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91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其中,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载荷数据及与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对载荷数据和变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生成测试曲线;确定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如果是,则确定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结果正常,展示测试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无需工作人员手动绘制曲线,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成本,且可准确地确定出刚度测试结果是否正常。可准确地确定出刚度测试结果是否正常。可准确地确定出刚度测试结果是否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车辆的质量与驾驶人员的安全,在车辆出厂前对汽车的零部件进行刚度测试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刚度试验时,试验一般从载荷为零时开始,载荷绝对值增大的过程为加载过程,载荷绝对值减小的过程为卸载过程,采集加载、卸载过程中载荷与变形的数据。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直观的分析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测试人员需要手动将数据绘制曲线,观察变形与载荷之间的曲线关系,从而确定汽车零部件在刚度试验中的结果是否正常。但是,由于试验过程中数据量大,手动处理效率低、耗时长;并且,不同测试人员处理的曲线会略有不同,一致性差,无法得到准确地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数据处理的成本,准确地确定出刚度测试结果是否正常的目的。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06]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载荷数据及与所述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
[0007]对所述载荷数据和所述变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所述变形数据,生成测试曲线;
[0008]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
[0009]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结果正常,展示所述测试曲线。。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1]刚度测试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载荷数据及与所述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
[0012]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载荷数据和所述变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所述变形数据,生成测试曲线;
[0013]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
[0014]测试曲线展示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结果正常,展示所述测试曲线。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0016]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17]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18]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001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读取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其中,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载荷数据及与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通过对读取得到的载荷数据和变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生成测试曲线,从而避免人工绘制测试曲线,提高了生成的测试曲线的准确性;并且,通过确定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确定出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结果是否正常,展示测试曲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绘制曲线,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成本,且可准确地确定出刚度测试结果是否正常。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上述方法对应,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刚度试验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可配置于终端和/或服务器中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可包括:
[0032]S101、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
[0033]其中,目标部件可为汽车上的弹簧等部件,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载荷数据及与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刚度测试可包括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通常从载荷为零时开始,为目标部件施加在载荷,载荷绝对值增大的过程为加载过程,载荷绝对值减小的过程为卸载过程。载荷数据为对目标部件进行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中,对目标部件施加的载荷力数据,载荷数据的单位可为牛或千牛;变形数据为对目标部件进行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中,目标部件产生的变形尺寸数据,变形数据的单元可为毫米。
[0034]在具体实施中,刚度测试数据包括加载刚度测试数据和卸载刚度测试数据;其中,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加载刚度测试数据和在卸载过程中产生的卸载刚度测试数据。
[0035]其中,加载刚度测试数据包括加载载荷数据和对应的加载变形数据,卸载刚度测试数据包括卸载载荷数据和卸载变形数据。可预先获取刚度测试数据的存储信息,存储信息包括存储地址信息、存储名称信息和存储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根据存储信息,可在对应的存储位置读取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数据。
[0036]S102、对载荷数据和变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对目标部件进行刚度测试后得到的刚度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刚度测试数据包括载荷数据及与所述载荷数据对应的变形数据;对所述载荷数据和所述变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所述变形数据,生成测试曲线;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结果正常,展示所述测试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载荷数据对应的所述变形数据,生成测试曲线,包括: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用于表示刚度测试过程中所述目标部件产生的变形,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用于表示在刚度测试过程中对所述目标部件施加的载荷;按照所述载荷数据和所述变形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插入测试散点;连接各所述测试散点,生成所述测试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包括: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指数曲线模型、线性模型和对数曲线模型中任意一个模型的模型对应关系;如果符合,则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符合预设曲线模型中的模型对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测试曲线中的数据对应关系是否符合指数曲线模型、线性模型和对数曲线模型中任意一个模型的模型对应关系之后,还包括:如果不符,则确定所述目标部件的刚度测试结果异常,生成异常提示信息反馈至运维终端,并展示所述测试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测试曲线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刚度测试数据对应的数据信息,基于所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杨春辉朱碧园乐逸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