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2-微球蛋白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4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备β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肾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体内环境平衡并对整个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肾脏能够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有毒物质等,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功能一旦受损,会逐步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是透析,但是长期透析容易引起β2

微球蛋白在体内某些部位沉积,造成其含量增高,长此以往会产生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Dialysis related amyloidosis,DRA),它是肾脏损伤的一种并发症。β2

微球蛋白(Beta
‑2‑
microglobulin,β2M),是细胞表面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分子质量为11.8kD,由9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主要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β2

微球蛋白不能被正常代谢去除,也无法被普通透析有效清除,因此在体内累积,是肾衰患者透析并发症的主要致病毒素。血液净化吸附去除β2M的治疗方式已被临床普遍采纳,但目前所采用的非特异性吸附剂由于目标选择性差,存在低效,高副作用的缺陷。
[0003]血液灌流由于选择性高、副作用少和成本低等优点而成为治疗高β2

微球蛋白的首选疗法。血液灌流是指将患者血液引到体外,流经装有吸附剂的灌流器,利用吸附剂与体内有害的毒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吸附,并予以清除,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而安全高效的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是血液灌流清除高浓度β2

微球蛋白的核心及关键。
[0004]目前临床上应用的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包括合成树脂吸附剂和亲和吸附剂等,但大多存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或不够环保等问题。比如通常使用的苯乙烯树脂,由于强疏水性,需要衍生官能团,或在树脂表面包膜以减少非特异性吸附,这增加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包括:使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发生悬浮聚合,得到所述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该方法以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为聚合单体,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苯乙烯树脂即为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该聚苯乙烯树脂具有两亲性,可利用苯乙烯的疏水性用来吸附β2

微球蛋白,利用N

乙烯吡咯烷酮的亲水性改善血液相容性,从而获得更高的β2

微球蛋白吸附效果。同时,该方法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包膜、后修饰等工艺步骤,经济环保。
[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聚合在致孔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致孔剂选自甲苯、乙苯、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庚醇、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之一。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致孔剂的质量为所述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总质量的50%~200%。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聚合在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总质量的0.5%~10%。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聚合在0.5wt%~5wt%的分散剂水溶液中进行,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和明胶,所述聚乙烯醇和所述明胶的质量比为1:(1~4)。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聚合在100~400rpm的搅拌转速和60~80℃的温度下进行。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

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苯乙烯、所述二乙烯苯的体积比为(2~3):(5~8):(5~6)。
[0015]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是由上述实施例的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由此,该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具有两亲性,可利用苯乙烯的疏水性用来吸附β2

微球蛋白,利用N

乙烯吡咯烷酮的亲水性改善血液相容性,从而获得更高的β2

微球蛋白吸附效果。同时,该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包膜、后修饰等工艺步骤,经济环保。
[0016]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直径为100~1000μm。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包括:使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发生悬浮聚合,得到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悬浮聚合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0022][0023]专利技术人发现,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悬浮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具有两亲性,其中苯乙烯具有疏水性,可用来吸附β2

微球蛋白,N

乙烯吡咯烷酮具有亲水性,可改善血液相容性。由此,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可不经包膜、接枝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发生悬浮聚合,得到所述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聚合在致孔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致孔剂选自甲苯、乙苯、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庚醇、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的质量为所述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总质量的50%~2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聚合在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β2

微球蛋白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N

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总质量的0.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念周文阳张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