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142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包括沉淀池,沉淀池设有浮力装置,浮力装置包括浮板、设置于浮板上端面多个裸露的电极,浮力装置提供的浮力使电极高于泥水表面,并在泥水沉淀后浮力装置下沉使电极低于上清液液面,沉淀池设有排水口和与电极电性连接的排水装置;通过设置在水面的浮板和电极,可在水体沉降后自动下沉从而导通电路将清水排出,通过设置牵引绳、行程开关、挡泥板和推板,可在浮板达到指定高度时自动将污泥排出。定高度时自动将污泥排出。定高度时自动将污泥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DMAC在精馏回收过程中,因热分解效应,会产生部分乙酸及二甲胺。产生的乙酸和二甲胺在经过与废水中盐类物质反应和酸吸收,以馏出物和吸收残夜的方式进行分离。但仍然有少量DMAC及二甲胺随着塔顶水排出;
[0003]塔顶水汇集至塔顶水地下池,经闭式冷却塔处理后泵入一级RO膜分离系统,一级RO产水在调节pH值至中性后进入调节池,pH调节采用有机酸;车间产生的组件清冲洗废水、车间清洗废水和间歇性排放的废气处理排水进入暂存池,定量投加至调节池;调节池与膜处理后的塔顶水、定量投加的组件清冲洗废水、车间清洗废水、间歇性排放的废气处理排水和生活污水一并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进入缺氧池;废水通过缺氧环境水解后再进入活性污泥工段。缺氧池和活性污泥池共同组成A/O系统;A/O出水经沉淀后泥水分离,上清液达标排放,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脱水后外运处置。
[0004]现有的污泥池在进行沉降时往往通过人工观察的方式判断沉降进程,如申请号201921108046.X公开的一种半导体厂用低浓度有机废水回收系统设备,在沉降后采用人工观察和控制的方式对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进行排出,这种判断方式即不准确又无法及时将上清液和污泥排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污水处理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通过密度检测的方式自动控制排水和排泥,能有效提高污水池的污泥处理效率:
[0006]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有浮力装置,所述浮力装置包括浮板、设置于浮板上端面多个裸露的电极,所述浮力装置提供的浮力使电极高于泥水表面,并在泥水沉淀后浮力装置下沉使电极低于上清液液面,所述沉淀池设有排水口和与电极电性连接的排水装置。
[0007]在污水沉降前,由于水中杂质较多因此污水密度较大,浮板吃水较浅,此时浮板上的电机裸露在空气中,当水中的杂质沉降后水体密度降低,则浮板吃水变深,导致电机浸入水中而使电路导通,从而启动排水装置,从而自动将上层清液排出污泥池进入下一步处理。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塔顶水地下池、闭式冷却系统、一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pH调整罐、调节池、暂存池、缺氧池、活性污泥池、沉淀池、压滤机和污泥地。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包括池壁、进水管、推板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处设置有挡泥板。
[0010]当上层清液排出后,使用者可打开挡泥板后再启动电动推杆可将池底的污泥排
出。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板两侧均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完全张紧时浮板高度高于推板上端面高度,所述池壁上设有与挡泥板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池壁两侧均设有与牵引绳连接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电机、电动推杆电性连接,两所述行程开关均被拉出池壁后电机启动。
[0012]当水澄清后,浮板开始下降,直至达到指定高度时,浮板会拉紧牵引绳并使池壁两侧的行程开关均被拉出池壁,此时挡泥板电机启动,使排泥口打开,同时电动推杆也开始启动将剩余的少量水以及污泥一同由排泥口排出。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力装置上设有两处电极,且两电极之间设有横贯浮板的阻水板。
[0014]本申请电极之间设有阻水板,一方面可防止浮板在水面漂浮时水溅射到浮板上而导致电极连通,在电极与水体脱离后也可直接将两电极隔断从而及时停止排水。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板上部设有壳体,且两电极之间设有将壳体分隔开的隔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使电极与外部连通的通孔。
[0016]本申请电极设置在壳体内,一方面可防止浮板在水面漂浮时水溅射到浮板上而导致电极连通,在电极与水体脱离后也可直接将两电极隔断从而及时停止排水。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配重块。
[0018]根据污水密度调整配重块质量可使本申请适应于不同密度的污水,保证浮板在水体沉降前漂浮在水面上。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口为纵向开设的通槽,所述排水装置为纵向移动的闸门。
[0020]由于在污水沉降过程中,杂质沉积往往是最上层水体先完成,而下层水体后完成,当浮板下沉时,闸门也随之缓慢下降从而将上层清液排出,浮板接触下层密度较大的水体时所受浮力增大而浮出水面,使电极断开,闸门停止运动,一方面可以提高清水排出的效率,一方面也可避免将未沉降污水排出。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在水面的浮板和电极,可在水体沉降后自动下沉从而导通电路将清水排出。
[0023]2.通过设置牵引绳、行程开关、挡泥板和推板,可在浮板达到指定高度时自动将污泥排出。
[0024]3.通过在两电极间设置阻挡装置可避免意外溅水或浮板浮出水面后残留的水分造成假阳性,而继续排水的问题。
[0025]4.通过设置的闸门移动可逐步将已沉降的上层清水排出,避免将未沉降污水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浮板结构透视图;
[0029]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行程开关剖面图;
[0030]图4是本技术的废水回收系统流程图。
[0031]图中:1、池壁;11、闸门;12、挡泥板;13、推板;14、进水管; 15、牵引绳;16、行程开关;21、浮板;22、电极;231、阻水板;232、隔板;2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考附图4,本申请的废水回收系统原理:
[0034]废水处理:塔顶水汇集至塔顶水地下池,经闭式冷却塔处理后将温度控制在35℃后通过高压泵泵入一级RO膜分离系统,一级RO膜系统设计产水率为90%;经RO膜系统处理后的废水,约90%的DMAC被截留;浓水经二级浓缩,二级浓缩产水量为65%,DMAC截留率为92%。二级浓缩产生的浓水回流至溶剂回收系统原水罐进行二次精馏处理;二甲胺因分子粒径小将随产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一级RO产水在调节pH值至中性后进入调节池,pH调节采用有机酸,可避免硫酸或者盐酸采购及保存的易制毒管制,同时有机酸的投加可一定程度上补充废水中碳源,有利于氨氮的降解去除;车间产生的组件清冲洗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有浮力装置,所述浮力装置包括浮板(21)、设置于浮板(21)上端面多个裸露的电极(22),所述浮力装置提供的浮力使电极(22)高于泥水表面,并在泥水沉淀后浮力装置下沉使电极(22)低于上清液液面,所述沉淀池设有排水口和与电极(22)电性连接的排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回收系统还包括塔顶水地下池、闭式冷却系统、一级处理系统、pH调整罐、调节池、暂存池、缺氧池、活性污泥池、沉淀池、压滤机和污泥地;所述塔顶水地下池中废水经泵进入闭式冷却系统,冷却后废水经泵进入一级处理系统,一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pH调节罐,调节pH值后的废水依次进入调节池、缺氧池、活性污泥地和沉淀池;所述一级处理系统采用RO膜对污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所得低浓度组分进入PH调节罐,所得高浓度废水经二级浓缩后浓液回流至回收系统原水罐,二级浓缩后低浓度组分进入塔顶水地下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纶生产的DMAC塔顶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池壁(1)、进水管(14)、推板(13)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处设置有挡泥板(12),推板(13)通过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福张礼中谭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