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凝血吸附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946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凝血吸附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利用多种单体共聚得到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树脂,通过将聚合树脂胺化引入胺基后与肝素反应,达到接枝肝素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路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抗凝血效果优异,同时还抗老化且不容易脱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凝血吸附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凝血吸附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血液灌流是指血液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或固定特异性配体的吸附剂装置,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致病物质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血液灌流目前主要限于吸附作用故也被称为血液吸附。血液灌注器中的吸附剂与血液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激活人体凝血系统而导致凝血,因此往往需要较大剂量的肝素。
[0003]目前在吸附剂上接枝肝素的工艺主要有:
[0004](1)利用树脂上残留的氯甲基进行环氧反应,然后利用环氧与肝素进行接枝反应,这种方法步骤较多,操作繁琐,成本也较高。
[0005](2)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丙烯酸三嵌段共聚物,用此聚合物溶液对树脂进行包膜,然后对包膜后的树脂进行接枝肝素反应。而包膜存在不抗老化、易脱落等问题,且包膜制备过程复杂。
[0006]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血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多种单体共聚得到聚合树脂,将所述聚合树脂进行胺化得到胺化树脂,在所述胺化树脂上接枝肝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枝肝素时所采用的缩合剂选自1

羟基苯并三唑、2

(7

氮杂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O

苯并三氮唑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2

乙氧基
‑1‑
乙氧碳酰基

1,2

二氢喹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缩合剂为1

羟基苯并三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胺化树脂上接枝肝素的过程包括:将肝素、所述缩合剂、接枝溶剂和所述胺化树脂混合,在70℃

90℃的条件下反应4h

8h;优选地,先将所述肝素、所述缩合剂和所述接枝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与所述胺化树脂混合反应,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肝素的质量分数为0.5%

2%,缩合剂的质量分数为0.05%

0.2%;所述胺化树脂和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9

11;优选地,所述接枝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和水形成的混合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体积比为1:8

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枝肝素的反应完成之后,对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优选地,洗涤是依次用有机醇溶剂和水进行多次洗涤,干燥是在50℃

70℃的条件下干燥10h

15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单体包括含有双键的单体和含有环氧基团的单体,所述含有双键的单体选自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有环氧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优选地,多种单体包括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

乙烯吡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磊高天宇张发明陶令峰张翰波胡名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