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6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倾斜的支撑柱,支撑柱内部中空,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柱的旋转轴线与其自身轴线具有夹角,支撑柱顶部固定有储料桶,储料桶内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储料桶下方设有若干个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除尘管道,除尘管道顶部与进料孔连通、底部均与支撑柱连通,除尘管道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除尘孔;支撑柱底部开设有吹气口,吹气口连通有用于向支撑柱内吹气的吹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风选设备由于茶叶中存在粘连甚至大块结团的现象导致茶叶重量增加从而导致误选的问题。

An air separation device for tea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
技术介绍
风选机是茶叶加工中的一种重要设备,茶叶风选机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等级的茶叶重量不同,在风力的作用下,其漂移距离不同的特点,在一定风力作用下分别将茶叶中的轻飘黄片、砂石等非茶类夹杂物分离出来,达到纯净茶叶的目的,同时将茶叶根据颗粒大小进行等级分类。现有的风选设备在对茶叶进行风选时,由于储料桶内茶叶的堆积会导致茶叶中存在粘连甚至大块结团的现象,导致茶叶重量增加,会导致误选,即储料桶内某一等级的茶叶中混入了其他等级的茶叶,从而降低茶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风选设备由于茶叶中存在粘连甚至大块结团的现象导致茶叶重量增加从而导致误选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倾斜的支撑柱,支撑柱内部中空,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柱的旋转轴线与其自身轴线具有夹角,支撑柱顶部固定有储料桶,储料桶内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储料桶下方设有若干个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除尘管道,除尘管道顶部与进料孔连通、底部均与支撑柱连通,除尘管道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除尘孔;支撑柱底部开设有吹气口,吹气口连通有用于向支撑柱内吹气的吹气机构。本方案的原理在于:支撑架用于对支撑柱起到支撑作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柱旋转,支撑柱旋转用于带动支撑柱顶部固定的储料桶运动,且储料桶的运动形式为绕支撑柱旋转轴线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产生自转,从而使储料桶内的茶叶从储料桶底部的进料孔落下,同时结团的大块茶叶团由于不能进入进料孔而留在储料桶内。由于支撑柱旋转时旋转轴线与其自身轴线具有夹角,储料桶运动还能够使得茶叶在储料桶内具有沿储料桶横截面上的运动,茶叶在储料桶内翻滚,能够避免储料桶内的茶叶堵住进料孔。进入进料孔内的茶叶进入倾斜的除尘管道内,茶叶在除尘管道内翻滚向下,茶叶中的粉末从除尘管道底部的除尘孔漏下,主要目的是除去茶叶中的粉尘。除去粉尘的茶叶进入支撑柱内,茶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吹气机构通过吹气口向支撑柱内吹气,产生向上的气流,向上的气流与向下的茶叶产生对流,从而对茶叶产生翻炒和撞击,使得粘连的茶叶分开。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储料桶运动能够将茶叶中结块的大块茶叶团留在储料桶内,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散状的茶叶,但散状的茶叶中仍具有粘连在一起的茶叶,通过茶叶在支撑柱内运动,气流与茶叶产生对流从而将粘连的茶叶分开,从而解决了现有风选机由于茶叶中存在粘连甚至大块结团的现象导致茶叶重量增加从而导致误选的问题。进一步,支撑柱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筒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吹气口开设在外筒上。茶叶在内筒向下运动,气流在气流通道内向上运动,气流能够通过内筒上的气孔对内筒中的茶叶产生翻炒,同时根据伯努利效应,气流通道内的气流能够将茶叶内残余的粉尘带走,进一步除去茶叶中的粉尘。进一步,支撑架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套,支撑套内侧均为半球形的卡合腔,支撑柱上固定有两个半球形的卡合部,两个卡合部分别卡合在两个卡合腔内,卡合腔与卡合部配合。通过两个卡合腔与卡合部的配合,能够对支撑柱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还能满足支撑柱旋转的要求。进一步,支撑架上还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转动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顶部与支撑杆的内筒底部通过斜管连通,出料管上固定套设有旋转套,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架底部的电机,电机与出料管通过皮带传动。通过电机带动出料管旋转,出料管通过斜管带动支撑柱旋转。进一步,储料桶下方固定有集尘筒,除尘管均位于集尘筒内。集尘筒能够对集尘管内漏下的粉尘进行收集。进一步,气流通道顶部与集尘筒连通。气流通道带出的粉尘能够进入集尘筒内实现收集。进一步,集尘筒顶部还连通有除尘袋。除尘袋能够除去集尘筒内的粉尘,且气流通道内的气流能够将集尘筒内的粉尘吹起,使得粉尘更好地被除尘袋吸收。进一步,进料孔位于储料桶底部边沿。由于储料桶运动时始终处于倾斜状态,将进料孔设置于储料桶底部边沿,储料桶内的茶叶更容易进入进料孔。进一步,吹气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柱底部的气泵,气泵的出气端与支撑柱上的吹气口连通。通过气泵产生的气流吹入吹气口,即可在气流通道内产生向上的气流,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支撑套的竖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架1、横杆2、支撑套20、卡合腔200、储料桶3、进料孔30、集尘筒4、除尘袋40、除尘管道5、除尘孔50、支撑柱6、卡合部60、内筒61、气孔610、外筒62、斜管7、出料管8、皮带9、电机10、气泵11、出气管12、吹气口1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倾斜的支撑柱6,支撑柱6在支撑架1上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支撑架1顶部固定有上下设置的两根横杆2,横杆2中部均固定有支撑套20,支撑套20的竖向剖面图如图4所示,支撑套20内侧均为半球形的卡合腔200,支撑柱6上固定有两个半球形的卡合部60,两个卡合部60分别卡合在两个卡合腔200内,卡合腔200与卡合部60配合,通过两个卡合腔200与卡合部60的配合,能够对支撑柱6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实现支撑柱6在支撑架1上的安装连接。结合图2和图3所示,支撑柱6内部中空,其包括外筒62和内筒61,外筒62与内筒6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筒61上开设有多个气孔610,外筒62底部开设有吹气口13,内筒61底部连通有斜管7,斜管7上固定有一个气泵11,气泵11的出气端与吹气口13之间通过出气管12连通。斜管7底部连通有竖直的出料管8,支撑架1底部固定有一个固定套,出料管8转动连接在固定套内。固定套下方的支撑架1上还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10,电机10与出料管8下部通过皮带9进行传动,电机10通过皮带9带动出料管8旋转,出料管8通过斜管7带动支撑柱6旋转,支撑柱6旋转轴线与其自身轴线存在夹角,此夹角为10°~30°,即支撑柱6的倾斜角度为10°~30°。如图2所示,内筒61顶部上方设有一个储料桶3,储料桶3内底部边沿开设有多个轴向均匀分布的进料孔30,储料桶3下方设有多个与进料孔30一一对应的除尘管道5,除尘管道5顶部与进料孔30连通、底部均与内筒61顶部连通,除尘管道5壁上开设有多个除尘孔50。储料桶3下方固定有集尘筒4,除尘管均位于集尘筒4内,气流通道顶部与集尘筒4连通,集尘筒4顶部还连通有除尘袋40。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电机10带动出料管8旋转,从而带动支撑柱6旋转,支撑柱6旋转带动储料桶3运动,且储料桶3的运动形式为绕支撑柱6的旋转轴线做圆周运动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倾斜的支撑柱,支撑柱内部中空,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柱的旋转轴线与其自身轴线具有夹角,支撑柱顶部固定有储料桶,储料桶内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储料桶下方设有若干个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除尘管道,除尘管道顶部与进料孔连通、底部均与支撑柱连通,除尘管道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除尘孔;所述支撑柱底部开设有吹气口,吹气口连通有用于向支撑柱内吹气的吹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倾斜的支撑柱,支撑柱内部中空,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柱旋转的驱动机构,支撑柱的旋转轴线与其自身轴线具有夹角,支撑柱顶部固定有储料桶,储料桶内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储料桶下方设有若干个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除尘管道,除尘管道顶部与进料孔连通、底部均与支撑柱连通,除尘管道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除尘孔;所述支撑柱底部开设有吹气口,吹气口连通有用于向支撑柱内吹气的吹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内筒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孔,所述吹气口开设在外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套,支撑套内侧均为半球形的卡合腔,支撑柱上固定有两个半球形的卡合部,两个卡合部分别卡合在两个卡合腔内,卡合腔与卡合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贵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