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磷酸肌醇钠在小儿短肠综合征肠道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07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药物用途领域,提供了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如下物质中的一种:A.六磷酸肌醇;B.六磷酸肌醇盐;C.六磷酸肌醇的代谢产物;所述用途包括:用于制备治疗和缓解短肠综合征SBS的药物。于制备治疗和缓解短肠综合征SBS的药物。于制备治疗和缓解短肠综合征SBS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磷酸肌醇钠在小儿短肠综合征肠道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药物用途领域,具体地,涉及六磷酸肌醇钠在小儿短肠综合征肠道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小肠大部分切除或旷置,导致肠道有效吸收面积显著减少,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的营养或儿童生长需求,并出现以腹泻、酸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及代谢障碍为主的症候群。
[0003]在儿童SBS中,常见病因主要包括腹裂、肠闭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等先天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系膜血管栓塞、感染性或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的肠管血流灌注不足而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
[0004]SBS患儿临床症状严重,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文献报道儿童SBS病死率约在35%

50%之间。SBS患者的预后与其切除肠管的长度和部位以及剩余肠管的功能密切相关,其治疗目的是促进肠代偿,挖掘剩余肠管的最大代偿能力,积极开展肠道康复治疗,以重新恢复肠道的自主性。
[0005]由此,基于(1)SBS患儿会出现腹泻及其所引起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调、严重营养不良、和代谢功能障碍等多种症状,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2)SBS患儿无法经肠内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提供机体生存和生长需要,因此需要部分或全部依赖静脉营养。肠外营养能提供SBS患儿所需要的营养需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何促进肠适应、提高肠自主营养供应能力和减少SBS相关并发症一直是SBS患儿诊疗的难点。
[0006]但,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促进SBS患儿肠代偿的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能够应用于SBS患儿肠道康复治疗的潜在药物,以改善SBS患儿预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应用于SBS患儿肠道康复治疗的药物。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活性成分为如下物质中的一种:
[0010]A.六磷酸肌醇;
[0011]B.六磷酸肌醇盐;
[0012]C.六磷酸肌醇的代谢产物;
[0013]所述用途包括:用于制备治疗和缓解短肠综合征SBS的药物。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15]所述用途还包括如下用途中的至少一种:
[0016]用途1.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肠管生长的药物;
[0017]用途2.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剩余小肠和结肠长度增加的药物;
[0018]用途3.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肠绒毛长度增加的药物;
[0019]用途4.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隐窝深度增加的药物;
[0020]用途5.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肌层厚度增加的药物。
[002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22]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促进SBS病患体重增加的药物。
[002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24]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药物。
[0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26]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制备促进肠上皮细胞中Lgr5和Pcna表达水平的药物。
[002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28]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制备增加SBS病患肠道上皮细胞中Ki67阳性细胞比例的药物。
[002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30]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的GLP

2表达和分泌的药物。
[003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32]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制备改善SBS病患的肠屏障功能的药物。
[003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得=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0034]所述用途还包括如下用途中的至少一种:
[0035]用途1.用于制备能在肠道内代谢产生IP3的药物;
[0036]用途2.用于制备增加肠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的药物;
[0037]用途3.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剩余肠管肠代偿能力的药物。
[003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短肠综合征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对实验模型进行50

75%的肠道切除。
[0039]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效果: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建立SBS大鼠模型,术后第一天开始给予灌胃IP6溶液,发现IP6能够促进SBS大鼠肠管生长,增加剩余小肠和结肠长度,增加肠粘膜重量,增加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
[0041]同时,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显示,IP6能够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PCR定量检测发现IP6能够促进肠上皮细胞中Lgr5和Pcna表达水平。
[0042]此外,ELISA和PCR定量检测IP6能够促进(glucagon

like peptide

2,GLP

2) 表达和分泌。
[0043]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6在大鼠肠道内代谢产生IP3,IP3能够增加肠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
[0044]故而,通过上述研究成果,明确了IP6可通过其代谢产物IP3促进肠上皮能量代谢,促进SBS大鼠剩余肠管肠代偿能力。
[0045]由此,IP6可应用于儿童短肠综合征的肠道康复治疗,也为临床治疗SBS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附图说明
[0046]图1.六磷酸肌醇钠对SBS大鼠的干预作用
[0047]其中,图1A为六磷酸肌醇钠对SBS大鼠的干预治疗流程图。
[0048]图1B为SBS大鼠相对体重增长变化。
[0049]图2.大鼠剩余肠管长度比较
[0050]其中,图2A为大鼠剩余小肠大体图(箭头指示吻合口的位置)。
[0051]图2B为大鼠剩余小肠长度比较(n=10)。
[0052]图2C为大鼠结肠大体图。
[0053]图2D为大鼠结肠长度比较(n=10)。
[0054]图3.大鼠肠管肠粘膜重量比较
[0055]其中,图3A为大鼠近段小肠粘膜重量比较(n=10)。
[0056]图3B为大鼠远段小肠粘膜重量比较(n=10)。
[0057]图3C为大鼠结肠粘膜重量比较(n=10)。
[0058]图4.大鼠近段小肠道病理变化
[0059]其中,图4A为大鼠近段小肠HE染色光镜(各组放大倍数:
×
50)。
[0060]图4B为大鼠近段小肠绒毛长度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如下物质中的一种:A.六磷酸肌醇;B.六磷酸肌醇盐;C.六磷酸肌醇的代谢产物;所述用途包括:用于制备治疗和缓解短肠综合征SBS的药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还包括如下用途中的至少一种:用途1.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肠管生长的药物;用途2.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剩余小肠和结肠长度增加的药物;用途3.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肠绒毛长度增加的药物;用途4.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隐窝深度增加的药物;用途5.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肌层厚度增加的药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促进SBS病患体重增加的药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还包括:用于制备促进SBS病患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药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王伟鹏蔡威肖永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