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19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31
本申请公开了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的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选取无病虫害的鲜茶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新叶进行摊晾,让新叶的含水量在75%;杀青:将经过摊晾后的新叶放入到杀青机中,待新叶中的含水量为35%~40%后,将新叶取出,然后降温;揉捻:将步骤二中经过杀青后并降温至室温的新叶放入到揉捻盘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蒸茶:将经过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醋酸蒸汽蒸煮20~30秒,再将经过醋酸蒸汽蒸煮的茶叶转移至清水中漂洗,最后将经过漂洗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清水蒸煮;干燥:步骤四中经过蒸煮并完成降温的茶叶放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90℃,直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3%~5%,此时得到茶叶成品。此时得到茶叶成品。此时得到茶叶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茶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绿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0003]而绿茶中含有一定量生物碱,当人通过茶叶摄入生物碱后,则会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程度,进而可能让人在饮用泡制的茶水后出现难以入眠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绿茶的加工工艺,以减少绿茶含有的生物碱。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采摘:选取无病虫害的一芽二叶的鲜茶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新叶放置在温度为21~25℃的室内进行摊晾,让新叶的含水量在75%~80%之间;
[0007]步骤二,杀青:将经过摊晾后的新叶放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温度范围为190~230℃,待新叶中的含水量为35%~40%后,立即将杀青机中的新叶取出,然后立即摊开降温,直至温度降至室温;
[0008]步骤三,揉捻:将步骤二中经过杀青后并降温至室温的新叶放入到揉捻盘中进行人工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内;
[0009]步骤四,蒸茶:将经过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醋酸蒸汽蒸煮20~30秒,再将经过醋酸蒸汽蒸煮的茶叶转移至清水中快速漂洗2~3次,最后将经过漂洗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清水蒸煮30~40秒,然后取出快速降温;
[0010]步骤五,干燥:步骤四中经过蒸煮并完成降温的茶叶放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90℃,直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3%~5%,此时得到茶叶成品。
[0011]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进行蒸茶时,使用醋酸蒸汽蒸煮25秒。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进行降温时,使用冷风机进行快速降温。
[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选取低浓度的醋酸。
[0014]进一步,步骤四中的蒸锅包括锅体和多个茶盘,锅体的顶部设有蒸汽孔,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锅体内部连通,进水管上设有开关阀,在锅体的内底部均匀铺设有曲线状的加热管,在加热管的上方设有呈水平状态的加热网板,加热网板固定连接在锅体的内壁上,加热网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有加热箱,加热箱的上表面均布有若干透气孔,
透气孔与加热箱的内部连通,在锅体的锅壁上设有避让口,避让口用于加热箱穿过,在加热箱的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位于锅体外;
[0015]锅体的锅壁至上而下间隔设有多个茶盘口,多个茶盘口均位于避让口的上方,茶盘口的宽度和高度与茶盘的宽度和高度相同,每个茶盘口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遮挡板,遮挡板的宽度和高度与茶盘口的宽度和高度相同。
[0016]在锅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多根滑轨,多根滑轨以两根为一组对应设置在每个茶盘口的两侧,且每组滑轨与茶盘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一个茶盘与一组滑轨对应并与滑轨滑动接触,每个茶盘上均设有多个过气孔,在茶盘朝向茶盘口的一侧也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7]进一步,所述锅体的顶部为锥形状,在锅体顶部设有蒸汽孔。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通过将揉捻后的茶叶通过醋酸蒸汽进行蒸煮,这样可以有效的中和茶叶中生物碱,然后快速的将经过醋酸蒸汽的茶叶放入到清水中漂洗,洗掉沾附在茶叶上醋酸,然后将经过漂洗后的茶叶通过水蒸气再次蒸煮,一是可以通过蒸汽的高温将茶叶表面的水分也快速蒸发,同时也可以通过水蒸气将茶叶内带有的少量醋酸蒸出,避免醋酸的酸味影响茶叶的本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中蒸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蒸汽孔1、锅体2、过气孔3、茶盘4、开关阀5、进水管6、加热管7、加热网板8、把手9、透气孔10、遮挡板11、加热箱12。
[0022]实施例1
[0023]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采摘:选取无病虫害的一芽二叶的鲜茶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新叶放置在温度为21~25℃的室内进行摊晾,让新叶的含水量在75%;
[0025]步骤二,杀青:将经过摊晾后的新叶放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温度范围为190℃,待新叶中的含水量为35%后,立即将杀青机中的新叶取出,然后立即摊开降温,直至温度降至室温;
[0026]步骤三,揉捻:将步骤二中经过杀青后并降温至室温的新叶放入到揉捻盘中进行人工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
[0027]步骤四,蒸茶:将经过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低浓度的醋酸蒸汽蒸煮20秒,再将经过醋酸蒸汽蒸煮的茶叶转移至清水中快速漂洗2次,最后将经过漂洗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清水蒸煮30秒,然后取出使用冷风机快速降温;
[0028]步骤五,干燥:步骤四中经过蒸煮并完成降温的茶叶放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直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3%%,此时得到茶叶成品。
[0029]实施例2
[0030]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采摘:选取无病虫害的一芽二叶的鲜茶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新叶放置在
温度为25℃的室内进行摊晾,让新叶的含水量在80%;
[0032]步骤二,杀青:将经过摊晾后的新叶放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温度范围为230℃,待新叶中的含水量为40%后,立即将杀青机中的新叶取出,然后立即摊开降温,直至温度降至室温;
[0033]步骤三,揉捻:将步骤二中经过杀青后并降温至室温的新叶放入到揉捻盘中进行人工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
[0034]步骤四,蒸茶:将经过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低浓度的醋酸蒸汽蒸煮30秒,再将经过醋酸蒸汽蒸煮的茶叶转移至清水中快速漂洗3次,最后将经过漂洗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清水蒸煮40秒,然后取出使用冷风机快速降温;
[0035]步骤五,干燥:步骤四中经过蒸煮并完成降温的茶叶放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0℃,直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5%,此时得到茶叶成品。
[0036]实施例3
[0037]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一,采摘:选取无病虫害的一芽二叶的鲜茶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新叶放置在温度为23℃的室内进行摊晾,让新叶的含水量在78%之间;
[0039]步骤二,杀青:将经过摊晾后的新叶放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温度范围为200℃,待新叶中的含水量为38%后,立即将杀青机中的新叶取出,然后立即摊开降温,直至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选取无病虫害的一芽二叶的鲜茶叶进行采摘,将采摘的新叶放置在温度为21~25℃的室内进行摊晾,让新叶的含水量在75%~80%之间;步骤二,杀青:将经过摊晾后的新叶放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温度范围为190~230℃,待新叶中的含水量为35%~40%后,立即将杀青机中的新叶取出,然后立即摊开降温,直至温度降至室温;步骤三,揉捻:将步骤二中经过杀青后并降温至室温的新叶放入到揉捻盘中进行人工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内;步骤四,蒸茶:将经过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醋酸蒸汽蒸煮20~30秒,再将经过醋酸蒸汽蒸煮的茶叶转移至清水中快速漂洗2~3次,最后将经过漂洗的茶叶放入到蒸锅中使用清水蒸煮30~40秒,然后取出快速降温;步骤五,干燥:步骤四中经过蒸煮并完成降温的茶叶放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90℃,直至茶叶的水分含量为3%~5%,此时得到茶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进行蒸茶时,使用醋酸蒸汽蒸煮25秒。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贵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