述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上下对称设置在凸环两侧,所述凸环的外周上竖直贯穿设有若干穿孔;每个所述后盖治具上均竖直设有与若干穿孔穿插配合的若干定位柱;
[0012]所述直线供料模组包括直线导轨组件、设置在直线导轨组件下端面的直线送料器;
[0013]所述第一取料治具包括与直线导轨组件接合的设有U形第一槽口的治具板、设置在第一槽口正下方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与顶升气缸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的治具块。
[0014]优选的,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包括截面呈U形的直线轨道槽、以及盖设在直线导轨槽上的直线压板,所述直线导轨槽的槽口宽度与第一O型圈的直径相匹配;
[0015]所述治具板的侧边设置有检测治具板上第一O型圈有无的传感器A。
[0016]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气缸、固定连接在定位气缸的运动部件上的可升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可供后盖部分穿过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的四周还开设有与若干定位柱穿插配合的若干定位孔;
[0017]所述第一移栽机构包括平移气缸、与平移气缸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的升降气缸、固定在升降气缸的运动部件上竖直设置的第一夹爪气缸;所述治具块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夹爪气缸的夹爪相对应的若干槽口A;
[0018]所述二号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的侧边设有检测该工位上后盖上的第一O型圈是否装配好的第一颜色传感器;
[0019]所述四号第二O型圈检测工位的侧边设有检测该工位上的后盖上的两个第二O型圈是否都装配好的第二颜色传感器。
[0020]优选的,所述翻转定位组件包括可竖直向180
°
旋转的旋转气爪、驱动旋转气爪升降的驱动气缸;
[0021]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第二夹爪气缸、驱动第二夹爪气缸移动的第二夹爪气缸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夹爪气缸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夹爪气缸连接的凸轮连杆模组、驱动凸轮连杆模组动作的凸轮连杆驱动模组。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在竖直向的安装板上,所述凸轮连杆模组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开设有腰形槽;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C形导向槽、以及沿水平向平行固定于安装板上的一对直线导轨A;一对所述直线导轨A的滑块上沿垂直向设有一直线导轨B,且直线导轨B的一对滑块固定在一对直线导轨A的滑块上;所述直线导轨B的导轨固定连接有导轨连接块;所述导轨连接块上固定有一肩式螺钉,所述肩式螺钉上套设有滚珠轴承,所述连杆上的腰形槽以及C形导向槽均套设在滚珠轴承的外圈;
[0023]所述凸轮连杆驱动模组包括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直角减速机,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直角减速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输料模组包括输料轨道,所述输料轨道的中部沿输料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延伸至第二取料治具其远离输料轨道一端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槽口的正下方设有输料驱动组件;
[0025]所述输料轨道包括固定设置的底板、沿输料方向平行固定在底板上的两条导轨C,
两条所述导轨C的宽度向的间距与O型圈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槽口开设在输料轨道的底板上;
[0026]所述输料驱动组件包括移栽柱模组、驱动移栽柱模组升降以及沿输料方向往复移动的移栽柱驱动模组;所述移栽柱模组包括沿输料方向呈直线排布且相同间距竖直设置的若干移栽柱;所述移栽柱驱动模组包括驱动固定板升降的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驱动件整体沿输料方向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件;若干所述移栽柱固定在固定板上,每相邻的两个移栽柱的间距大于第二O型圈的直径;
[0027]所述取放模组包括手指气缸、驱动手指气缸整体移动的手指气缸驱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二振动盘侧边的第二O型圈用阻挡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盘的出料路径处的侧壁上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所述阻挡组件包括三个可在第二通孔内伸缩的挡杆,以及分别驱动三个挡杆伸缩的三个挡杆驱动件;每个所述第二通孔侧边均设有检测第二O型圈有无的第一传感器;所述手指气缸侧边设有检测第二O型圈有无的第二传感器;
[0028]所述第二取料治具对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内部的底部向上突出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水平向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后盖的外周水平向开设有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需套入第一O型圈,所述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均需套入第二O型圈;所述自动套O型圈装置包括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为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供料的第一O型圈上料机构、为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供料的第二O型圈上料机构;所述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上设置有放置后盖用的若干治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旋转治具台机构包括凸轮分割器、与凸轮分割器传动连接的转动台、设置在转动台上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四个后盖治具;所述转动台每动作一次为逆时针旋转90
°
;四个所述后盖治具分别对应四个工位,其中一个工位为一号放料工位,以一号放料工位为基础点朝其右上方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二号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三号第二O型圈装配工位、四号第二O型圈检测工位;所述第一O型圈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在第一振动盘出料口处的直线供料模组、设置在直线供料模组末端的第一取料治具;所述第二O型圈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输料模组、将第二振动盘出料口处的第二O型圈夹放至输料模组起始端的取放模组、设置在输料模组末端的第二取料治具;所述第一O型圈装配机构包括将旋转至二号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的后盖治具上的后盖固定住的定位组件、将第一取料治具上的第一O型圈装配至第一O型圈装配工位上的后盖治具上的第一移栽机构;所述第二O型圈装配机构包括将旋转至三号第二O型圈装配工位的后盖治具上的后盖固定住或竖直向翻转180
°
的翻转定位组件、将第二取料治具上的第二O型圈装配至第二O型圈装配工位上的后盖治具上的第二移载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外周位于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中间设有凸环,所述上第二环形槽、下第二环形槽上下对称设置在凸环两侧,所述凸环的外周上竖直贯穿设有若干穿孔;每个所述后盖治具上均竖直设有与若干穿孔穿插配合的若干定位柱;所述直线供料模组包括直线导轨组件、设置在直线导轨组件下端面的直线送料器;所述第一取料治具包括与直线导轨组件接合的设有U形第一槽口的治具板、设置在第一槽口正下方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与顶升气缸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的治具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包括截面呈U形的直线轨道槽、以及盖设在直线导轨槽上的直线压板,所述直线导轨槽的槽口宽度与第一O型圈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治具板的侧边设置有检测治具板上第一O型圈有无的传感器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盖用自动套O型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气缸、固定连接在定位气缸的运动部件上的可升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可供后盖部分穿过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的四周还开设有与若干定位柱穿插配合的若干定位孔;
所述第一移栽机构包括平移气缸、与平移气缸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的升降气缸、固定在升降气缸的运动部件上竖直设置的第一夹爪气缸;所述治具块的上端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庆伟董会祥吴铭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常济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