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13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涉及电动车动力变速装置领域,动力装置集成双离合器、双行星机构、电机、发动机和差速器,体积紧凑占用空间小,功能多性能强,具有电动机及发动机直驱动力模式与两档变速相结合的多种传送运动功能与性能,可以实施电动车的纯电直驱运行、增程式运行和混合动力多种运行方式,以多种动力组合适应车辆在全工况和时速条件下运行在宽泛的高效率工作区间。运行在宽泛的高效率工作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的动力变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车高效节能环保,动力变速装置的配置直接影响电动车整车的运行功能与行驶里程。电动车动力变速装置系统运行模式对于全工况运行的效率及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常规动力变速装置的体积与功能的局限性,致使车辆耗能高,续航里程减少,车辆运行成本增加。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采用两台电机、一台发动机与双离合器及双行星变速传动集成配置。本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同心传动方式可以增加更多的动力传送模式,使电动车在复杂行驶工况条件下运行在宽泛的高效率区间,适用于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及纯电模式的电动车行驶,可以前置及后置安放,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动力性能及传动功能选择多样化,综合效率高,增加续航里程,降低整车配置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结构紧凑,功率体积密度高,多种原动力传送运动方式组合,直驱动力与变速动力结合,解决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动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行星传动合成与第二行星传动合成、发动机、双离合器和差速器;所述第一行星传动合成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一输出轴,包括第一电机的第一定子、第一转子、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一定子设置于外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子內膛,所述第一转子轴中空缩口右端与所述第一转子体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轮同心套设于第一转子轴中空缩口左端,所述第一齿圈固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中心轮外齿和所述第一齿圈内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连接且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右端;所述第二行星传动合成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定子、第二转子和第二转子轴、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套于所述第二转子轴右端口,所述第二转子轴中空同心固设于所述第二转子中心内孔,所述第二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定子內膛,所述第二定子设置于内壳体的内壁,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空腔内,所述第二中心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右端,所述第二齿圈固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壁,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中心轮外齿及所述第二齿圈内齿啮合;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转轴通过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右端连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以不同转速与转矩配置;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飞轮和第一离合器、第二飞轮和第二离合器、第三输出轴,所述第一飞轮套接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左端口,所述第二飞轮套接于所述第二输出轴左端口,所述第二输出轴自左至右贯穿管状中空的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转子轴,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依次套接于所述第三输出轴右端,所述第三输出轴左端连接差速器;其特征还包括,可将同步器和离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转子轴、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可以设置多级行星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式动力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家任田立红冯海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任永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