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深沟槽电容制程中,大多是通过在沟槽结构内沉积多层介电层和多层电极层,为了获得更大的电容密度,会加大沟槽深度,扩展介电层表面积和增加介电层数及电极层数。
[0003]但采用常规的工艺沉积掺杂多晶硅(doping poly)制备电极时,由于使用硅烷和磷化氢在500℃以上生长的掺杂多晶硅(doping poly)为非晶硅形态,沟槽内填充的非晶硅经过高温退火,向多晶形态转变会释放较大应力,使得半导体衬底(wafer)发生严重形变,致使无法进行后续的工艺加工,较严重时会导致半导体衬底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深沟槽电容制程中半导体衬底的形变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电容沟槽单元,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电容沟槽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按照特定版图分布的电容沟槽组,所述电容沟槽组包括多个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电容沟槽单元,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电容沟槽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按照特定版图分布的电容沟槽组,所述电容沟槽组包括多个电容沟槽;应力沟槽,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并环绕所述电容沟槽单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层膜结构,所述多层膜结构填满所述电容沟槽,而使所述应力沟槽具有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结构包括:隔离层,位于所述电容沟槽和所述应力沟槽的侧壁表面、底部表面及部分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隔离层的表面;一个或多个依次堆叠的堆栈结构,分布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堆栈结构包括依次层叠分布的介电层和电极层,其中顶层电极层填满所述电容沟槽,而使所述应力沟槽中存在空隙;所述隔离层、第一电极层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堆栈结构呈多层阶梯状结构,所述多层阶梯状结构中的每一层分别停止在电极层、第一电极层或者半导体衬底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结构还包括:封闭层,所述封闭层位于所述顶层电极层的表面,且所述封闭层未填充所述应力沟槽中的空隙,而将所述空隙的开口进行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和所述介电层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且所述隔离层和所述介电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导电化合物、多晶硅及掺杂多晶硅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层的材料包括氟硅玻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沟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电容沟槽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沟槽与所述电容沟槽的宽度差为2nm~20nm。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沟槽的宽度为0.5μm~1.5μm,长度为10μm~50μm,深度为2μm~50μm。1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电容沟槽单元和应力沟槽;其中,所述电容沟槽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按照特定版图分布的电容沟槽组,所述电容沟槽组包括多个电容沟槽,所述应力沟槽环绕所述电容沟槽单元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