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阀及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271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压力控制阀及刹车系统,其中刹车系统所包含的压力控制阀具有一缸体及一活塞;缸体的内部形成相互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容置区及一第二容置区;活塞设置于缸体的内部,且活塞包含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置区的一第一子活塞、及设置在第二容置区并连接第一子活塞的一第二子活塞;其中,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与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相比非常趋近;藉此,当活塞在动作时,能够减少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之间的压力差,以避免刹车时产生按压手柄有反弹现象,进而提升行车安全及舒适感。进而提升行车安全及舒适感。进而提升行车安全及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控制阀及刹车系统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刹车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减少缸体内部的压力差,以避免刹车时产生按压手柄有反弹现象的压力控制阀及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机车、自行车、电动机车、电动脚踏车等二轮或三轮的行动载具皆设置有刹车系统,目前在习知技术中的其中一种刹车系统主要包括有后轮碟刹机构、后轮刹车总泵、后轮油管、左手柄、前轮碟刹机构、前轮刹车总泵、前轮油管、右手柄、及压力控制阀等,其中后轮刹车总泵设置于左手柄并经由后轮油管连接后轮碟刹机构与压力控制阀的进油口,前轮刹车总泵则设置于右手柄并经由前轮油管连接压力控制阀的进油口,而前轮碟刹机构经由经由前轮油管与压力控制阀的出油口连接;习知的刹车系统的操作方式是当左手柄受到一使用者的操作而控制压力控制阀动作时,可同时掣动前、后轮碟刹机构以进行行动载具的前、后轮的刹车动作,藉此可避免行动载具紧急刹车时因重心偏移而发生倾倒的问题,进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0003]然而,现行的刹车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当压力控制阀的活塞在缸体内动作时,在缸体内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过大,容易使行动载具的骑乘者在进行刹车动作时导致压力控制阀产生手柄反弹力,而影响驾驶者行车的舒适感及安全感。因此,如何藉由创新的硬件设计,有效减少压力控制阀的缸体内部的压力差,以避免刹车时的按压手柄有反弹现象而影响行车安全,是机踏车载具等相关产业的开发业者与相关研究人员需持续努力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缸体内部的压力差,以避免刹车时产生按压手柄有反弹现象的压力控制阀及刹车系统。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出一种压力控制阀,其包含:一缸体,其内部形成相互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容置区及一第二容置区;以及一活塞,设置于该缸体的内部,且该活塞包含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容置区的一第一子活塞及设置在该第二容置区并连接该第一子活塞的一第二子活塞,其中,该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与该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的比值为0至2。
[0006]依据上述技术特征,该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与该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为相等。
[0007]依据上述技术特征,该第一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趋近于零。
[0008]依据上述技术特征,该缸体的一端设有一与该第二容置区衔接并连通的开口,且该缸体于该开口螺设有一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的一端呈ㄇ型或U型并环设于该第二子活塞的与该第一子活塞连接的相对另一端的外缘,且该定位螺栓与该第二子活塞之间形成有
一缓冲气室。
[0009]依据上述技术特征,该缸体更包含一第一进油口、一第二进油口及一出油口,该第一进油口位于该缸体的设有该开口的相对另一端,且该第一进油口衔接且连通该第一容置区,该第二进油口及该出油口设于该缸体的一侧面并连通该第二容置区。
[0010]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与该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的比例介于1:0.5至1:2之间。
[0011]根据本技术的目的,又提出一种刹车系统,适用于二轮或三轮的行动载具,该刹车系统包含:一压力控制阀,其包含:一缸体,其内部形成相互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容置区及一第二容置区,且该缸体的一端设有与该第一容置区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进油口,该缸体的一侧面设有与该第二容置区连通的一第二进油口及一出油口;及一活塞,设置于该缸体的内部,且该活塞包含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容置区的一第一子活塞、及设置在该第二容置区并连接该第一子活塞的一第二子活塞,其中,该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与该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的比值为0至2;一后轮刹车总成,包含一左手柄、一后轮刹车总泵、一后轮油管及一后轮碟刹机构,该后轮刹车总泵连接该左手柄,该后轮油管连接该后轮刹车总泵、该后轮碟刹机构及该压力控制阀的该缸体的该第一进油口;以及一前轮刹车总成,包含一右手柄、一前轮刹车总泵、一第一前轮油管、一第二前轮油管及一前轮碟刹机构,该前轮刹车总泵连接该右手柄,该第一前轮油管连接该前轮刹车总泵及该压力控制阀的该缸体的该第二进油口,该第二前轮油管连接该前轮碟刹机构及该压力控制阀的该缸体的该出油口。
[0012]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与该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的比例介于1:0.5至1:2之间。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良压力控制阀的缸体的内部空间与活塞的面积配置,使得压力控制阀的缸体的第二容置区的横截面积减去第二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差值与第一子活塞的横截面积相差趋近于零,依据压力公式,可使得活塞在缸体内部动作时,减少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之间的压力差,藉此能够避免刹车时产生按压手柄有反弹现象,以提升行车安全及舒适感。此外,本技术的活塞与定位螺栓之间形成有缓冲气室,其能够有效使缸体内部的刹车油有额外的空间可以较缓和地宣泄而减少其流动的压力,藉以可确实避免骑乘者在骑乘二轮或三轮行动载具刹车时发生的手柄反弹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一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二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三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四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五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六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刹车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的刹车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0022]图号说明:
[0023]100:压力控制阀
[0024]10:缸体
[0025]11:第一容置区
[0026]12:第二容置区
[0027]13:开口
[0028]14:缓冲气室
[0029]15:第一进油口
[0030]16:第二进油口
[0031]17:出油口
[0032]20:活塞
[0033]21:第一子活塞
[0034]22:第二子活塞
[0035]30:定位螺栓
[0036]200:后轮刹车总成
[0037]201:左手柄
[0038]202:后轮刹车总泵
[0039]203:后轮油管
[0040]204:后轮碟刹机构
[0041]300:前轮刹车总成
[0042]301:右手柄
[0043]302:前轮刹车总泵
[0044]303:第一前轮油管
[0045]304:第二前轮油管
[0046]305:前轮碟刹机构
[0047]A、B、C:横截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0048]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一缸体(10),其内部形成相互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容置区(11)及一第二容置区(12);以及一活塞(20),设置于该缸体(10)的内部,且该活塞(20)包含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容置区(11)的一第一子活塞(21)、及设置在该第二容置区(12)并连接该第一子活塞(21)的一第二子活塞(22),其中,该第一子活塞(21)的横截面积(A)与该第二容置区(12)的横截面积(C)减去该第二子活塞(22)的横截面积(B)的差值的比值为0至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中该第二容置区(12)的横截面积(C)减去该第二子活塞(22)的横截面积(B)的差值与该第一子活塞(21)的横截面积(A)为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置区(11)的横截面积减去该第一子活塞(21)的横截面积(A)的差值趋近于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缸体(10)的一端设有一与该第二容置区(12)衔接并连通的开口(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缸体(10)于该开口(13)螺设有一定位螺栓(30),该定位螺栓(30)的一端呈ㄇ型或U型并环设于该第二子活塞(22)的与该第一子活塞(21)连接的相对另一端的外缘。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螺栓(30)与该第二子活塞(22)之间形成有一缓冲气室(14)。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缸体(10)更包含一第一进油口(15)、一第二进油口(16)及一出油口(17),该第一进油口(15)位于该缸体(10)的设有该开口(13)的相对另一端,且该第一进油口(15)衔接且连通该第一容置区(11),该第二进油口(16)及该出油口(17)设于该缸体(10)的一侧面并连通该第二容置区(1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子活塞(21)的横截面积(A)与该第二容置区(12)的横截面积(C)减去该第二子活塞(22)的横截面积(B)的差值的比例介于1:0.5至1:2之间。9.一种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二轮或三轮的行动载具,该刹车系统包含:一压力控制阀(100),其包含:一缸体(10),其内部形成相互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容置区(11)及一第二容置区(12),且该缸体(10)的一端设有与该第一容置区(11)衔接并连通的一第一进油口(15),该缸体(10)的一侧面设有与该第二容置区(12)连通的一第二进油口(16)及一出油口(17);及一活塞(20),设置于该缸体(10)的内部,且该活塞(20)包含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容置区(11)的一第一子活塞(21)、及设置在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雄余新湶
申请(专利权)人:亨通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