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52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内饰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入料仓和分流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入料仓,所述入料仓的顶端连通有入料口,所述分流板设置在入料仓的底壁上,所述分流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设置的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和入料仓相连通,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装置主体相连通。该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可通过分流板的设置,能够对灌入大量原料进行分流,分别引入两端的传输管中,减少传输管的传输压力,便于防止其堵塞,且通过搅拌叶片的设置,能够对导料仓的中的原料进行搅拌,避免堆积过多导致堵塞。导致堵塞。导致堵塞。

A feed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trim pane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饰板生产
,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一种交通工具,也在被不断普及推广,且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内饰效果,因而厂家需要对内饰板不断的进行设计生产,在内饰板生产时,需要将原材料送入加工设施中,方便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需要上料装置以方便使用:
[0003]但是,传统的装置在使用时,大量的原料进入装置中,容易堆积在一起,堵塞装置,导致原料无法传输,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且由于原料在运输中,和潮湿的空气混合后,会导致原料自身受潮,而且会容易沾染空气中灰尘,影响原料的加工。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不便于防堵塞,不便于隔尘防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入料仓和分流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入料仓,所述入料仓的顶端连通有入料口,所述分流板设置在入料仓的底壁上,所述分流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设置的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和入料仓相连通,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装置主体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电机的主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端均啮合有从动齿轮;
[0008]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与装置主体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的底端均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和从动齿轮采用套设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料仓,所述导料仓与传输管之间呈同一竖直线设置,所述导料仓的顶端开设有锥形漏斗口,所述导料仓的底端设置有输出模块。
[0010]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风口,所述进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鼓风机主体,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湿棉,所述吸湿棉的外径和进气管的内径相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连通有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内径相匹配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采用活性炭材料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便于防堵塞,便于隔尘防潮;
[0013]1.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分流板的设置,对从入料仓进入的大量原料进行分流导向,通过其两端设置的传输管排入导料仓中,通过多个传输管的设置,便于减轻传输压力,防止其堵塞;
[0014]2.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吸湿棉和过滤网的设置,使得进入进气管中的空气先通过吸湿棉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保持空气的干燥,再通过过滤通道中的过滤网对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进行阻隔吸附,最后进入导料仓中,便于保持导料仓内部空气的干燥和阻隔灰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进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主体;2、入料仓;3、入料口;4、分流板;5、传输管;6、电机;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转动杆;10、搅拌叶片;11、导料仓;12、进气管;13、鼓风机主体;14、吸湿棉;15、过滤管道;16、过滤网;17、出风口;18、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入料仓2、入料口3、分流板4、传输管5、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转动杆9、搅拌叶片10、导料仓11、进气管12、鼓风机主体13、吸湿棉14、过滤管道15、过滤网16、出风口17和输出模块18,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入料仓2,入料仓2的顶端连通有入料口3,分流板4设置在入料仓2的底壁上,分流板4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设置的传输管5,传输管5和入料仓2相连通,传输管5的另一端与装置主体1相连通;
[0022]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电机6,电机6的主轴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电机6的主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的两端均啮合有从动齿轮8;
[0023]两个从动齿轮8与装置主体1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从动齿轮8的底端均连接有转动杆9,且转动杆9和从动齿轮8采用套设连接,转动杆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0,当电机6启动时,由于主动齿轮7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轮8,且转动杆9上套设有从动齿轮8,使得通过主动齿轮7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9带动其外壁上的搅拌叶片10进行旋转,进行原料的搅拌;
[0024]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料仓11,导料仓11与传输管5之间呈同一竖直线设置,导料仓11的顶端开设有锥形漏斗口,导料仓11的底端设置有输出模块18,由于导料仓11与传输管5之间呈同一竖直线设置,且导料仓11的顶端开设有锥形漏斗口,使得原料通过传输管5落入装置主体1时,通过锥形漏斗口对原料进行导向,方便原料进入导料仓11中,进行传输;
[0025]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气管12和出风口17,进气管12的侧壁上设置有鼓风机主体13,进气管12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湿棉14,吸湿棉14的外径和进气
管12的内径相匹配,使得通过吸湿棉14的设置,能够对进入进气管12中的空气进行湿气吸附,保持空气的干燥,减少潮湿空气对原料的影响;
[0026]进一步的,进气管12的底端连通有过滤管道15,过滤管道1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内径相匹配的过滤网16,过滤网16采用活性炭材料设置,通过过滤网16设置,使得当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12进入时,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阻隔,避免灰尘等进入装置主体1中,吸附在原料上,影响加工。
[0027]工作原理:当大量原料通过入料口3进入时,原料进入入料仓2中,此时原料通过分流板4的设置,将原料分别向分流板4两端的传输管5导入,接着原料通过传输管5进入导料仓11中,这时可通过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主动齿轮7转动,由于主动齿轮7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轮8,且转动杆9上套设有从动齿轮8,从而使通过主动齿轮7带动其两端的从动齿轮8转动,紧接着从动齿轮8通过转动杆9带动搅拌叶片10进行转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入料仓(2)和分流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入料仓(2),所述入料仓(2)的顶端连通有入料口(3),所述分流板(4)设置在入料仓(2)的底壁上,所述分流板(4)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设置的传输管(5),所述传输管(5)和入料仓(2)相连通,所述传输管(5)的另一端与装置主体(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主轴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电机(6)的主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两端均啮合有从动齿轮(8);两个所述从动齿轮(8)与装置主体(1)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齿轮(8)的底端均连接有转动杆(9),且转动杆(9)和从动齿轮(8)采用套设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萍万多永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达利汽车内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