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四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04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四通阀,其包括:阀管,阀管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套管,套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第一配合端与自由端配合固定,第二配合端用于套设在待连接管的外侧并与待连接管焊接固定,套管具有间隔段,间隔段位于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之间,间隔段的至少部分内径小于待连接管的外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瘤容易掉落入本体内部的问题。中的焊瘤容易掉落入本体内部的问题。中的焊瘤容易掉落入本体内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四通阀


[0001]本技术涉及四通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四通阀。

技术介绍

[0002]四通阀是制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四通阀通常包括本体部和与本体部连通的管组件。其中,本体部通过管组件与制冷系统中的管件连通,通常情况下,管组件与制冷系统中的管件通过焊接固定。在对管组件与制冷系统中的管件进行焊接固定的过程中可能形成焊瘤,并且易出现焊瘤掉落入本体部内的隐患,影响四通阀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四通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瘤容易掉落入本体内部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组件,其包括:阀管,阀管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套管,套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第一配合端与自由端配合固定,第二配合端用于套设在待连接管的外侧并与待连接管焊接固定,套管具有间隔段,间隔段位于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之间,间隔段的至少部分内径小于待连接管的外径。
[000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待连接管的端部穿设在套管的第二配合端内,然后将焊料置于待连接管的外壁第与第二配合端的内壁之间,对整体进行加热以使焊料熔化,完成对套管与待连接管之间的焊接。由于在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之间设置有间隔段,当焊料放置过多时,多余的焊料可能会形成焊瘤,形成的焊瘤沿着第二配合端的内壁滑落可以附着至间隔段上,从而能够对焊瘤进行止挡,防止焊瘤滑入阀体内。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间隔段的设置,能够对焊瘤起到隔挡的作用,避免焊瘤落入至四通阀的本体内部,进而能够保证四通阀的正常运行。
[0006]进一步地,间隔段包括直管段,直管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直管段的内径小于待连接管的外径,第一端与第一配合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配合端连接。直管段的设置,结构简单,且方便套管的加工成型。
[0007]进一步地,间隔段还包括第一过渡段,第一过渡段位于直管段与第二配合端之间,第一过渡段的内径由第二配合端至直管段的方向逐渐减小。上述设置,能够对待连接管伸入到套管内的距离进行限制,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待连接管伸入到套管内的深度。
[0008]进一步地,第一过渡段为锥形结构,第一过渡段的锥角设置在15
°
至30
°
之间。将第一过渡段的锥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方便套管的加工成型,且能够保证套管的结构强度。
[0009]进一步地,间隔段还包括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直管段和第一配合端连接。上述设置,能够方便对套管的加工成型,且能够增加套管的结构强度。
[0010]进一步地,间隔段的壁厚、第一配合端的壁厚以及第二配合端的壁厚相等。如此设
置,能够方便对套管的加工成型。
[0011]进一步地,间隔段的内壁上环形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如此设置,方便对套管的加工成型。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四通阀,其包括本体和上述中的管组件,管组件与本体连通设置。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组件与待连接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组件与待连接管装配的剖视图;
[0016]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管组件与待连接管装配的剖视图;
[0017]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管组件与待连接管装配的剖视图;
[0018]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四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0、阀管;101、固定端;102、自由端;
[0021]20、套管;201、第一配合端;202、第二配合端;
[0022]21、间隔段;211、直管段;212、第一过渡段;213、第二过渡段;
[0023]30、待连接管;
[0024]1、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管组件,其包括阀管10和套管20。阀管10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101和自由端102。套管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端201和第二配合端202,第一配合端201与自由端102配合固定,第二配合端202用于套设在待连接管30的外侧并与待连接管30焊接固定,套管20具有间隔段21,间隔段21位于第一配合端201和第二配合端202之间,间隔段21至少部分内径小于待连接管30的外径。
[0027]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待连接管30的端部穿设在套管20的第二配合端202内,然后将焊料置于待连接管30的外壁第与第二配合端202的内壁之间,对整体进行加热以使焊料熔化,完成对套管20与待连接管30之间的焊接。由于第一配合端201和第二配合端202之间设置有间隔段21,当焊料放置过多时,多余的焊料可能会形成焊瘤,形成的焊瘤沿着第二配合端202的内壁滑落并附着至间隔段21上。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间隔段21将第一配合端201和第二配合端202间隔开,且间隔段21的内径小于待连接管30的外径,因此
间隔段21能够对焊瘤起到隔挡的作用,避免焊瘤落入至四通阀的本体1内部,进而能够保证四通阀的正常运行。并且,间隔段21的设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0028]进一步地,间隔段21包括直管段211,直管段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直管段211的内径小于待连接管30的外径,第一端与第一配合端201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配合端202连接。本实施例中,直管段211的内径小于第二配合端202的内径。具体地,第一配合端201、直管段211、第二配合端202同轴设置,对套管20和待连接管30进行焊接时,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瘤在直管段211的内壁上扩散并附着在直管段211的内壁上。直管段211的内壁形成供焊瘤附着的环形附着面,环形附着面的形成,能够保证焊瘤扩散的均匀性,增大了焊瘤与附着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保证焊瘤附着的稳定性,减少焊瘤掉落的现象。
[0029]其中,直管段211可以通过阶梯结构形成。当直管段211通过阶梯结构形成时,套管20整体为阶梯设置的管状结构,第一配合端201的内径与第二配合端202的内径相等,且均大于直管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组件包括:阀管(10),所述阀管(10)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101)和自由端(102);套管(20),所述套管(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端(201)和第二配合端(202),所述第一配合端(201)与所述自由端(102)配合固定,所述第二配合端(202)用于套设在待连接管(30)的外侧并与待连接管(30)焊接固定,所述套管(20)具有间隔段(21),所述间隔段(21)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端(201)和所述第二配合端(202)之间,所述间隔段(21)的至少部分内径小于所述待连接管(30)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段(21)包括直管段(211),所述直管段(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直管段(211)的内径小于所述待连接管(30)的外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端(201)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配合端(2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段(21)还包括第一过渡段(212),所述第一过渡段(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