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04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吸附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聚合,由于三个单体中包含了疏水性和亲水性的材料,使制备得到的树脂具备两亲性,疏水性可以提高对目标物胆红素及炎症因子吸附性能,亲水性可以改善血液相容性,提高树脂安全性及使血浆与树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吸附性能。此外,利用胺化试剂进行胺化,由于胆红素具有羧基,在树脂中引入胺基,可以通过离子吸附作用提高胆红素吸附选择性。该吸附剂可以同时吸附胆红素和炎症因子,在组合型人工肝治疗中,一支灌流器可以替代两支灌流器,降低了操作成本和风险,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当受到多种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引起严重损害时,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进而引发肝衰竭。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是一种组合型人工肝治疗模式,采用中性大孔树脂和交换树脂两种吸附剂联合应用。两种吸附剂的组合应用能在降低黄疸症状的同时清除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给肝细胞再生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肝脏的恢复。
[0003]现有的人工肝技术由于需要两类吸附剂才能达到吸附胆红素和细胞炎症因子的目的,一般均采用两支灌流器串联,成本、风险高。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旨在同时吸附胆红素和细胞炎症因子。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附剂,吸附剂为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聚合后形成的共聚物,且共聚物经过胺化试剂进行胺化。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80

120:30

50:60

80;
[0009]优选地,胺化试剂选自三甲胺盐酸盐和三乙胺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进行聚合得到共聚物,将共聚物利用胺化试剂进行胺化。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共聚物;
[0012]优选地,包括:将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有机溶剂和引发剂混合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与水相混合进行聚合反应,然后固液分离得到聚合物微球;
[0013]优选地,聚合反应温度为70℃

90℃,反应时间为8h

12h;更优选地,反应时是将油相加入至水相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反应。
[001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剂选自正戊醇、甲基环己烷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的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2

2.0:1;更优选地,有机溶剂包括正戊醇和辅助溶剂,辅助溶剂选自甲基环己烷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且在有机溶剂中正戊醇质量占比为60

70%。
[001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引发剂的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0.8

1:100。
[001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水相的制备过程包括:将无机盐、分散剂和水混合而得,反应时控制油相和水相的质量比为1:2

4;
[0018]优选地,无机盐选自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和氯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0019]优选地,分散剂选自聚乙烯醇、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0020]优选地,在水相中无机盐的浓度为2

8wt%,分散剂的浓度为0.3

1.0wt%。
[002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将共聚物利用胺化试剂进行胺化的过程包括:将得到的聚合物与胺化试剂混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

90℃,反应时间为12h

20h;
[0022]优选地,在与胺化试剂反应完成之后,将得到的聚合物依次进行酸洗、碱洗和乙醇浸提,然后筛分得到粒径为40目

60目之间的树脂。
[002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任意实施方式中的吸附剂在制备双重血液灌流吸附材料中的应用。
[002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任意实施方式中的吸附剂在制备用于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炎症因子风暴或肝衰竭的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聚合,由于三个单体中包含了疏水性和亲水性的材料,使制备得到的树脂具备两亲性,疏水性可以提高对目标物胆红素及炎症因子吸附性能,亲水性可以改善血液相容性,提高树脂安全性及使血浆与树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吸附性能。此外,利用胺化试剂进行胺化,由于胆红素具有羧基,在树脂中引入胺基,可以通过离子吸附作用提高胆红素吸附选择性。
[002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可以同时吸附胆红素和细胞炎症因子,可以同时替代用于治疗胆红素血症的胆红素吸附剂以及治疗炎症因子风暴的炎症因子吸附剂;特别是组合式人工肝治疗中,需要同时吸附胆红素和炎症因子,传统方案是将两种灌流器串联使用,而采用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树脂则只需一支灌流器,降低了操作成本和风险,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8]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胆红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指的是炎症反应中反应中细胞因子,能激活人体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抵抗感染,但是体内含量过高则可能会导致免疫过度反应。血液灌流技术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和炎症因子风暴有效方法之一,肝脏是胆红素代谢中必不可少的器官,肝衰竭体内胆红素代谢受阻,并可能伴发炎症反应。
[0029]由于需要两类吸附剂才能达到吸附胆红素和细胞炎症因子的目的,导致了血液灌流需要采用两支灌流器串联,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同时具有吸附胆红素和细胞炎症因子的作用。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是以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加入胺化试剂胺化得到大孔吸附阴离子交换树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共聚
[0032]以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进行聚合得到共聚物,聚合方式不限。二乙烯苯具有疏水性,烯丙醇缩水甘油醚具有亲水性,制备树脂具有两亲性,疏水性可以提高对目标物胆红素及炎症因子吸附性能,亲水性可以改善血液相容性,提高树脂安全性及使血浆与树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吸附性能。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共聚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吸附剂为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聚合后形成的共聚物,且所述共聚物经过胺化试剂进行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80

120:30

50:60

80;优选地,所述胺化试剂选自三甲胺盐酸盐和三乙胺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3.一种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进行聚合得到共聚物,将所述共聚物利用所述胺化试剂进行胺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备所述共聚物;优选地,包括:将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烯丙醇缩水甘油醚、有机溶剂和引发剂混合溶解得到油相,将所述油相与水相混合进行聚合反应,然后固液分离得到聚合物微球;优选地,聚合反应温度为70℃

90℃,反应时间为8h

12h;更优选地,反应时是将所述油相加入至所述水相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反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正戊醇、甲基环己烷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2

2.0:1;更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正戊醇和辅助溶剂,所述辅助溶剂选自甲基环己烷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且在所述有机溶剂中正戊醇质量占比为60

70%。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阳阮婷伍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