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794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洗槽、第二清洗水槽、蜡水分离塔、清洗水水源池,第一水洗槽、第二清洗水槽、蜡水分离塔、清洗水水源池之间互相管路连接,形成一个水路循环,第一水洗槽、第二清洗水槽左右并列排放,第一水洗槽的槽底高度高于第二清洗水槽的槽底高度,第一水洗槽的槽底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第二清洗水槽的槽底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之间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合理,脱蜡用水能方便的进行置换,有利于确保脱蜡效果的稳定,提升脱蜡质量,置换用的补给水基本是通过含蜡水处理而来,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有有效降低企业用水生产成本。有有效降低企业用水生产成本。有有效降低企业用水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铸造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精密铸造,指的是获得精准尺寸铸件工艺的总称,相对于传统砂型铸造工艺,精密铸造获的铸件尺寸更加精准,表面光洁度更好,精密铸造中最常用的是熔模铸造,也称失蜡铸造,这种铸造工艺首先是选用适宜的熔模材料(如石蜡)来制造熔模,然后浸泡熔模到型壳液中,形成型壳模具,再进行脱蜡操作,将型壳内的蜡模去除,这样就能形成空心的型壳,以便后续进行浇注作业,水洗脱蜡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脱蜡手段,现有的水洗脱蜡设备是将许多型壳模具堆叠放置在清洗篮内,然后浸泡到清洗槽的清洗水中进行除蜡,传统脱蜡水洗设备的清洗槽换水较为麻烦,长期进行脱蜡作业后,清洗槽内的清洗水含蜡率会大幅提升,这样不利于后续的脱蜡水洗作业,影响脱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洗槽、第二清洗水槽、蜡水分离塔、清洗水水源池,所述第一水洗槽、第二清洗水槽、蜡水分离塔、清洗水水源池之间互相管路连接,形成一个水路循环,所述第一水洗槽、第二清洗水槽左右并列排放,所述第一水洗槽的槽底高度高于第二清洗水槽的槽底高度,所述第一水洗槽的槽底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清洗水槽的槽底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之间管路连接。
[0006]所述第一水洗槽侧壁上部连接有换水补给管,所述第二清洗水槽的侧壁上连接有换水出水管.
[0007]所述蜡水分离塔内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蜡水分离塔内部空间分隔成分离区、回水区,所述分隔板底部与蜡水分离塔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蜡水分离塔外壁上盘绕安装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用于覆盖分离区区域,所述回水区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回用水出水管,所述分离区位置安装有分离塔进水管,所述分离塔进水管与第二清洗水槽的换水出水管管路相连。
[0008]所述分离区的顶部采取敞口设计。
[0009]所述清洗水水源池上设有回用水进水管、第二回用水出水管、清水补给管,所述回用水进水管与第一回用水出水管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回用水出水管管路连接到冷却盘管的进水端,所述冷却盘管的出水端连接到第一水洗槽的换水补给管。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布局合理,脱蜡用水能方便的进行置换,有利于确保脱蜡效果的稳定,提升脱蜡质量,置换用的补给水基本是通过含蜡水处理而来,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有有效降低企业用水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应用的连续水洗脱蜡装置的主布局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应用的连续水洗脱蜡装置的水洗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应用的连续水洗脱蜡装置的型壳吊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应用的连续水洗脱蜡装置的吊挂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应用的连续水洗脱蜡装置的流转轨道水洗段上的型壳旋转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布局接管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蜡水分离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水洗房1、工件进入口11、工件输出口12、隔热帘13、型壳流转机构2、流转轨道21、水洗段211、型壳吊挂组件22、移动小车221、固定座222、旋转座223、吊挂构件224、吊挂绳2241、吊钩2242、吊钩挂环2243、齿圈225、流转动力拉链23、型壳旋转组件24、齿条安装架241、齿条242、脱蜡水循环系统3、第一水洗槽31、换水补给管311、第一连通管312、第二清洗水槽32、第二连通管321、换水出水管322、蜡水分离塔33、分隔板331、分离区332、回水区333、第一回用水出水管3331、冷却盘管334、分离塔进水管335、清洗水水源池34、回用水进水管341、第二回用水出水管342、清水补给管343、进料输送带4、出料输送带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中的“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0020]如图1~图7所示,一种连续水洗脱蜡装置,包括水洗房1、型壳流转机构2、脱蜡水循环系统3,型壳流转机构2包括流转轨道21、流转动力拉链23,水洗房1右侧设有工件进入口11,水洗房1左侧设有工件输出口12,流转轨道21左右贯穿通过水洗房1,流转轨道21上移动安装有若干个型壳吊挂组件22,型壳吊挂组件22下能吊装型壳树模,若干型壳吊挂组件22之间通过流转动力拉链23连接,流转轨道21是一个循环的轨道,通过采用动力源驱动流转动力拉链23运动,来实现型壳吊挂组件22的循环流转,从而实现型壳树模的流水输送,脱蜡水循环系统3包括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蜡水分离塔33、清洗水水源池34,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安装在水洗房1内,型壳树模的脱蜡作业需要在高温水中进行,水洗房1起到隔热作用,能有效减少温度损耗,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为两道水洗,型壳树模依次流转通过,这样就能确保脱蜡质量,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蜡水分离塔33、清洗水水源池34之间互相管路连接,形成一个水路循环,蜡水分离塔33实现蜡和水的分离,清洗水水源池34用来补充清洗水,通过水路循环,能实时更换洗蜡水,保证脱蜡效果的稳定,同时含蜡水经过处理后能循环回用,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采取流水式清洗脱蜡作业,型壳树模的进出连续性好,相比于传统的一筐筐清洗模式,其脱蜡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工人劳动强度也不大,作业时的热能损耗率也大大降低,能满足节能、减排的生产需求。
[0021]工件进入口11、工件输出口12内都安装有两道隔热帘13,工件进入口11、工件输出口12是型壳树模的进出通道,安装两道隔热帘13能有效保证进出通道的隔热效果,确保将水洗房1的温度流失降到最低,工件进入口11附近安装有进料输送带4,工件输出口12附近
安装有出料输送带5,流转轨道21行程覆盖进料输送带4和出料输送带5,进料输送带4、出料输送带5附近各设一个工位,进料输送带4工位的工人将型壳树模吊挂到型壳吊挂组件22上,出料输送带5工位的工人将脱蜡后的型壳树模从型壳吊挂组件22上取下。
[0022]型壳吊挂组件22包括移动小车221,移动小车221移动安装在流转轨道21上,所移动小车221下方连接有固定座222,固定座222下方转动连接有旋转座223,旋转座223下方安装有两个吊挂构件224,流转动力拉链23连接在移动小车221侧壁上,吊挂构件224用来吊挂型壳树模,旋转座223以下部分都能整体旋转。
[0023]吊挂构件224包括吊挂绳2241、吊钩挂环2243,吊挂绳2241一端连接在旋转座223底面上,另一端连接有吊钩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蜡水分离塔(33)、清洗水水源池(3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蜡水分离塔(33)、清洗水水源池(34)之间互相管路连接,形成一个水路循环,所述第一水洗槽(31)、第二清洗水槽(32)左右并列排放,所述第一水洗槽(31)的槽底高度高于第二清洗水槽(32)的槽底高度,所述第一水洗槽(31)的槽底连接有第一连通管(312),所述第二清洗水槽(32)的槽底连接有第二连通管(321),所述第一连通管(312)、第二连通管(321)之间管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洗槽(31)侧壁上部连接有换水补给管(311),所述第二清洗水槽(32)的侧壁上连接有换水出水管(3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水分离塔(33)内安装有分隔板(331),所述分隔板(331)将蜡水分离塔(33)内部空间分隔成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晶露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诚彧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