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绕组电机、动力装置及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动力总成
,尤其涉及一种多绕组电机、动力装置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电动车的单台或者两台永磁电机动力装置在高速行驶时,通常需要提高电机转速至额定转速的两至三倍速度,再通过减速器减速增矩输出动力实现电动车高速行驶,当永磁电机超额定转速运行时,需要由永磁电机控制器对于永磁电机进行弱磁控制,致使永磁电机弱磁电流增加,耗费电能增大,进而降低了电动车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机、动力装置及电动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依靠控制器在永磁电机超额定转速运行时进行弱磁控制,以导致电动车续航里程受到影响的缺陷。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绕组电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子和第一转子组件,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子和第二转子组件,所述第二转子组件为中空结构且端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外,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一端经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子(3)和第一转子组件,所述第二电机(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定子(4)和第二转子组件,所述第二转子组件为中空结构且端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外,所述第一电机(1)和所述第二电机(2)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转子组件一端经所述中空结构伸出,另一端贯穿所述机壳;所述第一定子(3)上设有第一电枢绕组,所述第一电枢绕组连接有电枢控制器(5),所述电枢控制器(5)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电枢绕组中线圈和相绕组预设电路的导通或断路,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一同相槽绕组(6)、第一异相槽绕组(7)和第一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8)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同相槽绕组(6)和所述第一异相槽绕组(7)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8);所述第二定子(4)上设有第二电枢绕组,所述第二电枢绕组连接有所述电枢控制器(5),所述电枢控制器(5)能够控制所述第二电枢绕组中线圈和相绕组预设电路的导通或断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枢绕组能够在第二同相槽绕组(10)、第二异相槽绕组(11)和第二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12)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二同相槽绕组(10)和所述第二异相槽绕组(11)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六极,所述第一同相槽绕组(6)为一套十八齿槽同相槽绕组和两套九齿槽同相槽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异相槽绕组(7)为一套十八齿槽异相槽绕组和两套九齿槽异相槽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8)为一套三十六齿槽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和两套十八齿槽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中的任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的极数为八极,所述第二同相槽绕组(10)为一套二十四齿槽同相槽绕组和两套十二齿槽同相槽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二异相槽绕组(11)为一套二十四齿槽异相槽绕组和两套十二齿槽异相槽绕组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二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12)为一套四十八齿槽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和两套二十四齿槽同相异相槽混合绕组中的任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绕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14)和与所述第一壳体(14)相连接的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定子(3)和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4)内,所述第二定子(4)和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3)内,所述第二转子组件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13)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子组件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家任,田立红,冯海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任永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