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30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导线上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夹具相对的固定座(2)和驱动机构一,固定座(2)上设置有压紧辊组件(3),压紧辊组件(3)远离夹具的一侧设置有涨紧轮组件(4),涨紧轮组件(4)与压紧辊组件(3)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输送管组件一(5),压紧辊组件(3)靠近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动刀组件(6),动刀组件(6)与压紧辊组件(3)之间设置有输送管组件二(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电源导线的上料和切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每根电源导线的长度相同,以确保插头的性能。以确保插头的性能。以确保插头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说涉及用于实现导线自动上料和切断的导线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插头,也叫插销,是装在导线一端的接头,用以插到插座上接通电源。主要由电源导线、绝缘的壳体和金属插脚构成,电源导线的数量通常为两根或三根。插头的装配,是需要将剥线后的电源导线端部与插脚上的端子通过铆压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此过程中,电源导线的输送尤为重要,不仅要保证电源导线上料位置的精准性,且要保证每根电源导线的长度保持一致,才能确保插头的性能。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预先将电源导线裁切至规定的长度,再手动分别与插脚上的端子对准,这样的加工方式生产效率底,劳动强度大,且电源导线的长度无法保证一致,其与插脚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容易产生误差,最终影响插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源导线的输送和切断过程需要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无法保证加工精度等技术问题,提供可自动完成导线的输送并切断的导线上料装置,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导线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夹具相对的固定座和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朝夹具方向水平运动的驱动机构一,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压紧辊组件,所述压紧辊组件远离夹具的一侧设置有涨紧轮组件,所述涨紧轮组件与所述压紧辊组件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输送管组件一,所述压紧辊组件靠近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动刀组件,所述动刀组件与所述压紧辊组件之间设置有输送管组件二。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压紧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压紧辊和下压紧辊,所述上压紧辊与所述下压紧辊之间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空隙,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压紧辊转动的驱动机构二。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上压紧辊通过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的调节杆一,以及沿纵向方向设置的调节杆二,所述调节杆一的一端与所述上压紧辊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二的上端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二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固定座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涨紧轮组件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的涨紧轮,所述涨紧轮呈“S”形排列。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输送管组件一包括第一输送管一和第二输送管一,所述第一输送管一和第二输送管一的进线端一朝向所述涨紧轮组件,所述第
一输送管一和第二输送管一的出线端一朝向所述压紧辊组件,所述输送管组件二包括第一输送管二和第二输送管二,所述第一输送管二和第二输送管二的进线端二朝向所述压紧辊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管二和第二输送管二的出线端二朝向所述动刀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管一和所述第一输送管二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管一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二同轴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动刀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动刀一和动刀二,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动刀一和动刀二做相向运动的驱动机构三,所述驱动机构三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动刀一相连接的连接架二,以及与所述动刀二相连接的连接架三,所述连接架二与所述连接架三之间设置有限位件一,所述限位件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二上,当驱动机构三驱动动刀一和动刀二做相向运动时,所述限位件一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三相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动刀一朝向导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输送管二、第二输送管二相对应的刀口一,所述动刀二朝向导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刀口一相对应的刀口二。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动刀组件相对应的吹气管,所述动刀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筒。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动刀组件与夹具之间还设置有导线定位机构,所述导线定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所述定位板一朝向导线的一侧面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输送管二、第二输送管二相对应的缺口一,所述定位板二朝向导线的一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缺口一相对应的缺口二,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做相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四。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定位板一与所述定位板二之间设置有限位件二,所述限位件二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一上,当驱动机构四驱动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做相向运动时,所述限位件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二相接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可自动完成电源导线的上料和切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每根电源导线的长度相同,以确保插头的性能;2、本技术通过导线定位机构确定两根电源导线的位置,使其可以分别与插脚上的端子相对应实现连接,以打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3、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粗细尺寸的电源导线上料和切断,灵活性更高,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动刀组件的放大立体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动刀组件的放大主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导线定位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导线定位机构的放大主视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1

工作台,2

固定座,3

压紧辊组件,4

涨紧轮组件,5

输送管组件一,6

动刀组件,7

输送管组件二,8

上压紧辊,9

下压紧辊,10

驱动机构二,11

调节杆一,
12

调节杆二,13
ꢀ‑
弹性件,14

连接架一,15

涨紧轮,16

第一输送管一,17

第二输送管一,18

第一输送管二,19

第二输送管二,20

动刀一,21

动刀二,22

连接架二,23

连接架三,24

刀口一,25

刀口二,26

吹气管,27

废料筒,28

导线定位机构,29

定位板一,30

定位板二,31

缺口一,32

缺口二,33

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线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夹具相对的固定座(2)和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2)朝夹具方向水平运动的驱动机构一,所述固定座(2)上设置有压紧辊组件(3),所述压紧辊组件(3)远离夹具的一侧设置有涨紧轮组件(4),所述涨紧轮组件(4)与所述压紧辊组件(3)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输送管组件一(5),所述压紧辊组件(3)靠近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动刀组件(6),所述动刀组件(6)与所述压紧辊组件(3)之间设置有输送管组件二(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压紧辊(8)和下压紧辊(9),所述上压紧辊(8)与所述下压紧辊(9)之间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空隙,所述固定座(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压紧辊(9)转动的驱动机构二(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辊(8)通过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固定座(2)相铰接的调节杆一(11),以及沿纵向方向设置的调节杆二(12),所述调节杆一(11)的一端与所述上压紧辊(8)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一(11)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二(12)的上端之间通过弹性件(13)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二(1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连接架一(14),所述涨紧轮组件(4)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一(14)上的涨紧轮(15),所述涨紧轮(15)呈“S”形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组件一(5)包括第一输送管一(16)和第二输送管一(17),所述第一输送管一(16)和第二输送管一(17)的进线端一朝向所述涨紧轮组件(4),所述第一输送管一(16)和第二输送管一(17)的出线端一朝向所述压紧辊组件(3),所述输送管组件二(7)包括第一输送管二(18)和第二输送管二(19),所述第一输送管二(18)和第二输送管二(19)的进线端二朝向所述压紧辊组件(3),所述第一输送管二(18)和第二输送管二(19)的出线端二朝向所述动刀组件(6),所述第一输送管一(16)和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研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