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8432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核酸代谢产物的缓冲液与药物进行混合,得到供试品溶液;对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吸附效率,其中,所述核酸代谢产物包括选自下列至少之一:尿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肌苷和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涉及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和筛选药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指出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3.3%,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2亿;中国大陆痛风的患病率为1.1%,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700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存在多种危害,其中痛风石是痛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此外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不容忽视。
[0003]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由细胞代谢产生,20%源于饮食,尿酸主要来源于自身合成,来自食物的很少,嘌呤的合成主要在含有黄嘌呤氧化酶的肝脏和小肠组织中进行,食物中的核酸主要以核蛋白形式存在,在胃中被胃酸分解成核酸和蛋白质,核酸进入肠道被各种酶水解,分解成碱基和戊糖,而人体细胞中的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核苷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下,分解成自由的碱基和1

磷酸核糖,嘌呤碱可以进一步水解,嘌呤的分解从水解脱氨开始。腺嘌呤水解生成次黄嘌呤,鸟嘌呤水解生成黄嘌呤。脱氨反应可以在碱基、核苷或核苷酸水平上进行。次黄嘌呤氧化生成黄嘌呤,再氧化生成尿酸,人体内嘌呤碱最终水解成尿酸。
[0004]目前市场上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药物别嘌醇,来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肾尿酸排泄。对核苷酸代谢产物吸附的高分子药物市场是欠缺的,并且检测这些药物对核苷酸代谢产物的吸附能力的方法也是欠缺的,并且准确度不高。
[0005]由此可见,开发一种能够高效、快速、准确地检测药物对多种核苷酸代谢产物的吸附度的方法很有必要,为吸附核苷酸代谢产物的高分子药物的筛选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核酸代谢产物的缓冲液与药物进行混合,得到供试品溶液;对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确定
所述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吸附效率,其中,所述核酸代谢产物包括选自下列至少之一:尿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肌苷和5

腺苷单磷酸;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的流动相包括缓冲液和/或有机溶剂,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3.6~4.0。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基于HPLC,可以实现供试品溶液中多达8种核苷酸代谢产物达到基线分离,为准确检测吸附阴离子的高分子药物吸附尿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肌苷和5

腺苷单磷酸的吸附度提供基础,对于大批量筛选吸附阴离子的高分子药物吸附度情况,可以提高检测效率,节省检测时间,节约检测成本。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4.0。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当流动相缓冲液的pH为4.0时,可以进一步改善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尿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肌苷和5

腺苷单磷酸8种物质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并且测定的重复性高。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缓冲液选自下列至少之一:磷酸盐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乙酸缓冲液和甲酸缓冲液,优选为磷酸盐缓冲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四种缓冲液作为流动相A均可以使上述8种物质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当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特别是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时,上述8种物质的分离检测效果最好。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当流动相B为乙腈时,可以有效测定供试品溶液中各物质的量,进而得到待检测药物对上述8种物质的吸附度。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所述梯度洗脱的条件为:0-15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15-2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100%):(0%~5%);20-4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5%;40-41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100%):(0%~5%);41-60分钟时,所述缓冲盐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所得到的峰型最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梯度洗脱的条件为:0-15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15-2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20-4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5%;40-41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5%;41-6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采用上述梯度洗脱的方式及流动相配比,可以对上述8种物质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和较好的峰型。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2mL/min

1.0mL/min,优选为0.6mL/min。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并进一步提高分离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含有核酸代谢产物的缓冲液中含有缓冲试剂,所述缓冲试剂包括选自下列至少之一:氢氧化钠、磷酸盐、2

(二乙醇氨基)乙磺酸(BES)、氨基丁三醇
·
盐酸、枸橼酸盐和碳酸盐;优选为磷酸二氢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使用上述缓冲试剂可以很好地模拟体内环境,使配制的含有核酸代谢产物的缓冲液更准确地模拟待检测药物在体内吸附核苷酸代谢产物的情况,进而使所检测的吸附度更接近待检测药物在体内的吸附度,是检测更加准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缓冲试剂的pH为6.0~8.0,优选为6.5~7.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缓冲试剂更接近人体内pH,可以更准确地模拟人体内的环境,模拟待检测药物在人体中吸附核苷酸代谢产物的环境,使所检测的吸附度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的吸附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的吸附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有核酸代谢产物的缓冲液与药物进行混合,得到供试品溶液;对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药物对核酸代谢产物吸附效率,其中,所述核酸代谢产物包括选自下列至少之一:尿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肌苷和5

腺苷单磷酸;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的流动相包括缓冲液和/或有机溶剂,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3.6~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选自下列至少之一:磷酸盐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乙酸缓冲液和甲酸缓冲液,优选为磷酸盐缓冲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所述梯度洗脱的条件为:0-15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15-2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100%):(0%~5%);20-4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5%;40-41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100%):(0%~5%);41-60分钟时,所述缓冲盐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优选地,所述梯度洗脱的条件为:0-15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15-2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20-4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5%;40-41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95%:5%;41-60分钟时,所述缓冲液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任选地,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2mL/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彤梁樱郭丽娟刘燕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