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揭露是关于一种半导体元件及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揭露大致相关于半导体元件,特定来说,相关于制造非平面晶体管元件的方法。
[0003]由于各种电子组件(例如,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的集成密度不断改善,半导体产业已经历快速成长。在大多数情况下,集成密度的改善从最小特征尺寸的重复缩小而得,此允许将更多的组件整合至给定面积中。
[0004]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元件逐渐在集成电路中广泛使用。FinFET元件具有三维结构且包括一或多个从基板突出的鳍片。配置以控制FinFET元件的导电通道内的电荷载子流动的栅极结构包覆一或多个鳍片。举例来说,在三栅极FinFET元件中,栅极结构包覆一或多个鳍片中的每一鳍片的三侧,进而在一或多个鳍片中的每一鳍片的三侧上形成导电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元件包含半导体基板、第一鳍片以及第二鳍片。第一鳍片从半导体基板突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鳍片从半导体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半导体基板;从该半导体基板突出并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鳍片;以及从该半导体基板突出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二鳍片,其中耦合至该第一鳍片的一第一磊晶源极/漏极区及耦合至该第二鳍片的一第二磊晶源极/漏极区通过一空隙彼此侧向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磊晶源极/漏极区从该第一鳍片的一中心部延伸,该第一鳍片的该中心部被一第一栅极特征覆盖,且其中该第二磊晶源极/漏极区从该第二鳍片的一中心部延伸,该第二鳍片的该中心部被一第二栅极特征覆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鳍片属于一第一标准单元,且该第二鳍片属于一第二标准单元,该第一标准单元沿一第二方向邻接该第二标准单元,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鳍片及该第二鳍片设置在该半导体基板的一第一侧上。5.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半导体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一第一晶体管,形成在该第一侧上,该第一晶体管包括从该第一侧突出的一第一源极/漏极区;以及一第二晶体管,形成在该第一侧上并且邻近该第一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包括从该第一侧突出的一第二源极/漏极区;其中该第一源极/漏极区及该第二源极/漏极区通过一空隙沿一第一侧向方向彼此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晶体管包括连接至该第一源极/漏极区的一第一鳍片基底结构,该第二晶体管包括连接至该第二源极/漏极区的一第二鳍片基底结构,其中该第一鳍片基底结构及该第二鳍片基底结构分别配置成该第一晶体管的导电通道及该第二晶体管的导电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晶体管包括多个第一片基底结构,该第二晶体管包括多个第二片基底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片基底结构及所述多个第二片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德馨,萧锦涛,曾健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