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83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一固液分离装置、一污泥浓缩装置以及一脱水装置。所述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一第一废水输入端、一硝化促进剂输入端、一还原剂输入端以及一第一废水输出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装置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相连,且所述脱水装置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能提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能,并快速实现水质净化的目标。并快速实现水质净化的目标。并快速实现水质净化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按高科技、石化、化工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所造成氨氮废水的排放量急遽上升,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氨氮废水的处理方式依操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物理、化学及生物三种处理方式,其中生物处理方式所需的成本最低。
[0003]目前常见的一种生物处理方式,是先在好氧的环境下,利用氨氧化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再利用硝化微生物将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氮;然后,转移到兼氧的环境下,利用反硝化微生物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然而,为了要在反应装置内创造出好氧的环境,需设置鼓风机并于反应装置内装设大量的曝气器(包括曝气管、曝气盘等),不仅初设费用昂贵,日后还会有维修保养及耗能的问题。此外,由于氨氧化微生物与硝化微生物在同一个体系中存在竞合关系,氨氧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分解速率会受到硝化微生物逐渐增殖的现象而产生变化。
[0004]目前常见的另一种生物处理方式,是利用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bacteria)并另外添加亚硝酸盐氮,以将废水中氨氮直接转换成氮气。然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会对此菌的生化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再加上此菌的增殖速度较慢,一旦系统发生异常将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对于运行中的工厂造成不小的废水排放压力。此外,由于一般废水的水质处于变动状态,亚硝酸盐氮的加药量很难被精准的控制,若控制不到位,将导致放流水中存在浓度不等的亚硝酸盐氮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着重于解决利用微生物处理氨氮废水存在的诸多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于兼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添加硝化促进剂与还原剂,并将反应体系的酸碱值pH控制在6.5

8.5,其中硝化促进剂用以使废水中的氨氮在兼氧条件下仍能够被氨氧化微生物逐渐氧化成亚硝酸盐氮,而还原剂用以使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根据实际需要,处理水可再进行一般的兼氧生物处理,将残存的亚硝酸盐氮及一小部分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一固液分离装置、一污泥浓缩装置以及一脱水装置。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一第一废水输入端、一硝化促进剂输入端、一还原剂输入端以及一第一废水输出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装置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相连,且所述脱水装置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相连。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且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又,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第二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其具有一第二废水输入端以及一第二废水输出端,所述第二废水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且所述第二废水输出端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又,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且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所述污泥排放端通过一第一污泥输送管线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所述接收端连通。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还具有一污泥输入端,且所述污泥输入端通过一第一回流管线与所述第一污泥输送管线连通。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所述污泥排放端通过一第二污泥输送管线与所述脱水装置的所述接收端连通。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端通过一废水输送管线引进一待处理的氨氮废水。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脱水装置的一液体排放端通过一第二回流管线与所述废水输送管线连通。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硝化促进剂加药装置以及一还原剂加药装置,所述硝化促进剂加药装置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硝化促进剂输入端连通,且所述还原剂加药装置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还原剂输入端连通。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硝化促进剂加药装置的一供给端通过一第一加药管线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硝化促进剂输入端连通,且所述还原剂加药装置的一供给端通过一第二加药管线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还原剂输入端连通。
[0016]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能通过“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一硝化促进剂输入端及一还原剂输入端,用以向氨氮废水中投加硝化促进剂与还原剂”的技术特征,以提高废水中氨氮的分解速率,并同步将氨氮分解过程中衍生的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快速实现水质净化的目标。
[0017]更进一步来说,本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可进一步配置一第二兼氧生物处理装置,以将废水中残存的亚硝酸盐氮和一小部分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
[0018]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23]第一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Z1的主要配置。如图1所示,氨氮废水处理系统Z1包括一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1、一固液分离装置2、一污泥浓缩装置3及一脱水装置4。固液分离装置2与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1相连,污泥浓缩装置与固液分离装置2相连,且脱水装置4与污泥浓缩装置3相连。
[00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1为改良的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其具有一第一废水输入端11、一硝化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一第一废水输入端、一硝化促进剂输入端、一还原剂输入端以及一第一废水输出端;一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一污泥浓缩装置,所述污泥浓缩装置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相连;以及一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且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又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第二兼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兼氧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一第二废水输入端以及一第二废水输出端,所述第二废水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兼氧生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废水输出端连通,且所述第二废水输出端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其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且所述污泥浓缩装置的一污泥排放端与所述脱水装置的一接收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所述污泥排放端通过一第一污泥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仪谢奇旭谭发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崇越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