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053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2
本申请公开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涉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该地下水修复系统包括臭氧注入井、抽气井、微生物修复井、臭氧制备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和微生物储存装置;所述臭氧注入井和所述微生物修复井均延伸至地下水层;所述臭氧制备装置与所述臭氧注入井相连,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抽气井相连,所述微生物储存装置与所述微生物修复井相连。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地下水修复系统存在的破坏原有水力梯度及修复效率较低的问题。复效率较低的问题。复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修复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地下水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将不可避免地下渗到地下水层中,导致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升高,从而出现病原体,与此同时,在原有水力梯度下该病原体将不断迁移扩散,进而污染周围的环境。
[0003]针对上述问题,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阻隔技术以阻断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继续扩散的途径,即在有机污染物的周围建设止水帷幕,该止水帷幕多由水泥、膨润土等材料制成,从而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一段时间后,该止水帷幕的效能将降低,地下水会不断渗出。可见,该方法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水力梯度,而且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能够解决目前地下水修复系统存在的破坏原有水力梯度及修复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其包括臭氧注入井、抽气井、微生物修复井、臭氧制备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和微生物储存装置;
[0007]所述臭氧注入井和所述微生物修复井均延伸至地下水层;
[0008]所述臭氧制备装置与所述臭氧注入井相连,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抽气井相连,所述微生物储存装置与所述微生物修复井相连。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地下水的污染羽下游设置臭氧注入井、抽气井和微生物修复井,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时,首先向臭氧注入井内注入臭氧,以形成气体阻隔墙,臭氧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毒物质或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臭氧被还原为氧气不断地从地下水中逸出,并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带出;接着,该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抽气井进入废气处理装置,由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完成后排放;此外,微生物储存装置向微生物修复井内通入微生物修复剂以加强地下水的“自净”能力,从而恢复水体生态。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修复系统能够避免对原有水力梯度造成破坏,并提高地下水的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地下水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箭头用于表示污染物及地下水的流向。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10

臭氧注入井、120

抽气井、130

微生物修复井、140

臭氧制备装置、150

废气
处理装置、151

风机、152

气液分离器、153

冷冻机、154

活性炭吸附箱、160

微生物储存装置、161

菌剂储存罐、162

营养液储存罐、170

气体压缩装置、180

注入泵、190

井管、191

第一管段、192

第二管段、210

第一填充层、220

第二填充层、230

隔水板、240

污染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5]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1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修复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其包括臭氧注入井110、抽气井120、微生物修复井130、臭氧制备装置140、废气处理装置150和微生物储存装置160。地表上的污染源240不仅会污染土壤,而且可以渗入到地下水层中,以污染地下水。基于此,可以通过该地下水修复系统对污染后的地下水进行修复。当然,该地下水修复系统也可以设置在可能存在污染风险的区域,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0018]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地层钻多个孔,这些孔内可以分别设置臭氧注入井110、抽气井120和微生物修复井130,可选地,臭氧注入井110、抽气井120和微生物修复井130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三者之间不容易相互干扰,臭氧注入井110和微生物修复井130均延伸至地下水层。
[0019]可选地,臭氧制备装置140、废气处理装置150和微生物储存装置160可以均设置于地表以上,以便于操作。臭氧制备装置140用于生产臭氧,臭氧制备装置140与臭氧注入井110相连,臭氧通过臭氧注入井110通入地下水层中,形成气体阻隔墙,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同时,臭氧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颗粒物等混合物。废气处理装置150用于处理臭氧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产生的混合物,废气处理装置150与抽气井120相连,混合物通过抽气井120进入废气处理装置150,经过废气处理装置150处理后排出。微生物储存装置160用于储存微生物修复剂,微生物储存装置160与微生物修复井130相连,微生物修复剂通过微生物修复井130通入地下水层中,从而对地下水中的残留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0020]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地下水的污染羽下游设置臭氧注入井110、抽气井120和微生物修复井130,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时,首先向臭氧注入井110内注入臭氧,以形成气体阻隔墙,臭氧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毒物质或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臭氧被还原为氧气不断地从地下水中逸出,并将挥发性有机污
染物带出;接着,该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抽气井120进入废气处理装置150,由废气处理装置150处理完成后排放;此外,微生物储存装置160向微生物修复井130内通入微生物修复剂以加强地下水的“自净”能力,从而恢复水体生态。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修复系统能够避免对原有水力梯度造成破坏,并提高地下水的修复效率。
[0021]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150包括依次相连的风机151、气液分离器152、冷冻机153和活性炭吸附箱154,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注入井(110)、抽气井(120)、微生物修复井(130)、臭氧制备装置(140)、废气处理装置(150)和微生物储存装置(160);所述臭氧注入井(110)和所述微生物修复井(130)均延伸至地下水层;所述臭氧制备装置(140)与所述臭氧注入井(110)相连,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50)与所述抽气井(120)相连,所述微生物储存装置(160)与所述微生物修复井(13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50)包括依次相连的风机(151)、气液分离器(152)、冷冻机(153)和活性炭吸附箱(154),所述风机(151)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52)和所述抽气井(12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修复系统还包括气体压缩装置(170),所述气体压缩装置(170)设置于所述臭氧制备装置(140)与所述臭氧注入井(11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储存装置(160)包括菌剂储存罐(161)和营养液储存罐(162),所述菌剂储存罐(161)和所述营养液储存罐(162)分别与所述微生物修复井(130)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修复系统还包括注入泵(180),所述菌剂储存罐(161)和所述营养液储存罐(162)均通过所述注入泵(180)与所述微生物修复井(130)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肖超衣桂米王聪毛张海秀赵昱皓张婉秋王再超
申请(专利权)人: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