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poly
‑
insulator
‑
poly,PIP)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元件集成度的增加,元件的尺寸逐渐缩小,相对地使半导体芯片内的集成电容器的空间愈来愈小,也因此降低了电容器的电容值。而在进入深次微米(deep sub
‑
micron)的工艺后,集成电容器的电容值降低的问题更为严重。
[0003]以目前的55纳米技术节点来说,半导体芯片内的集成电容器主要是采用横向耦合的金属
‑
氧化物
‑
金属(metal
‑
oxide
‑
metal,MOM)多层堆叠结构来制作。为了承受较高的操作电压,高压(>5V)MOM电容器的金属堆叠之间需要具有更宽的宽度,故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PIP)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半导体基底,其上具有电容形成区域;第一电容介电层,设置在该电容形成区域上;第一多晶硅电极,设置在该第一电容介电层上;第二电容介电层,设置在该第一多晶硅电极上;第二多晶硅电极,设置在该第二电容介电层上,其中该第一多晶硅电极包含接触部,该接触部突出超过该第二多晶硅电极的端面;第三多晶硅电极,设置在邻近该第二多晶硅电极的第一侧壁;第三电容介电层,设置在该第三多晶硅电极和该第二多晶硅电极之间;第四多晶硅电极,设置在邻近于该第二多晶硅电极的第二侧壁,其中该第二侧壁和该第一侧壁是相对的;以及第四电容介电层,设置在该第四多晶硅电极和该第二多晶硅电极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该第一多晶硅电极、该第三多晶硅电极和该第四多晶硅电极电连接至阳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该第二多晶硅电极电连接至阴极,又其中,该第三多晶硅电极、该第三电容介电层和该第二多晶硅电极构成第一电容,该第一多晶硅电极、该第二电容介电层和该第二多晶硅电极构成第二电容,第二多晶硅电极、该第四电容介电层和该第四多晶硅电极构成第三电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离子阱设置在该电容形成区域内并且电连接至该阴极,又其中,该第三多晶硅电极、该第一电容介电层和该离子阱构成第四电容,该第一多晶硅电极、第一电容介电层和该离子阱构成第五电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第五电容介电层设置在该第四多晶硅电极和该半导体基底之间,其中,该第五电容介电层比该第一电容介电层厚,又其中,该第四多晶硅电极、该第五电容介电层和该离子阱构成第六电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该第一多晶硅电极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多晶硅电极的宽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该第二电容介电层、该第三电容介电层和该第四电容介电层包含氧化物
‑
氮化物
‑
氧化物(ONO)介电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
‑
绝缘体
‑
多晶硅电容器,其中,另包含硬掩模层,覆盖该第二多晶硅电极,又其中,该硬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玲刚,
申请(专利权)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