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3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砂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该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设置有安装块和回收罩,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回收罩外侧通过活动杆与固定杆相连,安装块上端的力矩电机通过钢丝绳以恒定的力带动活动杆的上端移动,活动杆下端因杠杆原理带动回收罩向另一侧方向移动,回收罩通过两侧的履带轮与曲面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喷砂管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在回收罩外侧,喷洒出的钢砂与工件接触后,与灰尘落入到回收罩中,回收罩底部的回收管与吸尘装置相连,方便对废料进行回收。方便对废料进行回收。方便对废料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喷砂设备
,具体为喷砂设备中的喷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喷砂设备是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0003]现如今大部分的喷砂设备在处理不规则形状表面时,例如带斜面、曲面的工件,则需要使用到多轴机器人对喷砂管进行夹持,成本昂贵结构复杂,并且喷砂设备不具备废料回收功能,喷砂作业时钢砂等磨料四处飞溅,粉尘弥漫,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大部分的喷砂设备在处理不规则形状表面时,例如带斜面、曲面的工件,则需要使用到多轴机器人对喷砂管进行夹持,成本昂贵结构复杂,并且喷砂设备不具备废料回收功能,喷砂作业时钢砂等磨料四处飞溅,粉尘弥漫,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端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安装块的上端设置有力矩电机,所述力矩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绳的一端,所述活动杆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回收罩,所述回收罩的外侧设置有履带轮,所述回收罩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机构和喷砂管,所述回收罩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管。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在安装块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一一对应,活动杆沿着固定杆另一端进行翻转,固定杆安装在自动喷砂设备的外侧。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活动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力矩电机带动收卷盘转动,收卷盘带动钢丝绳进行拉伸,钢丝绳带动活动杆进行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回收罩与活动杆为转动连接,所述履带轮与回收罩为转动连接,所述履带轮在回收罩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履带轮带动回收罩与曲面工件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孔、活动件、连接槽、限位环、丝杆和旋钮,所述连接孔开设在回收罩的边侧,所述活动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回收罩的外侧,所述连接槽位于活动件的下端,所述限位环固定安装在喷砂管的外侧,所述限位环位于活动件的内侧,所述喷砂管与连接孔为卡合连接,所述连接槽的宽度小于限位环的外径,所述丝杆固定安装在回收罩的外侧,所述喷砂管和丝杆穿过连接槽,所述旋钮螺纹连接在丝杆的外侧,喷砂管
通过连接孔插入至回收罩的内部,将活动件通过铰链向下翻转,此时喷砂管和丝杆位于连接槽的内侧,限位环对喷砂管起到定位作用,防止喷砂管脱落,转动旋钮至活动件的外侧,防止活动件向上翻转。
[0010]优选的,所述回收罩远离连接孔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回收罩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回收管延伸至回收罩的内侧,喷砂管喷出的钢砂从回收罩的开口处接触到工件表面,多余的钢砂与粉尘落入到回收罩的内部,回收管与吸尘装置连接,将回收罩中的钢砂与粉尘吸入到吸尘装置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设置有安装块和回收罩,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回收罩外侧通过活动杆与固定杆相连,安装块上端的力矩电机通过钢丝绳以恒定的力带动活动杆的上端移动,活动杆下端因杠杆原理带动回收罩向另一侧方向移动,回收罩通过两侧的履带轮与曲面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喷砂管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在回收罩外侧,喷洒出的钢砂与工件接触后,与灰尘落入到回收罩中,回收罩底部的回收管与吸尘装置相连,方便对废料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回收罩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回收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安装块;2、固定杆;3、活动杆;4、连接杆;5、力矩电机;6、收卷盘;7、钢丝绳;8、回收罩;9、履带轮;10、连接机构;1001、连接孔;1002、活动件;1003、连接槽;1004、限位环;1005、丝杆;1006、旋钮;11、喷砂管;12、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安装块1、固定杆2、活动杆3、连接杆4、力矩电机5、收卷盘6、钢丝绳7、回收罩8、履带轮9、连接机构10、喷砂管11和回收管12。
[0019]其中,安装块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2的一端,固定杆2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3,活动杆3上端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4,安装块1的上端设置有力矩电机5,力矩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收卷盘6,收卷盘6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绳7的一端,活动杆3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回收罩8,回收罩8的外侧设置有履带轮9,回收罩8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机构10和喷砂管11,回收罩8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管12。
[0020]具体的,本结构中的固定杆2在安装块1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杆3与固定杆2为转动连接,活动杆3与固定杆2一一对应,活动杆3沿着固定杆2另一端进行翻转,安装块1安装在自动喷砂设备的外侧。
[0021]连接杆4垂直于活动杆3,钢丝绳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力矩电机5带动收卷盘6转动,收卷盘6带动钢丝绳7进行拉伸,钢丝绳7带动活动杆3进行移动。
[0022]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本结构中的回收罩8与活动杆3为转动连接,履带轮9与回收罩8为转动连接,履带轮9在回收罩8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履带轮9带动回收罩8与曲面工件接触。
[0023]结合图4所示,本结构中的连接机构10包括连接孔1001、活动件1002、连接槽1003、限位环1004、丝杆1005和旋钮1006。
[0024]其中,连接孔1001开设在回收罩8的边侧,活动件100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回收罩8的外侧,连接槽1003位于活动件1002的下端,限位环1004固定安装在喷砂管11的外侧,限位环1004位于活动件1002的内侧,喷砂管11与连接孔1001为卡合连接。
[0025]这里的连接槽1003的宽度小于限位环1004的外径,丝杆1005固定安装在回收罩8的外侧,喷砂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包括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2)的一端,所述固定杆(2)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上端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安装块(1)的上端设置有力矩电机(5),所述力矩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收卷盘(6),所述收卷盘(6)的外侧设置有钢丝绳(7)的一端,所述活动杆(3)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回收罩(8),所述回收罩(8)的外侧设置有履带轮(9),所述回收罩(8)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机构(10)和喷砂管(11),所述回收罩(8)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在安装块(1)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杆(3)与固定杆(2)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与固定杆(2)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垂直于活动杆(3),所述钢丝绳(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贴合工件表面的喷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罩(8)与活动杆(3)为转动连接,所述履带轮(9)与回收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祺黄诗雄沈昊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成涂装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